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少林寺电影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新少林寺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新少林寺电影观后感1
最近,我去看了《新少林寺》这部电影,许多人说他没意思,但我认为还是不错的。
电影里的侯杰(刘德华饰)虽说很残酷,但是从他的一言一行里可以看出他的爱国之心,电影中有个片段,是这样的:曹蛮(谢霆锋饰,侯杰的属下)正在试洋人提供的机枪,他认为不错,挺好使,就像与洋人交易,在他们的登封城后面建铁路,曹蛮劝侯杰交易,可侯杰把曹蛮打了一顿,并且不与洋人交易,侯杰知道洋人这是用另一种说法来讨要他们的地盘,所以看得出来他很爱国。
侯杰因为要刺杀他的兄弟,而遭到曹蛮的背叛,他虽然尽力救他的女儿,但是他女儿仍然死了,因此 ,他遭到了亲人的排斥,妻子离他而去,所以,他到了少林寺,少林寺的僧人很容易原谅人,所以他们不管以前侯杰对少林寺怎样了,仍然接受了他,我认为少林寺比较宽宏大量。侯杰受少林寺的熏陶,自从进了少林寺,就不像原先那样残忍,残酷了。
在最后的大战中,曹蛮还是不懂得“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仍然要攻击少林寺,要把侯杰杀掉,侯杰那时已经不愿意打仗了,可是曹蛮逼着他打,侯杰起初没有丝毫攻击的举动,全部都是防御,找到曹蛮把他逼得忍无可忍,他一棍子把曹蛮打倒在地,并且把他踩着,洋人在外面趁人之危用大炮轰少林寺,把一块大石柱打了下来……
想知道结果吗?去看看呗。
新少林寺电影观后感2
今天我看了《新少林寺》这部引人深思的电影,虽说很血腥暴力,但是却蕴含很深真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侯杰从上少林寺杀人,到后来被部下反叛,最后逃到少林寺,悟出了“生活都有禅机,众生皆有佛性”的道理,并放下仇恨,过着淡泊、安乐的生活,最后为了护送难民无畏牺牲的故事。体现出了少林和尚们先人后己、无私奉献自己生命的无畏精神,也向人们讲述了佛法的真理——禅机无处不在,只要努力,你就会发现禅机所在。佛法活泼自在,只要是众生,就具有佛性。
此时此刻我不由自主地的想起了一本小说《弥勒菩萨传》里边的一件事,他小时候曾经在佛像的脚下撒尿,和尚责备他:“你不应该在有佛的脚下小便。”弥勒菩萨答:“那请你给我找一个还没有佛的地方撤尿。”那和尚一楞,对啊!生活到处都有佛祖、禅机啊!又言:佛前乃寂静庄严之净土,你也不可以在这里撒尿。”那和尚又愣:“也是!众生皆有佛性,到那里都有佛,都是净土!”那和尚觉得颜面扫地,就走了。
所以禅机、佛性都是随自然而生的。生活处外有禅机,众生人人有佛性!
新少林寺电影观后感3
“活着未必是快乐的,死了也未必是痛苦的”这是我在观看《新少林寺》后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一句话。人生总是会有许多的名利诱惑你,你控制不了你的私心,而当你自认为得到了一切时,你一定会快乐吗?不,就像结局中的曹蛮,他拥有了自认为的一切,可是他却如此痛苦,他真的快乐吗?他一直以来想要除掉和他拼搏多年的“好兄弟”,他还有心吗?有,他的确有心,只不过拥有了一颗狼心。他杀人如麻,他无恶不作,他无情无义,他恩将仇报,他滥杀无辜,以至于他凄凉的下场。尽管他活着,但他并不快乐。
这部片子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侯杰,原本的他是一个军阀的少帅,为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残杀对手,欺压平民,以至于在自己被曹蛮背叛后,也众叛亲离。
女儿死了,妻子离去,这不是对侯杰的报应吗?为了避难,侯杰寄居在少林寺,没想到,在寺里的生活让他大彻大悟,以武参禅放下了心中的仇恨,终于击破了大师兄的那一句“他心中念的是仇恨,是不可能结出禅果的”。
“他不死,我睡不着。”这句极具讽刺意味又十分经典的话竟出现了3次。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确实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弱肉强食,赶尽杀绝才是王道吗?
“你走啊,走啊!”这是宋虎临死前对侯杰说的,侯杰残忍地把昔日的兄弟置于死地,可在最危急的时刻竟是宋虎拼了命救侯杰,这就是侯杰日夜想杀的兄弟?而就在门外,曹蛮在黑暗中操控着这一切,他的眼里满是想除掉侯杰的杀气,这就是侯杰曾经最信任的兄弟?这就是侯杰眼中对兄弟的分辨?
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声声枪响中结束,最后的最后都在那具具尸体中诠释。曹蛮最终的悔悟告诫着我们不要有贪念,其实你恩将仇报拥有的比你想要得到的廉价得多,当你不择手段的想要获得更多的东西时,罪恶就向你跨进了一步。
“迷途知返是智者。”故事的最后,侯杰用尽生命保住曹蛮,曹蛮曾经如何对他啊,侯杰曾经如何残忍啊,这一切的一切竟是用这样的方式诠释!这样让人震撼的一幕,让曹蛮也彻底觉悟了,企图搬开佛像,企图阻止灾难,他没有任何办法,没有任何办法赎罪,但最后,至少他放下屠刀,接受心灵的洗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