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观后感600字

关键词: 讲座观后感,讲座观看心得,讲座观看有感
树杰0 分享 时间: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可以帮到正需要这份资料的你。

讲座观后感600字一

星期六上午,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中小学感恩教育》,深受启发。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于丹老师讲的那个故事:一个小男孩每天在一棵苹果树下天真的玩耍,摘果子、揪树叶、爬树干,有的时候发脾气还在树上乱刻乱画,但是大树从来都不生气,当孩子长成少年时,他突然不来了,当他再次出现在大树面前时,已是愁容满面,原来他的同学都拿着学费上很好的学校,买很多新玩具,而他却问大树能否给他,大树让他把它所有的果子都摘了卖掉,交了学费,买了新玩具,以后这个孩子每年都来摘果子,孩子长大了,树也老了,孩子还是不高兴,因为他的同学全都成了家,他连盖房子的钱都没有,大树又让他把树枝砍了,盖了一栋房子,娶了新娘。很明显这个孩子既没有孝心,又没有爱心,更不要说自立、自强了。

其实,我平时做的也不好,每次去吃肯德基,都是爸爸妈妈面带笑容的坐在那里看着我吃,自己从来都没舍得买一个尝尝。每换一个季节,爸爸妈妈都没买新衣服,可我至少要买两套。平时妈妈总是问我吃饱了吗,穿暖了没有,而这些话我从来没有问过爸爸妈妈。另外我觉得现在我们确实知心朋友很少,在家上网、打游戏的超过一半。其实我们应该多出去走走,了解一下大自然,多结识一些新朋友。而且我们从小就应该多方面发展,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通过于丹老师的讲解,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孝心、爱心,并且能够自立、自信、自强的好孩子。

讲座观后感600字二

今天有幸观看了我校心理教研室梁丽夫教授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心理疾病,作为一个潜在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疾病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陷入心理疾病的泥沼,难以自拔,以致于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是轻生!据调查,近年来非正常死亡的人群中,大多是因自杀死亡,而自杀死亡的人群中,18~24岁的青年人居然占到了90%,多么骇人听闻的数据!由此可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学会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是刻不容缓的。今天的讲座,梁丽夫老师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情绪的调节问题。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及反应,它是一种状态,一种特质,一种主观体验。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情绪体验被感知和调节的,情绪无处不在,它是先天具有的,例如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情绪的体验来源于生活事件的感受,同时它又与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一样的情绪,而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情绪也不相同,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对于事物的情绪也就大相径庭了。

那么,是什么影响或是支配了我们的情绪呢?梁丽夫老师讲到,情绪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客观事物的性质,需要,心理状态,生理唤醒度,态度,个性,年龄和性别。也就是说,影响情绪的因素是复杂的,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心情也因此复杂而多变。

与情绪不相同情调是一种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情绪状态,似乎感受物本身就带有特殊的情感负荷。而心境则是指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使人振奋乐观,朝气蓬勃。在乐观快活的心境下,甚至遇到巨大的困难是人们也不会灰心丧气。相反,消极的心境使人颓丧悲观,愤怒的心境则使人易迁怒他人。由此可见,保持积极的心境是十分重要的,而学会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则是保持积极心境的必要条件。

要学会调节情绪,首先必须要知道怎样识别和判断情绪,它包括自我情绪的识别和他人情绪的识别。只有认识了自己的情绪,理解了自己的情绪,才能对症下药,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简单来说,情绪的调节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和反应调整几个步骤。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反应出来的的情绪不相同,当发现自己正处于不适应的情境中时即时地换一个环境对情绪的调节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没有办法更换环境,那么我们还可以选择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控制情绪。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认知的改变来调整情绪,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可以改变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看法,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如果我们的某种情绪已经被激发,比如我们愤怒或是悲伤,我们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及时地进行反应调整,抑制情绪反应的趋势。

在教授了我们许多理论知识后,梁老师还针对我们大学生给出了一些建议。第一就是要确定奋斗目标,不要过分关注眼前利益得失,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事;第二就是要承认情绪,并且适度地表达,控制情绪并不是不表达其情绪,而是要适度的正当地表达,这样有益于身心健康;第三是要主动体验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锻炼等方式来体验积极情绪;第四是学会表达情绪,可以找人倾诉或是记日记来把自己的美好感受毫不吝啬地告诉周围的人;第五是积极热情地对待他人,用积极热情、善良友好的态度对待别人,那么别人才会友好地对待自己。

作为心理委员,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以前对心理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今天的讲座,让我对情绪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不仅是对自己的情绪,还有对他人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是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必不可少的技能,今后我一定尽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帮助同学来调试他们的不良情绪,相信对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都会大有裨益。

讲座观后感600字三

20________年2月21日晚,我们学院在西阶梯教室展开了《大学生励志视频讲座》,我们看的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在北京工商大学的一段精彩演讲,看完讲座后觉的学到了不少东西。真是受益匪浅啊。

俞敏洪老师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创办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通过俞老师的经历,我懂得了很多,人活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要正确的规划人生,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目标。为之而奋斗,脚踏实地,每天进步一点点,积极进取,方能笑傲人生。

俞老师在演讲中说道,作为当代的一个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学会怎样为人处事,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关系网,规划以后的就业等等。俞老师当时在大学里,因为患病住进了医院,还没有忘记学习,在医院的一年里,读了近800本书,这告诉我们,在大学里要多读书,正是这种精神让俞老师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俞敏洪老师50年的人生经历,就像是一部励志大片。

这个当年从江苏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插过秧,开过拖拉机,求学北大任教北大又决然离开北大,从手拎糨糊桶到处贴小广告的个体户干起,最终将新东方送到美国纽约证交所上了市。

俞敏洪老师讲了一个雄鹰和蜗牛的故事。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还有另外一种动物,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而且,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掉下来、再爬。但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从俞老师那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是对海伦的真实写照。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有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但自身缺乏毅力。要想又做作为必须从现在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一、要正确地对待困难,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地将困难克服,战胜困难的过程也正是自己进步的过程。

二、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说过:“什么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应做的事每天都坚持做。什么是不简单?不简单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说的去做确实是十分难。做一件事、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却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恒心,还需要坚韧不拨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要上述的两点,还要有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如果我们能办到这两点,就能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进步,得到提高。

三、要有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用六个字概括:输得起,站得起。与各位共勉。

讲座观后感600字四

余博士的讲座,让初涉管理的我颇多感受。名人固然有他们的可恩之处是因为他们比我们一般人具备有不同的特别品质。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必需要有远见的卓识,健全的心理以及优秀的品质。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事情,以他人之长合理利用资源,有效的达成目标。作为管理者,要有管理的风格,通过其领导艺术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力。从而引导组织成员提高行为效率,进行管理创新,保持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学管理的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事,处理好人际关系,抱着服务于大众的经营理念,对人宽容,才能服于他人。正所谓的"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

已有好长时间没有写过作文了,写作文的细胞都快全部退化至死了。这次看了余世维的演讲后老师要求我们写观后感,我觉得还真是有点挑战性…!现在我就来叙述几句我的观后感吧…。

余世维的演讲主要就是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我觉得在这个极为现实的世界,这句话说的确实很现实,如果一个人没有执行力的话很多事都做不好,进哪家公司比哪家公司踢出门,或者根本进不了公司。想到这些还真的觉得挺残酷的。

余世维说:“我们这个民族做是有了偏差根本就无所谓!”,先不说这个民族,从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朋友开始考虑、从我们自身开始考虑,很多时候做错了事先是三分钟热度自我反思一下,过段时间好了伤疤忘了痛又开始继续的犯错――这是经常发生的事,不过并非发生于我本身。

看了余世维的演讲我还是受益匪浅的,最起码我明白的执行力对于我们非常的重要,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不断地提我们在每个周五的下午看余世维的演讲片,在我看来使我受益非浅。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做到了,以往那些零星的想法,现在自己有了一个总结。

现在的社会中,演讲有很多很多,大谈特谈,包括如何赚钱阿如何调节情感等等,他们讲的都是正确的。象一本书上说的,“圣人说的话都是真理,但都是人们做不到的。”但看了余世维的演讲后我不再这样认为,这部片子的内容有广度更有深度。

118547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