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题材电影观后感最新作文(2)
时代的发展也决定了某些一成不变的传统审美趣味的落后,再加上四十年前那种“左”的思维定势的制约,像《地道战》这样严肃的战争题材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处理,淡化战争的残酷,淡化我方的惨烈牺牲和代价,对人物高大全的脸谱、程式化的表现,影响了人物的立体塑造,影响了人们对历史客观、全面的认识,这天看来,不能不说是影片的一些遗憾和缺陷。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老百姓有其喜闻乐见的东西。对于当今在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困惑、迷惘的中国电影,如果能从自己幼稚年代产生的《地道战》等一批受到起观众钟爱的作品中,冷静地反思得失成败,认真地总结、扬弃,那么必定能走向清醒,走向成熟。
红色题材电影观后感最新作文4
一提起张嘎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对!就是那个有一双小而亮的眼睛,一身黝黑的皮肤,一颗火热爱国心的嘎子。他是我们《小兵张嘎》这部红色经典影视剧里的主人公。
《小兵张嘎》讲述的是一位鲁莽调皮的少年,在八路军的指引下慢慢成长为一名抗日小战士的故事。
小张嘎小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与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奶奶相依为命。即使这样,小张嘎依然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日本鬼子闯入了他们的村子。并发现了在奶奶家养伤的八路军老钟叔。无情的日本鬼子便将奶奶押到谷场上,当着全村老少的面威胁奶奶交出老钟叔,可任凭鬼子软磨硬泡,奶奶就是紧闭双唇,什么也不说。气急败坏的鬼子将刺刀伸向了奶奶,正在这时,老钟叔从人群中站出来。鬼子带走了老钟叔,可残暴的鬼子最终还是将奶奶杀死了。从此,小张嘎踏上了为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的漫漫长路。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和张嘎比,我是那么渺小。记得那次学校开展“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我满怀信心地开始制作我设计的“电风扇”,却遇到一个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的问题。比如说:接上了电线,电池却不通电。千试万试终于通电了,又发现螺旋桨动不了,这一个个问题搞得我头晕脑胀。我一气之下把“电风扇”拆了。结果认真做的同学获奖了。望着他们胜利的表情我后悔莫及。没错,也许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困难,但是我们只要勇于克服这些困难,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祖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将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红色题材电影观后感最新作文5
这几天,连续看了三场《焦裕禄》的电影。一场是安排的,一场是局机关组织的,一场是回到家后在电影频道里看到的。每看一次,心灵都受到震憾,灵魂都受到冲击,思想都受到洗礼。
我以为,一个人所以受到人们的记挂和崇敬,并不需要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伟业,只要他心里时刻装着党的事业,惦记着人民的困苦,并以自己所能去全心全意地做了,就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就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受命于危难之中:干部人心涣散,群众困厄饥荒,从哪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他做到了两点,一是用情,一是用心。“用情”讲的是作为共产党的县级干部,你的心是否和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没有间隙,没有隔阂。当外面下雪时,你感到了群众身上的寒冷,当灾荒来到时,你感到了群众肚子的饥饿,当你跟老大娘道一声我是你的儿子时,那一份表白都发自于肺腑,不惺惺作态,也毫不做作。“用心”讲的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谋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它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中获得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焦裕禄那里,用情和用心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对百姓用情,顶风沙冒严寒、忍饥饿抗病痛,在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走村入户察民情,无微不至送温暖;他对基层干部用情,在极其敏感的政治环境下,拍案而起扬正气,勇于担当不推诿!真情实感的累积,必然会产生用心于民的强大动力,必定会找到科学发展的正确途径。正是在血浓于水的情感驱使下,他对水患“用心”,越是刮风下雨越要到第一线查水情、看水路,修葺了百里沟渠,保证了三天大雨而不涝;他对风沙灾害“用心”,跑农场留人才,找到了种泡桐治沙害的脱困良方。
从焦裕禄那里,我们知道,好的工作方法固然来源于用情,没有情感的靠近就不可能对百姓的生活真正的“用心”;但真情实感的获得,又必须靠科学的“用心”来丰富。比如:没有深入细致地走访群众这一科学方法,哪里会有群众逢灾遭难的痛苦体验,没有在群众中得到的“治沙靠泡桐”的真知灼见,哪里会有对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那一份感佩和敬仰之情。因此,学习焦裕禄,一、要学他的用情,把人民当成自己的父母,对人民用真情,显实感。二、要学他的用心。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靠扎实管用的调研功底,获得基层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只有心随情走,情为心发,我们才能获得源源不断地为民服务的自觉动力;只有紧紧依靠党的群众路线,我们才真正学到了焦裕禄同志的“用心”精髓。
红色题材电影观后感最新作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