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电影观后感

关键词: 入殓师观后感,入殓师影评,入殓师
泽璇0 分享 时间: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入殓师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入殓师观后感1

许多人,特别是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消极的。不知道别的国家是怎么样的,但我长这么大以来,似乎从没有一部电影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讯息:死亡,是美丽的。令人动容的,也只是于人逝之后,伴着伤感的音乐,替人温柔抚去脸上的鲜血,帮忙闭上张着的双眸,而且还是转眼即逝的。

知道《入殓师》的上映与引进,让人们从心底里思考与感悟这个故事。

从电影构思来看,《入殓师》本身便是一个突破,鹤立鸡群。很少有导演会在热闹的商业电影行业中,以入殓师为对象拍摄影片。因为在多数人眼里,入殓师、葬仪师、火化师等职业都是“脏”的,“不洁”的,与他们所认为的美学不符。

另一方面,他不是从“热爱”或“喜爱”入手,开始它连一丝丝的认同感都没有,而是从一次乌龙的误寻工作时间展开。但随人物感情由反感——动容——迷茫——深爱的逐步深入,观众的心已适时柔软。

从影片场景看,有动人,也有惊人的一面。一开始,大雾迷蒙的冷清街道上,车子缓缓而行。故事是从主人公已经担任了一名入殓师讲起,采取倒叙。在社长“你要试试看吗?”的问句与注视下,大悟神情,动作严肃而神圣地入殓。让观众了解入殓过程的同时,更引人。

令人影响深刻的,是长相是美女,但实际身为男儿身的人、为工作担任可笑模特、搬运近腐烂的尸体而呕吐不止、脸上留下后辈尊敬不舍的唇印的寿终正寝的爷爷、死去的澡堂老奶奶,与理解丈夫的妻子态度的转变……

在一间日本房间中,透光性良好的屋子里,视觉中有淡黄色柔和的阳光,一扇扇整齐的门窗,中间躺着已逝之人,一旁,大悟神情严而泰然地为其上妆,再一旁,社长以日式跪姿安然地注视着大悟的举动。此时,岁月不再,时间静止,心中潺潺的暖流感人心扉。

此时,音乐是最动人的表述者,而语言显得苍白。久石让的配乐旋律如歌,对电影的情节与音乐的把很有分寸。高潮与煽情时,一席大提琴为主奏乐器的音乐演绎了令人潸然泪下的情节与诉说。

也许奥斯卡的殊荣,与音乐也脱不了关系。

真正好的,优秀的电影,理应是有意义的。《入殓师》这部电影,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思考与感悟的。一开始知晓自己入错了门,找错了工作的大悟是无奈而反感的,但最后他也想不到自己会真心认同这份工作,这份与众不同的工作。

不要质疑或过早否定一件事、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它真正的价值。有些许东西,是估不出价的。谁说卖相的优劣即是事物本质优劣的判别?以貌取人,以貌取物,定不长久。

不交心,不理解之前,妻子美香对丈夫的评价是“脏”,以及心灰意冷。但经过双目的注视,心灵的接纳,以及澡堂老奶奶去世一事后,美香终于理解了大悟,成为他坚实而有柔软的后盾。

理解与信任是相处之道,真正的心意与意义,皆需用心而品。

静止的时间里,入殓师为死者上妆。在明媚与安详中,入殓师跪于一旁,精心而化,重还死去之人以生的美妙。此时,在入殓师严重,眼前死去之人最美,而另一方面,为逝者上妆者,亦是最美。

死亡——静止的时间,最美。

入殓师观后感2

今天是2月14日,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在这具有浪漫气息的节日里,我一个人在家看完了日本电影《入殓师》。

在未看电影《入殓师》时,影片给我的第一感觉像似一部乏味无趣的恐怖片,当我看罢整部电影过后,我不由得有这般的感叹:“不能以影名就此来判断一部电影的好与坏,但我更亲睐于片头字幕中的那个中文译名《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

《入殓师》主人公名为大悟,本是东京一管弦乐队的大提琴演奏家,由于乐队解散,他也随即失业,便和妻子美香一起回到了自己乡下的老家。其实,在老家也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大悟没有实用的一技之长,还是很难就业的。一天,在与妻子家中就餐的时候,无意中从报纸上获取了一条惹眼的招聘广告:“帮助旅行的工作,年龄不限,高薪保证……诚聘旅程助理”,顿时喜出望外。第二日便一个人前去应聘,待到大悟见到公司的社长才知道,原来所谓的旅游助理实则是入殓师,就是将死者的遗体放入棺木并为之妆容的工作。

迫于生计,大悟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在他工作期间,先后经历了尸体腐烂不堪的孤身老太、长相甜美英年早逝的人妖青年、风韵尤存便离去的漂亮母亲……一桩桩各式的道别在他身边过后。从此他也习惯并且喜欢上了这份让常人难以接受的工作,在他看来,这是逝者安息应有的最后礼遇。

是的,他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每一位人间离去的逝者,大悟都倍加温柔地为他们进行人生最后一次妆容的润泽,他温柔细腻的手,让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者一般的生机,给他们永恒的美丽,他照亮了生者的记忆,一种对逝者静谧着的温存,所有瞬间的举动竟然都如此美丽。进而反观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冷酷无情的人以宰割活人为乐趣?又有多少粗暴贪婪的人在活人的面前横征暴敛?其实,在当前这个社会,粗暴、冷酷已是我们普通人对待他人的一个惯性方式,我们早已麻木却浑然不觉。正因如此,我们便可以想象,一个人,若在世间活着的时候便得不到尊重,那么当他在人间离去的时候,又有何尊重可言?

影片中多段给人的感官体验极深,其中,遗体火化师在火化澡堂老板的时候说的一段话,让我逐字逐句的敲击了出来:“感叹之后,就开始一点点回忆过去。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看,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其实,我们现今存活的每一个人,未尝不是一直努力着去死呢?影片正是给我这样了一个启示:死亡,其实是开启另一扇门的开始。

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着生存与死亡的考验。电影《入殓师》讲述着不同人不同原因的逝去,但整部影片让人泪中有笑,散发着一种人性的味道。当然,这种人性的味道不是腐烂着的,是可以用心灵便轻而触摸到的,是人性的善意与关怀,亦是温柔着的,渗入骨髓着的温暖。

影片过后,我心底萌生有这样一个心愿:“在这个冷酷粗暴的世界里,当我有朝一日离去的时候,也有像影片中大悟的那一双手,真诚待我,温柔相握,也期望世间也会是如此--彼此温柔相待”。

入殓师观后感3

109561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