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观后感1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经典电影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我久闻其大名却最近才去欣赏这部大片。至于为什么这么久才看呢,其实是我实在太孤陋寡闻了,《达芬奇密码》等这些大片我一部也没看过。某天在某姐的文章中讲到必看10大电影就有《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就这样,我带着好奇心观看了这部电影。杀手是冷酷的,但为什么有杀手不冷酷?会是怎样的杀手呢?
作为一个杀手是残忍的,但男主角却抵挡不住无助小女孩的泪水,拯救了她。虽然当了好几十年的杀手,杀了很多人,但在他内心深处是善良的。
的确,就算是最邪恶的人都会有怜悯之心。只是有些人不肯承认,并且不断找借口去逃避。当你看到一只猫嘴里咬住一只刚抓的老鼠,你是否也会觉得老鼠是四害之一,它该死呢?我斗胆问一句:它也只是为了生活才偷吃东西,为何要该死呢?人就是这样,对自己无好处的事物,往往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赶尽杀绝。
作为杀手,他的生活是无趣味的。接任务然后完成任务然后回家喝牛奶然后睁着眼睡觉然后锻炼身体……不想与别人接触,只想和一棵植物做朋友。但自从和小女孩一起生活以后一切都改变了。一开始他是不想那个小女孩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始终还是让爱慕自己的小女孩改变了。一个孤僻的杀手居然和一个小女孩玩起扮演电影人物来。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几十年的无情,几十年的孤癖,能被几十天的爱所征服。足以体现爱的力量能够照亮一切黑暗。究竟爱是什么?是小女孩对自己简单又直接的赞美,是小女孩对自己真诚的坦白,或者是……爱就是那么简单地存在着。只是面对一些比你弱的,比你差的,被社会遗弃的,对你莫不关心的,甚至憎恨你的人的时候,你是否愿意用爱来化解之间的隔膜呢?能让你爱的人爱上你吗?
作为一个杀手,没必要接受别人的爱,而他却接受了并且毫无保留地作出了回应。小女孩想做杀手,他却坚决反对,虽然教她,但不允许小女孩杀第一个人。他深知杀人不是什么有趣的事,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每晚都要坐着睁开眼睡觉,他不想小女孩承受这样的痛苦。作为一个杀手有必要把所有的钱给了小女孩吗?作为一个杀手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小女孩吗?他只是用他那强大的杀人力量保护让他快乐,让他可以好好躺在床上睡觉,让他感受到爱的最重要的人。或许他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想要的人生又是怎样呢?
既然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那么有没有这个老板不太奸,或者这个官员不太贪呢?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观后感2
一个杀手,一个小女孩儿,他们之间的故事可以被想象成千千万万种,而惟有这一种,让人心头的血液缓缓流淌,温暖动人——《这个杀手不太冷》,爱与自由的生命。
电影刚开始,便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冷酷杀手的形象,让·雷诺饰演的杀手里昂,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一副显得严肃而神秘的黑墨镜,快速而精准的杀人手法,令人不寒而栗。然而当任务结束,回归于生活中的里昂却又是一个那么简单而近乎乏味的普通人。他每天去超市买两箱牛奶,给随身携带的盆栽浇花,睁着一只眼睡觉,平常而又充满紧绷感。见到小女孩儿马蒂尔德的时候,她就那样坐在楼梯上,抽着烟,晃着腿,纤瘦、娇小,一幅玩世不恭的表情。简单的交谈,是他们初次的交集,两人的个性于动作对话中展露,似乎也预示着人物命运的走向。马蒂尔德问: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这样?里昂:总是如此
这段对话就像整部影片的情感主题一样,在痛中体会爱,而生活总是在向前。
里昂与马蒂尔德之间的情感,让我觉得最确切的形容词便是温暖。里昂让马蒂尔德在悲惨、毫无希望的生活前景中找到了依靠,马蒂尔德让里昂尝到了生活的滋味,想要快乐、睡在床上,有自己的根。他们之间,已是超出爱情之上的情感,一种生命的托付。为了报仇,她跟他学习枪法,学习如何做一个杀手,尽管一开始的里昂是反对的,可是敌不过马蒂尔德的倔强,只得同意。而里昂,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个看起来稚嫩的小女孩儿装进了心里,将她的仇恨化为了自己的责任。原来那个“冷面”的杀手,毫无牵挂,如今,他已褪去冰冷的保护罩,将自己的温暖毫无保留的投入在一次次关切的眼神与安全的拥抱之中。马蒂尔德之于他,是生命的希望,是隐去昨日晦暗记忆的阳光,是他的根。
影片的结局,没有大悲大喜的强烈刻画,只是萦绕着淡淡而抹不去的忧伤,似大提琴低沉伤感的`音调,缓缓进出,却让人陷入长久的沉寂。里昂为帮马蒂尔德报仇而丧命,保护她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这一次,是他杀手生涯中最骄傲、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动吧。因为我爱的人活了下来,自由与爱的种子必将生根发芽,绚烂绽放。
结尾,马蒂尔德带着里昂生前视为唯一朋友的盆栽回到了学校,将它种在了花园里,轻声说道:“我想我们在这儿会生活的很好,里昂,这里很安全。”音乐响起,泪水已流下,是的,他们的温暖,融入了泥土,安全而踏实,这里有雨水阳光的灌溉,有爱与自由的守护,生命的种子,必将脆嫩鲜活,绿意盎然!
我对你最深沉的爱,莫过于分开以后,我将自己活成了你的样子。——致《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观后感3
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一部老片子,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据说他不止自我做导演,他还编剧,兼后期制作,有人说,这样的导演是作家型的。
这个杀手不太冷,看名字,就感觉到一股悲凉气息。做了杀手,就应像冷漠的风,无所依傍,自由来去,没有根,永不落脚;或者像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冷到彻骨,没有温度。但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他不太冷,血液里有了温度,冰融化成水,这温度岂不是要了他的命吗?这部片子,不必看,也能预料到结局,必须是悲凉的灰飞烟灭,一切仿佛命定,无法逃脱。
里昂,这个住在纽约平民区的意大利杀手,有着一切杀手的特点,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严谨机警,他每一天喝两杯牛奶,每一天健身,每个晚上坐在椅子上睡觉。做为杀手,他出手时,动作利落,像迅捷的豹子,但他有自我要奉行的准则——不杀女人和孩子。看着那样一个胖子在他的刀下瑟瑟发抖,那一刻的他,闪着独属于他的冷冽的光,眩目得美。当他离开他所在的那个场,卸下杀手的面具,又成了轻易能够淹没到市井人群中的普通人,他自我熨衣服,一个人去剧场看《雨中情》。他爱着他的大叶兰花,常常细心擦拭。他爱它的理由,不只是因为它易活,还因为,它像他一样没有根,它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无数次迁徙,怀里永远抱着它,那简直就是他的影子,他们在一齐,像是如影随形。
如果不是遇到马蒂达——这个倔强又聪明的小女孩儿,里昂的杀手生涯必须会这样坚持下去的吧,他一样会在他的对手面前所向披靡,或者难免在某一次出手时,不幸地倒在血泊中。这就是杀手的命!但是如果必竟只是个假设,缺少成为现实的可能——他们无可躲闪地遇到了。缉毒警察杀害了她全家人,甚至连她四岁的弟弟都没有放过,如果她不是恰好去购物,如果她不是聪明地去拍里昂的屋门,如果里昂没有心软,没有让那束明亮的光照到马蒂达的身上,那么,所有的故事,就都会沿着另外一条线走下去了。
马蒂达,在她身上,有着不属于一个十二岁孩子的成熟。她坐在楼梯旁边,抽着烟,脸上有着明显的伤痕,她问里昂,“生活本来就这么苦,还是只有童年的生活才会如此?”里昂告诉她,“人生就是如此。”她已经会掩饰自我的伤,说是骑车时摔的,她没有其他同龄孩子那样的单纯天真,她的复杂,必须是缘于那个缺少爱的家庭,爸爸揍她,妈妈不管她,姐姐也会因为一台电视而满屋里追她,只有那个还只有四岁的弟弟跟她亲,每一天早晨起来,就愿意粘在她身上。所以,她要为他报仇,那么小的孩子,懂得什么?那些警察也不肯放过。
想想,真是让人难免心痛,连杀手还恪守着不杀女人和孩子的准则。那些口口声声为了正义而存在的警察,怎样能够如此残忍?
她下定决心要跟里昂学着做一个职业杀手,她咬着牙把枪随意射向窗外。里昂无奈,只好带着她和他的兰花再次离开,他们开始了职业杀手的训练。
还是东尼明白,他明白,做了杀手,是不能动情的,但是此刻的里昂,已经是不愿意回头了。看着他那么在意马蒂达,不许她抽烟,不喜欢她骂人,愿意在不用出去执行杀人任务时,和马蒂达一齐,在小小的房间里,扮演电影中的主角来开心一下,顺从地和她一齐认字。真为他的改变而高兴呀。她呢,也开始喝他每一天都要她喝的牛奶,听他的话不抽烟。在这个黯淡的世界,他们两个因为彼此的存在而看到了光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