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整理(2)
(3)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4)美国长期的孤立政策逐渐破产。
(5)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
2、恢复:
(1)时间、标志:1972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
1、背景:
(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
(2)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3)改善两国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成为双方的共同要求。
2、实现过程:
(1)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
(2)标志: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在上海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3、意义:结束了两国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4、正式建交(发展):1979年1月。正式建交。意义是两国实现了正常化。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前提:中美关系正常化。对日本朝野巨大震动。
2、实现过程:
(1)《中日联合声明》。(2)正式建交:1973年,两国互派大使。
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学习技巧
看书的同时,简单地列知识点提纲
在分类看书的时候,可以边看边记录,列写提纲,以时间、原因、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为主线,去引导记忆。
整理历史专题,有计划地复习和记忆
同学们也可以整理出历史专题。如古代政治史、古代经济发展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教育史等多个历史专题。整理完成后,再进行细化填充内容。这样肯定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熟记于心。
网络构建法:构建框架,条理清晰记得牢
从宏观角度讲,整个高中历史可以分为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三大块。从微观角度讲,每个历史概念都有它固有结构。如:每一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从多角度入手,建立框架,形成网络。
抓点:抓住每一个历史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分析骑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发生变化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
串线:找出各事件中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线索。把这些事件的“点”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铺面:将某一时期内的全部历史事件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