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八佰壮士观后感
《八佰》这部电影不仅为我们带来视觉上震撼,更让我们受到心灵的洗礼,《八佰》影片中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故事,是日本宣称三个小时让上海沦陷,攻破四行仓库。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淞沪会战八佰壮士观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432280淞沪会战八佰壮士观后感1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432279淞沪会战八佰壮士观后感2
昨天我们在段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战士们奋勇抗敌英勇战争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离去。
影片中租界是一片祥和的地方,他那里没有战争,而只有一河之隔的对面,是战火纷飞的战场。租界里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然而河对面战场上横尸遍野。战火纷飞。虽然敌人的攻势猛烈,但战士们却一波一波地扛了下来。敌人们的武器先进。但战士们英勇无畏,丝毫没有畏惧之心。敌人攻势越来越猛了。军队里的战士丝毫没有畏惧,但也有贪生怕死之辈,可是最终他们坚持了下来,与将士们一起对抗敌人。从马棚里放出来的白马在战场中奔跑,这匹白马代表着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敌人攻势越来越猛烈了,他们决定撤退了。
一些勇敢的士兵们身上绑满了手榴弹,一边喊着娘一边纵身跃下,看着河对面的年轻人为了一根电话线倒在了血泊中,还有那面旗帜在战士的拼搏中一次次的飘扬在半空中。我为战士们骄傲,也为战士们留下了眼泪。他们准备撤退时。敌人却早有预谋。用一颗闪光弹发现了士兵们的准确位置。士兵们没有畏惧一步一步的冲上去可伤亡惨重,再没有退缩,没有畏惧,部分士兵撤离了。可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这片战场上。
影片最后一匹白马从废墟中走出来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渲染出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432278淞沪会战八佰壮士观后感3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己,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己的领土,要立起自己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非常的激动的。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但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但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己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432277淞沪会战八佰壮士观后感4
这是疫情以后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有一点点小期待。听说这个电影是管虎为了上映剪来剪去才得到这个版本才能顺利上映,但是看后我喜欢这个结局,一个没有结果的结局,一个不必解释说明的结局,一个给人无线想象的结局......
这个电影 是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上海主战场之一的战事,“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电影主线还是全程清晰紧凑的,人物的活动心理状态 (在战争面前人们崩溃的心理状态)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人们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事情能够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这才是王者。谢晋元做到了,不愧是国军的将才。人要是想成事就要一心一意不要总是想来想去,三心二意什么也干不成。还要有事事分析的能力,在电影里国民党升旗与不升旗的过程中,一部分人:是为了坚守的目标(可以多坚守两天)也为了生存下去;第二部分人:为了更大的价值更远的利益去看,这个使我看到了你是主动出击的人还是按部就班的人,主动出击有风险可能会全军覆没,可是按部就班就是任人宰割缺乏狼性。
另外主要的三个故事人物也刻画的相当到位:姜武是只会吹牛一遇到事情就怂了、张译是老算盘一直苟且到最后、王千源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汉形象,但是他是聪明的不会主动冲锋陷阵,除非是命令,因为他了解也清楚如果逃避也是被处死还不如硬着生。他们无意杀死小四川的时候只是懵的状态,张译还在为自己找借口在美化自己,为了苟且的生活下去。最终的一个镜头也是那种懦弱的生存,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那些麻木的中国人,那简直是一个模子生动形象的刻画,只有在大众都起来呐喊的时候也捎带苟延残喘两声,如果让自己站出来估计吓破了胆。姜武跟过老张、老冯有句话说的对就是个老兵油子,在队伍里吹吹牛,一到真格的就是怂瓜,这也是一种生存之道算是居其中,不想跑只想安稳的混下去,遇事不冲结束后第一个冲到前面这也许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吧。王千源呆的队伍没有怂包,但也只有一股子拼劲儿,并没有主动出击思索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