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女电影观后感(2)

关键词: 父与女观后感,父与女影评,父与女
泽璇0 分享 时间:

整部影片展现了女儿一生的等待,却没有告知观众父亲离开的原因。“不告知”使得故事的核心具有更广泛的指向,男性对自由的向往与女性对家庭的守护形成动荡与稳定的二元对抗。无数男人想要乘风破浪结果客死他乡,无数女人则在码头泪眼汪汪,最终如片中的湖般流干泪水。父亲的离开是主动的,他回身冲上岸对女儿的一抱除了不舍,或许更多的还是要离开的决心。而片尾时父亲的一抱才似乎有了真正的歉然,某种意义上,这或许是个互相等待的故事,女儿在岸边等了父亲一生,而父亲也在湖底等女儿过完一生。导演真正想讲的也许是,死亡本身无意义,不过是一滴水融进湖里,而“我记得”与“在一起”,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意义。

父与女电影观后感4

她躺在船的怀抱里,安静地睡着了,等待到了她用尽一生时光等待的人。

几十年前,她还是个孩子,骑车还需要爸爸看护的孩子。她的父亲在海堤边,乘着小船,在她眼前向地平线航行。在她记忆中,也只有父亲走时的满脸不舍。

她坚信父亲定会回航,与她来场久别的重逢,所以不论刮风还是下雨,坡是有多难登,她都会回返树木之间,伫立在那里,好似一个灯塔,为迷途的父亲照明。

河干枯了,人都走了,树也少了,她却仍用那浑浊的眼去寻找海中的父亲。

她找到了一条船,在草海中的船,她清楚,这是她父亲的船,但她却没有哭泣,她也许早已知晓父亲这悲惨的结局,她躺在了船的怀抱中,在父亲怀里安然睡去。

她等待了她父亲一生,尽管可能从成熟时,她已知道父亲成为了虚渺、不可再有的奢望,但她怀着爱与童年的遗憾,追寻着那飘渺无迹的希望。

她从来没放弃寻找,她从来没有绝望,对父亲仍是像离别时一样热爱。几十年了,这永恒不变的爱,是她寻找的动机。

她也许有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但她找到小船的那一刻,她知道了,她这几十年,等待的只是一个结果,一个答案,也许之后,她再也不会来这充满回忆的土地了吧。

我想,她可能又会抱着这思念去世吧。

我想,她可能会在父亲怀抱中将这个梦一直做下去吧。

父与女电影观后感5

在的仍存,去的,那时也将还来,匆匆车轮,启相见相拥之日……

《父与女》中绵长的琴声无言中入耳,当临入其动画所叙,便惊见所蕴盖的,太多,触及一悲。

动画里女孩骑车,从田中小路,到山坡,再穿湖间之路,到达小林。从头到尾,女孩的各个生命节点,都看到骑车的她遇见了一个陌生的路人。路人不断变化,年龄不断减小,而渐老的女孩与他们一一遇到,且后是会路过。两辆自行车,相向或擦肩,毫无交涉,又像早已看见——女孩幼时在大风中,遇过一个艰难骑车的年迈老妇;而女孩老矣,又碰见一个小女孩飞速与她擦过。或许,这是女孩生命时期的相遇,两者没有注意,没有相认,于此别过。

实际上,女孩在等候中的前半生相遇后半生,在后半生相遇前半生。

作家刘亮程在《虚土》里,主人公在夜晚中打开一扇门,他看见一个老人与老妇,他发现老人就是他的老年,老年的他苏醒过来,平静地看着他,每个晚上,老人都会醒来,而他便跑走。

在他人身上,我们会多少遇见某个自己。我们不知,他们也不晓。在沧海桑田中就成为了他们,不与往昔相见,亦是无觉。

更多时,用张纸寻回忆,就如同一叶落知秋。

这一生路过形形色色的人,路过,各异的自己。

女孩骑车,在等候父亲,在第一次遇见老妇,她是否就已经窥见那仍在等候的晚年。

路过者,是哪一个自己。

自行车悄然踏过,静谧中,过去擦肩现在……

没有表示,但相知。

116313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