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日电影观后感范文
《紫日》是由冯小宁自编自导,富大龙、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联合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该片于2001年4月11日在中国上映。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紫日电影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紫日电影观后感范文1
这是发生在我国东北的故事。
杨玉富是日军抓来做射击训练的靶子,当日军把枪口瞄准他时,一辆苏联坦克破墙而入,救下了杨玉富。
当杨玉富随军车回到后勤部时,误入日本军营时,只有医生沙科夫、娜佳和杨玉富侥幸逃出。
在一间小木屋里,沙科夫发现了两个日本女学生,姐姐已经吓死了,沙科夫正要枪杀妹妹,娜佳拦住了他,要女学生带路。
女学生将他们带入地雷区,沙科夫误踩地雷,被炸成灰烬。极度愤怒的娜佳用枪驱赶女学生,引来了日本军,娜佳、杨玉富被迫带着女学生逃进了深山。
娜佳多次暗示他杀掉女学生,尽管怀着杀母之恨,但他不愿杀害一个无知少女。
命运将他们绑在了一齐,女学生被他们的善良所感染了,开始怀疑自己所学的资料,感谢他们两次救了自己的命。
在一次火灾中,女学生用中文告诉他们逃生方法,逃过一劫,并且向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秋叶子。
杨玉富对娜佳的枪很感兴趣,但从不给秋叶子,同样,对秋叶子的八音盒也很好奇。
无意中,他们看到了日本自杀,他们还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激动的秋叶子,不顾一切向军队喊道:“日本已经投降了,我们能够回家了!”
日本军官朝秋叶子开枪,秋叶子倒下去,手中的八音盒滚落,音乐响起。杨玉富和娜佳开着车,冲向法西斯军队。
八音盒的音乐旋律很简单,却深入人心,就是不看剧情,听一下音乐,就让人伤感,没有摇滚乐的张扬,没有一句歌词,但震撼每一个人。清脆的音调,却有那么奇伟磅礴的力量。
秋叶子说过一句话:“你看太阳,紫色的!”
明明红红的太阳,正因战争蒙上阴影,使人们见不到真实的世界,秋叶子正因战争,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杨玉富失去了母亲,娜佳失去了战友。
但愿明天的紫日永远不好升起。
紫日电影观后感范文2
战争场面残酷无比,血流成河,百姓流离失所,饥荒肆虐,温病横行,民不聊生,方圆百里不见一丝生机,画面里满满的都是枪林弹雨,火光朝天。
《紫日》却与其他战争片不一样,它的画面不仅仅在战争的场面上多加笔墨,更多的是以此反衬和平的光景。它拍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更多是和平的唯美景色。以大兴安岭为背景,忽而出现郁郁葱葱的树林,忽而显现辽阔的草原,忽而闯入一片宁静如镜的湖面。此时的大兴安岭便是战争中,拥有和平的唯一一片净土。
《紫日》中有三名主人公——杨玉福、秋叶子和娜佳。她们分别来自不一样的国家:中国、日本和前苏联。故事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阐述了从敌对转化为好友的一个过程。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蒙上淡淡的紫色,预兆着灾难的降临。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日落时才会是一轮美丽的红日。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对战争、和平与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为和平而战的勇士们的牺牲,无辜受虐的老百姓,平静的村庄被战火烧尽,硝烟的浓黑代替了炊烟的灰白,战争的炮火击碎了和平的明镜。如此一来,更令我感觉到:和平不是必然的。
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来自不一样的国家,体现了三个国家不一样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前苏联的军人比较残酷,事不顺心,便枪口高挂,随时都可能蹦出完结的噩耗,但他们较为理性,事前必要瞻前顾后,以大局为重;当时日本的学生深受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毒害,心中充满了对世界各国人的仇恨,因此片中的秋叶子一开始很恨杨玉福和娜佳,眼中愤怒的火焰没有消停过,可杨玉福和娜佳善良的心在最后还是感化了她,使她将天真、善良的本性表露于外;中国的老百姓被侵略之战扰得不得安宁,心中痛恨侵略者,痛恨杀害无辜的侵略者!虽然较为冲动,也很感性,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但是内心却是淳朴善良的。
因此,在战争的年代,只要有机会让彼此真心相待,和平便能冲破战争的阴影,带来温暖的红日。人性不会在战争中泯灭,蛮不讲理的杀戮才是真正的人性的泯灭!影片近末时,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仨能同时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日本的军人杀死了。与两个“敌人”在一齐那么长的时刻,都能和平相处,共患难,同甘苦,在最后却被自己崇尚的军国,同是来自日本的军人杀死了,这比战争更可怕,人性于此泯灭。
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无法真正体会到当中的苦难,因此很多人都在质疑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只会安享其成,很多人根本不懂也不会去爱国。但是烈士陵园的每一个墓碑,都是历史的证明;伟人的每一字句,都是历史的写照;爱国电影闪过的每一秒钟,都是历史的反映。虽然我们在和平年代,不必用自己的性命来证实自己的爱国赤诚,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铭记历史,我们的爱国之心永远都不会改变,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另一种表现,另一种行为去证明:我伟大的祖国,我爱你。
紫日电影观后感范文3
《紫日》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时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正值二战时期,杀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在中国大肆屠杀,无数的生命在他们的屠刀下变成了冤魂。许多仁人奋起反抗,日本在做最后垂死的挣扎。 一次巧合,一个苏联女军医,一个敦厚朴实的中国人和一个日本女孩秋叶子在战火中走到了一起。在荒无人烟的白桦林中,只有这个日本女孩可以把他们带出茫茫无边的森林。行程中,一次又一次,善良的中国人拯救了女孩的生命。可是这个日本女孩却时时刻刻盘算着,怎样才能把她的恩人弄死:把他们带到地雷区,带他们绕回日本军营……秋叶子不断地迫害他们,但他们却用纯真和善良感化着她。后来,他们走出了森林,战争也结束了,日本人因为战争的失利而自相残杀。秋叶子就成了日本自杀的牺牲品。
看了这部电影,我十分震惊:这个原本纯洁无暇的生命在日本侵略思想的侵蚀下已变得邪恶丑陋。一个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原本该天真烂漫,这本不该是她有的狠毒啊!是不是只有当生命消逝的时候,在战争中的人们才会想到一丝丝温情?无数次的背叛与拯救,一次又一次撞击着她的灵魂,当秋叶子想起中国人不计前嫌地帮助自己,当秋叶子看到苏联女军医把她当作亲妹妹,她终于战胜了驾驭她的残忍与冷酷,尽管温暖被日本侵略思想深深掩埋,但在真诚和友爱的感染下,她把逝去的天真一点一滴地找了回来,这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战争后的希望。然而秋叶子离去了,倒在了自己同族的枪口下,至死也睁大着双眼,她的离去,是不是对她所犯过错的惩罚与弥补?出乎意料的结局,让我难过不已。 和平就是快乐,和平就是幸福!可秋叶子看不到,日本也看不到,这也许就是日本的悲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