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观后感600字(2)

关键词: 重庆谈判观后感,重庆谈判感悟感想,重庆谈判体会领悟
奕远0 分享 时间:

在这部影片中,共产党方面周恩来,王若飞、李克农,国民党方面张治中、王世杰、张群、邵力子的扮演者都有不俗的表演。民主党派人士郭沫若、自称“中国的卢梭”柳亚子在影片中体现的比较真是、自然。尤其是柳亚子把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发表后,在当时的重庆,引起了轰动。蒋委员长尤其是西方,对毛主席自称是“拿了几条枪的草头王”刮目相看。使我对毛主席的用“笔杆子、枪杆子”打败了国民党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影片中看到,绝大部分镜头都取自重庆的实景,包括蒋介石的官邸及有关的历史性故址,如宋庆龄故居等。这其中,故有的旧山城的风貌和庆祝当年抗战胜利的游行场面,尤其令人信服。为了在一些历史氛围的再现上更加真实可信,导演还借鉴了《开国大典》中曾经使用过的“资料片和故事片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即选用一些具有历史性场面的纪录片资料,处理成富有历史岁月感的茶褐色,并与拍摄的彩色片衔接。如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军队投降、广岛原子弹爆炸等。同时将拍摄的某些历史性场面,如蒋介石与毛泽东合影、毛泽东在飞机上的挥手致意等,从彩色转化成茶褐色,使影片具有历史感和文献感,从而强化了影片的纪实风格。另外,导演为了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在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准确再现之外,还对那些既生动传神,又符合人物性格逻辑的细节进行了大胆的虚构。比如,毛泽东和蒋介石在林园巧遇时的谈话内容,及他们各自带的《资治通鉴》;毛泽东拜访张自忠之母等。

《重庆谈判》这种虚实相伴,真假相间的创作手法,不仅增强了影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而且也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中值得借鉴的。

重庆谈判观后感600字4

又一次重温历史了,我们今天这个年代,怎样看待过去和事,重庆谈判令人感觉到又一出鸿门宴,毛泽东表现得大智大勇;蒋介石表现得大仁大义,两个都不逊色于对方,所谓大智大勇者,在于毛泽东敢深入虎穴,而且自如。

自然进出,来去自如。

不卑不亢,能够干什么事都恰到好处,实属不易;所谓大仁大义者,在于蒋介毛泽东已握在手中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耍流氓,表现出政治家正人君子的风度,所谓勇者,不在于你敢拿着一把刀冲向人群,那是匹夫之勇,大勇者,在于心之勇也,大智者,不在一点点小聪明,而在于能通观全局,透看古今的一切人和事;大仁大义,在规律面前敢干牺牲个人利益,在风险面前泰然处之,蒋介会不知道鸿门宴,放走毛泽东有多大的风险,那不放走风险又有多权衡利弊并不那么难,然而他做到了,并不管后人如何评说,蒋介石对于共产党而言,真是既敌且友,

重庆谈判观后感600字5

影片《重庆谈判》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比较成功的将纪实性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艺术地再现了48年前那场举世瞩目的国共和谈。

作为一部具有强烈纪实色彩的影片,所表现的题材又是重庆谈判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使得影片的导演格外注意强调并运用各种手段来强化整部影片的历史感。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镜头都取自重庆的实景,包括蒋介石的官邸及有关的历史性故址,如宋庆龄故居等。这其中,故有的旧山城的风貌和庆祝当年抗战胜利的游-行场面,尤其令人信服。

为了在一些历史氛围的再现上更加真实可信,导演还借鉴了《开国大典》中曾经使用过的“资料片和故事片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即选用一些具有历史性场面的纪录片资料,处理成富有历史岁月感的茶褐色,并与拍摄的彩色片衔接。如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军队投降、广岛原子弹爆炸等。同时将拍摄的某些历史性场面,如蒋介石与毛泽东合影、毛泽东在飞机上的挥手致意等,从彩色转化成茶褐色,使影片具有历史感和文献感,从而强化了影片的纪实风格。另外,导演为了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在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准确再现之外,还对那些既生动传神,又符合人物性格逻辑的细节进行了大胆的虚构。比如,毛泽东和蒋介石在林园巧遇时的谈话内容,及他们各自带的《资治通鉴》;毛泽东拜访张自忠之母等。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央日报》记者童欣,这一人物虽然纯属虚构,在影片中的“笔墨”也不多,但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这些对细节和人物的虚构,把握准确,运用巧妙,既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又烘托了影片的主题。

《重庆谈判》这种虚实相伴,真假相间的创作手法,增强了影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重庆谈判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800字5篇

建党伟业影片观后感700字

重温红色电影心得体会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优秀作文4篇

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悟800字2021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优秀作文

建国大业观后感五百字

有关建党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

有关建党电影观后感作文10篇800字

建党伟业观后感的作文

113899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