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美元宝贝电影观后感(2)

关键词: 百万美元宝贝观后感,百万美元宝贝影评,百万美元宝贝心得
泽璇0 分享 时间:

还有的人,一直都在默默地奋斗着,也许结果并不总那么如人意,但是他们却还是一直向前进,丝毫不肯丢掉手中的理想,始终相信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就像那个丹吉尔,一个很瘦弱的小伙子,我想他自己应该也知道自己的梦想无法实现,但是他就是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仍然走着自己的路,生活中充满了希望的曙光,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他说:“每个人都会失败的。”他那认真的表情和打拳击时的动作虽然看起来很滑稽,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或许,人生就该如此吧,不管结局会怎样,只要自己有着奋斗的目标,并不断都为之努力,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实现梦想的美丽过程,得到了梦想的实质。得到了这些,梦想的实现与否也就不再变得这么重要了。

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感觉自己瞬间懂得了很多,它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实现梦想应该有的勇气。泰戈尔说过:“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只要曾经灿烂过,哪怕只有瞬间,生命就不会有遗憾。

百万美元宝贝电影观后感4

看完电影《百万美元宝贝》,感触很多。不可想象现代美国社会中还有家庭不曾拥有一台电视机,难以接受印度社会里还有那样肮脏、混乱、丑恶的贫民窟,无法正视中国的一条大街上竟然出现了一个卖儿救夫的妇人!原以为这些只出现在非洲,还曾坚信不久的将来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非洲也能走出贫困,可谁想原来人类社会还在贫困中挣扎。

生活在美国的她以拳击为生,为百万美元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贫困怎样才能解脱?麦琪的礼物什麽时候才能不以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为代价?

Tough is not enough !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to protect yourself . 这是那位外表冷酷内心热情的老教练的话。他希望他的选手他的孩子能够在挑战极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保护自己。他脆弱的内心根本无法忍受他的孩子在拳击场上鲜血四溅,可他外表却假装坚强……是的,生活是残酷的。儿女们当你们为理想冲锋陷阵的时候也应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父母是含泪送你们去的。他们的内心充满牵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珍重,儿女们!

看过一篇报道:全世界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自杀。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其开放性就表现为他的兼容并包。一面有人高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杀是懦弱的表现,人无权选择自杀。另一方面:又有人呼吁:既然生得如此痛苦,死便是唯一的出路。

尊重骨癌患者的选择让他们安乐死吧!本片的老教练最终也是尊重了麦琪的选择,让他安静平和的死去,梦想破灭,亲人离去,残肢断臂连呼吸都是问题,生无所依,难道连选择死的权利都没有吗?

中国有句俗话:血浓于水。当初看见三毛写荷西的家人对亲情的冷漠冷淡时还在为自己找借口也许三毛是以儿媳妇的身份来看他们所以不知不觉间会带有感情色彩,可今天看到“百万美元宝贝”中麦琪妈妈哥哥姐姐的表现时,我再也找不到任何借口。

金钱之下连母子亲情冷漠的让人如此心寒。母爱何在?不免有些担心“金钱至上,捡钱万能”的观念,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浸透到我们的民族血液中来。每天必看的法律讲堂中有多少是夫妻、父子、手足相残的惨剧;“天网”栏目中又有多少人仅为几千元钱甚至几百元钱就对自己的亲人痛下毒手,金钱至上的时代里,亲情尚且如此那对友情、爱情,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百万美元宝贝电影观后感5

对我来说,个人的精神是一个必须附加在肉体上的东西。精神是个很抽象的事情,它当然可以脱离肉体,代代相传,但是那跟我没什么关系了,我也不太关心。至少对于个人来说,“我”个人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健康的身体,别的都是扯淡。

所以看到片子里Maggie在最后的一场比赛中高位截瘫的时候,作为一个常年热爱运动并且靠运动维系着自我认同感的人,那一刻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总喜欢说身体可以被打败,但精神不可以被打败。但事实是,当一个人的身体被打败的时候,很多东西也就真的随之而了。

就像看史铁生的文章,永远有种挥之不的悲观和怨恨。越是想要挣脱肉体的残缺带来的枷锁,那种痛苦越是无法遮掩。尊严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大多数时候,它需要靠独立来获得。残缺的身体,永远需要被照料,永远无法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Maggie选择了死亡来结束这样没有尊严的生活。她有过了战士一般用身体打败别人、用身体得到荣耀和尊严的过往,失了身体,就等于失了一切。

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来说,所有的“精神”和“意义”,都是基于肉体之上的。身体所能带来的快乐乃至尊严,是任何纯精神的活动都无法企及的。你不这么认为,可能是因为你没有体验过奔跑的时候,只有风在耳边呼啸,大地在面前延伸,每块肌肉都在提醒你生命的意义;没有体验过那样直接地超过别人,看着他们倒下而你却在微笑;没有体验过面对面地打败一个人。也许你通过深夜里读书思考时的顿悟来懂得生命的意义,在考场和职场里超过别人,击溃他们的精神而不是肉体,但是对我来说,什么都没有简单粗暴来得更直接,也没有什么比直接的更动人。我享受身体的健康和活力远胜于精神的富足,惧怕疾病和残障远胜于精神的贫瘠。愚蠢和无知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残障和体弱却一定令人痛不欲生。

一个健康而没有文化的人依然可以幸福快乐地活着,但是一个满腹经纶却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真的是有尊严可言的吗?他也许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于个体而言,有多少意义呢?他真的会因为自己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而不为自己的残缺感到痛苦吗?大自然里的动物会因为身体残缺、无法自理而宁愿死,我们称之为尊严。而在我们的世界里,这样的人却要被给予尊严。然而真的有什么精神的良药可以弥补肉体的创伤吗?

这是我无法想象的事情。我不大相信会有,就像有,听起来也更像是冠冕堂皇的托辞。

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个电影的结局。导演没有让Maggie在高位截瘫里开始读书学习,找到新的人生寄托和活下的勇气,而是让她自杀。只有死才能有尊严,唯有死才能解脱。能够靠精神寄托活下的人毕竟是少数,且不说他们是否隐藏了无数难言的痛苦,才能在脸上扮出一点真假难分的平静的微笑。至少对我来说,这样的结局才是真实的。生命不应是被摧残而强作欢颜、在毁灭中苟延残喘的——也许可以出于生命本身的缘由,但不应是出于精神。一切来自于土地的都将回归到土地,假如肉体再无快乐和尊严,那么回到土地才是最好的归宿。

115380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