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兄弟电影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信义兄弟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信义兄弟电影观后感1
今天晚餐时分,我和妈妈在电视上看了《信义兄弟》这部影片。
湖北孙水林兄弟俩每年都会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2009年底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兄弟俩的诚信之举深深打动了全中国的人。这部电影是以此为原型的,当然,影片中各种细节被拍摄的很细致,煽情的情节也被放大来拍,我看了之后深受感动。我想,这和他们真情流露是很有关系的。
片中,是以倒叙和回忆的方式记述了孙水林这位正直的、深记“信义”二字的民工是怎样凭借自己的满腔正气及对世间好人多的坚信一步步成为包工头的。他在还是民工的时候就曾被黄陂老乡——当时的包工头骗过。那时候,整个工程忙到最后,辛苦了一整年的民工兄弟们就指望着年底结工钱呢,没想到黄陂老乡却卷款潜逃了!当时工程的主人过来视察时,火气正盛的民工兄弟们竟然要为一腔怒火而将无辜的房主告上法庭!好在这个时候孙水林站了出来,他真诚的说服了民工兄弟,告诉他们,他们拥有的东西不少,有本事,有力气,还有期待。所以不能为置气而毁了自己的梦。就这样,孙水林以这样领导者的形象一路当上了包工头,那时候,他想要盖的房子也有了,也有了车子,前程可谓似锦,但他却一直坚信那句黄陂人的老话:“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
就在这一年的大年三十左右,又是民工兄弟一年来最幸福却又是最忧心的日子——发工钱的日子到了,能拿到钱吗?无奈,因为经济危机,孙水林拿不出那么多钱款,就在其他工地的包工头都欠着工钱打算明年再说、不给民工兄弟幸福年时,孙水林却在抵押自己好不容易打拼得来的房子向银行抵押贷款,他坚定的“一定不能拖欠兄弟们一份工钱”让我不禁感叹:原来人世间还有这样美好的品质!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孙水林在路面结冰的大冬天为了给民工兄弟们送钱火急火燎坐车不远万里往回赶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结冰的路面因为摩擦力不足而使一辆大客车轮胎打滑横在了路中央,孙水林地车一时刹不住就撞了上去,后面的车就撞在了他的车上面。一家四口,无一幸免。自己的亲哥哥走了,亲弟弟孙东林在悲痛之余决定要完成哥哥死前最后的心愿,也是他一直都坚持的天地良心——绝不拖欠民工兄弟一分工钱!于是,从小在孙水林旁耳濡目染的孙东林瞒着父母孙水林去的消息,强忍悲痛,给弟兄们发了钱,过了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年。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我注意到了。那就是孙家兄弟的父母。可能孙东林没有发现,他的父母其实已经从电视新闻上得知自己的大儿子惨死车祸的消息,但他们都体谅自己儿子不告诉自己的良苦用心,可怜了一大把年纪的老妈妈还强忍泪水做年饭。后来因为银行关门,想尽办法,车祸发生后车上的钱款丢失实在无法凑足,那位年迈的老妈妈严肃的说出了那句深刻心底的老话:“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随即就拿出了自己的钱来垫上。其实这一家都坚定着“信义”,这一家的光辉都是不可忽视的,都是好人。
信义兄弟的电影可能在某些情节过于煽情了,但从中我可以看出人性的温暖及黑暗。这部影片还是很有价值的,它呼吁了人与人之前的真诚与诚信。真是一部好电影!只愿信义的光辉照亮全社会,让更多的人都变为如此可泣可颂的英雄!
信义兄弟电影观后感2
“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孙水林和孙东林付出的代价无与伦比啊!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孙水林为了能够在年前给务工的老乡们发工钱,带着一家人驱车回家,不幸遭遇车祸,一家四口全部遇难,工钱也丢了六七万。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东拼西凑凑齐了老乡们的工钱。年迈的父母为了让孙水林一路走好,没有牵挂,在自己的家里给工友们发放工钱。这种场景,谁不伤心?谁不掉泪?孙水林毫无牵挂地走了,他坚守的信念却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孙水林是多好的一个人呀!敢于坚持正义,对工友热情帮助,想方设法讨要工钱,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宁愿自己忍受委屈,也要按时给工友发放工钱。他不顾道路积雪往家赶,不就是早一点给老乡们发工钱吗?可让我难以想象的是:几个工友不相信孙水林,还说出令人发指的话语。他们不但不理解,不同情,反而冷言冷语,这让我感受我们的生活里太需要理解了。
春天是疾病的多发期,这不,我外婆生病住院了,妈妈在医院里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又是安慰外婆放宽心,又是倒水洗水果,忙得不可开交。外婆没有食欲,妈妈想方设法给外婆做她最爱吃的饭菜,并时常改善着生活。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外婆的病情有了好转。可有一天,我看见妈妈站在医院的一个角落里咳嗽得厉害,我忙跑过劝妈妈歇一歇,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没事,只是小病,不碍事,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免得外婆担心。”“妈妈,你都咳嗽得这么厉害,该看看病了。”我不忍心看着妈妈虚弱的身体,而且知道妈妈总是不把自己的病当做一回事。妈妈说得轻巧,可我心里总不是滋味。从那以后,我一有空,就帮助妈妈,妈妈高兴得笑了,不断夸赞我。我心知肚明,因为我理解了妈妈。
理解是一种很高的爱,愿我们用心去体会吧!
信义兄弟电影观后感3
昨天晚上我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观看了电影《信义兄弟》,这部围绕着前年湖北省一起真人真事而改编的一部引人感慨的电影,我被剧中两兄弟的精神感动得泪流满面。
哥哥为赶在年三十前给老家的工友们发工钱,一家四口人开车遭遇了车祸,全部罹难。弟弟万分悲痛。哥哥坚守了二十年的信条——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促使弟弟一定要为哥哥完成这个遗愿。弟弟四处借钱,准备年三十替哥哥为工友们发工钱。此时,父母也从电视新闻上知道了儿子一家遇难的消息,却强颜欢笑,准备着年饭,像往年一样招待工友们。账本在车祸现场丢了,发工钱的时候,工友们凭着信义自己报账,中间钱不够了,母亲拿出自己的储蓄一万元添上去,最后一分钱也不差。
电影《信义兄弟》谱写了一曲兄终弟及,接力还薪,感天动地的信义赞歌。那信义的赞歌,催人泪下,令人深思。在人群中,我们看见这样两个人。他们很普通,也和我们大家一样,一年到头奔波劳累,也会像我们一样。年底急着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过热闹年。然而,天公不作美,灾难总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降临,从没想到会降临在那么善良正义的农民工身上。
剧中孙水林说”我们砸锅卖铁也不会欠工人一分钱,不欠那个良心债”,哥哥说的”良心”,是他们二十年来坚守的原则,不欠工人的良心债,因为农民工在外挣钱不容易。每一分都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取的,工人们外出打工是为了养家糊口,是为了孩子上学,是为了父母能安享晚年,他们自己挣的钱不是给自己挥霍,不是为了自己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挣的钱是拿回家把日子过好。
他们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照,值得我们整个世界照,值得我们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照。或许像人们说的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如期还款也是很正常很普通的。因为生死接力才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