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守边人观后感(2)
以前我总觉得,爱国好像很远大,我没法像国民时期爱国青年一样游街,也没法像周恩来同志那样有着“为中华人民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但是我想明白了。爱国,不是一定要我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只要我努力做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人,做一个有担当,勇于奋斗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做事的`躯壳,对我来说,就是爱国!
匆匆落笔,但是我的心情依旧澎湃。希望用这篇随笔鼓励意志不坚定的自己。在此,我还是想对那些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守边人致敬!想对他们道一句“您们辛苦了,我相信,祖国因有您们而骄傲自豪”!
电影守边人观后感4
电影中的守边人,在蒙古的阿吾斯奇,这片常年积雪覆盖,气候无常的地方,生活着一些牧民和那些令人敬佩的守边人。
项瑞芝(主人公)和他的队友们竭尽全力保护着牧民们的财产,每一刻都在为牧民们着想。除了好好看守这片土地,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牧民们,助人为乐。
在一个狂风呼啸,大雪封山,通讯中断,气温骤降的夜里,牧民家别克一家和他们的`羊被困在雪中,项瑞芝就和同伴们用不少时间把雪移走,救出家别克一家人,羊儿走不动,他们就开来车,挖了一夜的雪,终于给车开出了一条路,救出了小羊。为了羊他们就可以奋不顾身,不让别人受一点点伤害,这是一种责任感,因为有了责任感才会做好自己,因为有了责任心,我们才会更好的帮组别人。
有一年他的父亲来阿吾斯奇看他,一到就被狂风暴雪吓呆了,吵着让项瑞芝回去,但他在忠和孝之间选择了忠,在这里扎下根,一直没有回去,他对祖国的情感高于一切,即使是父母,也没能让他回家,这是一种对祖国纯洁的爱。他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我们也该这样,不顾一切的热爱祖国!
在这种可怕的环境下,项瑞芝也有过离开的念头,但是他为了祖国坚持了下来。是啊!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可以把自己放的很低,把祖国看得很高的一个人,他值得我们尊敬。
在这个孤寂的大山深处,这些守边人陪伴着这儿的山,这儿的水,这儿的暴风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着阿吾斯奇,这个荒凉的地方即使如此艰苦,他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但是有些人对他们不理解,不尊重。那是他们不知道这里的艰苦,我们应该尊重这些守边人,尊重那些默默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
电影守边人观后感5
“为什么梦想变得如此清晰,为什么初心不忘如此美丽,因为有你。”这几句优美而感人的歌词深深打动着我,这正是《守边人》这部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正是这些守边人在平凡之中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有安宁。
《守边人》是以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的先进事迹改编,展现了魏德友五十多年坚守戍边的感人故事,谱写了平凡人伟大的爱国情怀。其中影片中的魏大有就是魏德友的原型。在抗洪中他失去了第一个孩子,在与新疆人民争辩中失去了第二个孩子,在戍边生活中拥有了第三个孩子“宝贝”可是他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可“宝贝”在学校中却被人说是没人要的孩子。魏大有的无私,舍小家的精神令人动容,让我敬佩、感动。边陲之戍,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即离开。”这是魏大有的信仰,也是每一个戍边人的信仰。当兵二连被解散,调离其他岗位,唯有魏大有不忘初心坚持留下。当战友借去自己褪色的五星红旗时,却用自己女儿的红领巾作为红旗的一角,庄严的敬礼。昂扬的'旋律,魏大有每天都会升起这面红旗,红旗的颜色随岁月消褪,而魏大有的爱国心永不泯灭。他的爱国情是那样纯粹,我内心的爱国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光荣在于平淡,艰苦在于漫长,英雄不老,只是抵不过岁月的沧桑。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位戍边人都是一座界碑,清晰地标示出祖国的边界和人生的境界。向那些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戍边人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