关于诚信的发言稿(2)
“人无信不立”,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为诚信对于人类的不可或缺定下了基调。“言不信者,行不果”虽然学说大相径庭,但墨子在对于诚信问题上却是与孔子不谋而合。“诚信为人之本”,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鲁迅;“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近代外国的建瓴丰碑高尔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庄严古奥的《礼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浅显上口的市井俗语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在告诉我们诚信对于人的重要,诚信对于心的重要。
古今中外有多少例子在呼喊着诚信的重要。
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公然用“狼来了”的手段,点燃狼烟散布出王都被敌人攻打,局面十分危机的假象,让四方诸侯的调遣军队前来勤王,最后又让他们虚假一场。如此高贵的君王却如此失信与天下,自然在无形中播种下了动摇江山社稷的祸根,导致周朝最后被分裂为春秋时代,在诸侯国的胁迫下,名存实亡。
而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的变法家商鞅。为了树立威信,在变法前下令在秦国都城南门外立一根3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把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人们不相信,无人搬动木头。商鞅把赏金长到50金。一男子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使人们感到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于是商鞅的新法也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国推广了,为秦国日益强大,最终能统一六国立下了坚定的根基。
由此可见,做大事者,无信不立。诚信是那些有志于天地间的勇士所必备的,正是有了诚信,他们的品德和内心才会被众人所接受。
做大事时必有诚信,做小事时更需具有诚信。从那些一点一滴,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人真正的内心和灵魂。
古人曾彘,其妻为了哄孩子不哭,骗孩子说晚上吃猪肉。谁知道曾彘竟然当真牵来一头猪,对妻子说欺骗孩子,就相当于教导孩子变得不诚信,这是为人父母要坚决避免的。这件小小的家庭琐事,因其流淌的诚信光辉和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而流传千年,至今都在给予我们新的启迪。
明代的大清官海瑞,人称“海青天”。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清廉,至今还流传着“每年只在母亲生日时吃肉”,“每个任地的下属都称呼其为阎王”等清操厉冰雪的事迹。在他晚年过世时,这位传奇一生的人,没有留下任何豪言壮语或是立世名言,只是对着身边唯一的老仆人说,他死后送给兵部六钱银子,因为兵部以前多给了他那么多,他应该还回去。这才是真正伟大的人,无论是从大事,还是小事,都能表里如一的散发出由内而外的,不可逼视的光芒。据说海瑞入殓的时候,整个城里认识或不认识,打过或没打过交道的百姓都自愿为海瑞去送行,沉默而悲壮,在冷风呼啸的早晨,排了几十里之遥。
或许只有人民,才能真正评价这个在一生中最后时候都守信如初。
可见诚信在做大事之余还可以在细节上帮助你完善自我,让你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自我的价值,实现自我的报负。
作为“一诺千金”的出处,汉初有个将军季布,为人极为守信,赢得了“千金不如季布一诺”的称呼,结果在他被高祖刘邦悬赏的时候,许多人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救他,保他性命无虞。诚信对于季布来说,不仅是一种结交朋友的方式,更是他能够为理想放手一搏,流芳百世的可靠保障。
可是在近代的中国,有少人渐渐遗忘了这个可贵的美德?前几年的各种食品问题,从空壳奶粉伊始,瘦肉精,一滴香,苏丹红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食品问题倍感焦虑。甚至一度出现了过多的中国人买外国的奶粉,导致外国奶粉供不应求,从而限购的可悲场面。还有更可悲的道德问题,老人无人敢扶,官员无人不贪,让我们一次又一次为打黑新闻爆出的内幕“叹为观止”,让我们一次又一次从那些虚假的面具下看不到光明。
究竟何时才是终结?
诚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承诺、一种保证,诚信就是一诺千金。作为中职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守信?
以“诚信明义”为基础,以“诚信”为前提,确立约定,信守承诺,真诚相对,和睦相处,实现“自立”,做到“慎独”,求真务实,言行统一,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系风、班风和舍风,共创团结协作、健康向上、充实美好的中职生活,使自己不断进步,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辈读书人养就一腔浩然之气,是必用诚信来究其学之道也。愿我们从自己做起,诚信为人,诚信为师,向着曾经的荣耀再度进发。
关于诚信的发言稿篇5
诚,始于心,表于行,终于信。作为信合中一员的我,见证了信合事业在这短暂的时间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项项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勤劳勇敢的信合人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迎难而上坚毅不拔的气概,和“至诚至善、自律自强“的理念,正因为此,才谱写了信合伟大事业的篇章。
“国有诚信必兴,家有诚信必和,人有诚信必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诚信是一种资源和财富,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坚持“三农”服务方向,不断增加信贷投入,权利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充分的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占总人口数的绝大部分,生活条件较差,为了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在20___年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员令,引到社会个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信合在这个时候以“诚信”为本大有作为,为改变农民兄弟的生活条件而奋斗不已,我们把服务“三农”作为办社宗旨,把诚信服务作为兴社的基石。
五十多年来,农村信用社一直承担着支农重任和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农村、农业、农民一道发展。时间飞逝,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周围的事物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着,但信合人以“诚信”为基石的服务宗旨没有变。十月金秋,树叶金黄,收获的季节,农民兄弟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希望,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农村信用合社不知帮助了多少困难的家庭走向富裕的道路,成了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成了农民兄弟的真正朋友。
曾几何时,农信社因种种原因陷入低谷,但精神抖擞的信合人并未被困难吓倒,反而迎着困难奋发向上,用他们那坚实而有力的臂膀,用他们那诚实守信的服务扛起了重担,将信合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一种言出即行的承诺,是信合精神,这就是诚信的力量,勇敢的信合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绘就了今天的宏伟蓝图。
诚信是品牌,是信誉,更是竞争力。虽取得了累累硕果,但信合人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为了美好的未来,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大众,我们立足诚信发展,苦练业务,加强改革,增收节支,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工程,不断的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更好的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信合新的管理体制基本确立;监督管理责任已得到落实;产权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支农贷款投放不断增加,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等等,点滴汇聚江河,的巨大变化。
今天的成功是用血和泪换来的,是在失败的痛苦中摸索来的,是信合人用那勤劳的双手与智慧、秉承诚信发展创造出来的,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代代奋斗不息、勤劳勇敢的信合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会就了吉林农信今天的蓝图。愿我们都成为诺亚方舟上的真诚水手,共同扬帆远航,相信在信合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信合事业定会更加繁荣昌盛,更加灿烂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