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嗝嗝老师观后感(2)

关键词: 嗝嗝老师观后感,嗝嗝老师影评,电影
泽璇0 分享 时间:

在五年18次的碰壁之下,拥有双学士学位的奈娜,她始终坚持聘当老师。终于她的执着,被上天感动了。在她首次成为教师之时,她接手了9f班。9F班的14位同学,全部来自贫民窟。他们因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从此变得“玩世不恭”。而奈娜,满怀希望,悉心教导他们。起初,同学们嘲笑她的叫声像老鼠“吱吱”。还编了一首rap,但奈娜老师,并不生气,反而同他们一同唱。

这些学生堕于学习,她被这群孩子玩弄于股掌中,上课的粉笔被装了火柴沫,凳子被钻散架,化学课发生爆炸,炸破了玻璃。但她仍然咬牙坚持,她用不同寻常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从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上课环境,学习多种文化交融,带动了学生的学习氛围。

然而他们,却受到9A个别学生的歧视,将他们参加全国科技展的模型炸毁。这些学生因恶作剧被休了学。但奈娜仍坚信“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的观点,日月兼程,风雨无阻对孩子们关怀备至。在四个月的学习下,奈娜的不懈坚持使得9f班的同学们,变得优秀起来。让他们也可以拥有徽章。

这听着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爱因斯坦说过:“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大的威力。”是啊!奈娜的坚持与执着,是感化学生的重要因素。奈娜便是学生的北极星,在这地球上照亮他们的灯塔。奈娜就是生命乐观的写照,她曾用粉笔举例过,“为什么与为什么不的差别只是打个嗝而已。”她同时也是自信的,她曾笑着对校长说:“我天生就是当老师料。”

只有坚定信念,才会挖掘潜力。在她优秀身影的折射下,我们看到了一颗坚定的心。她带领学生逆袭,这让我懂得了不是没有希望,只是没有毅力。所有觉得不可能的事,都还只是,等在被完成一天的路上。每个人身上都有亮点,只是等待被挖掘的那一天。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你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力。

嗝嗝老师观后感5

电影《嗝嗝老师》讲述的是一位患有图雷特氏综合征的女主人公奈娜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虽然拥有教育学和理学硕士双学位,但是病症使她频频碰壁。最后,母校向她抛来了橄榄枝,让她接手9F班。这个班里的学生都是贫民窟里是孩子,在学校十分淘气,经常捉弄老师,受到全校学生甚至教师的排斥。老师奈娜和她所教的班级里的孩子其实都是天生被有色目光看待的弱势群体,生活中遭遇着种种不公平的对待,比起简单的师生关系,他们更像是在相互取暖,互相照亮对方的人生轨迹。虽然学生们很调皮,奈娜老师却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

奈娜老师说过一句话: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事实上,这些F班的学生虽然一直做恶作剧,奈娜老师从这些恶作剧里看到了他们的计划和智慧。在奈娜老师的教导下,这些学生逐渐改变了自己,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考试及格。

这个电影最打动我的有两点。首先是主人公奈娜,她身患疾病却拥有着做教师的梦想,并且对这份职业抱着极大的热情和热爱。成为教师后,对学生有着极大的耐心,理解并爱护学生。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最重要的是,让这些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重新燃起希望。就像奈娜小时候一样,那位校长给她的人生带来了新的希望,激励着她成长直到现在。

第二个就是F班的学生们。他们都是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刚开始他们也是所谓的乖孩子,尊重老师,想要融入其他学生。可是,残酷的现实是,受到老师和其他学生们的忽略和歧视,这使得他们的自尊心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他们开始用调皮捣蛋来掩饰自己的失落,找寻在学校里的存在感。这一点不仅揭示了印度的社会问题,还让人们反思校园里的冷暴力问题。不过,在奈娜老师的引导下,这些孩子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在影片最后,诬陷他们抄袭答案的9A班的一个学生和这些孩子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禁让人反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否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在我看来,绝对不是,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教导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格才是最基本的。

这部电影使我回想起我的小学、中学时期的老师们,多多少少在影片中能看到他们的影子。老师这个职业,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能遇到奈娜老师这样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抱有毫无保留的爱的好的老师,是十分幸运的。所以,比起教师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魅力的人格。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有内心世界、灵魂独立的孩子们。我们的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关乎国家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以“爱”为师,接纳与善待每一个孩子。

108414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