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完美的世界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电影完美的世界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完美的世界观后感1
——如果你觉得这世界快乐,它就是天堂;如果你觉得这世界痛苦,那就是地狱。
他看似冷酷无情,却最看不得小小孩童遭受大人斥责痛打;他看似桀骜不驯,却最富柔情侠骨,哄得那小小男孩以为他是父亲他是童话,又恨又爱又舍不得;他看似亡命天涯,却偏偏潇洒来回一身轻,带着小小男孩如同在郊游,兜风玩耍描绘梦想;他看似作恶多端,一生中却只杀过两个人,一个是伤害他母亲的那个人,另一个,是企图伤害男孩的那个人。他因母亲而受难,从此走上流离不归路;他因回归而丧命,从此望断天涯路。哦,我忘记说,他的童年就是那小小男孩,而那小小男孩又成了他的回归。
不过他与他之间,一个是逃犯,一个是人质。
不过人生就是一个洞,可能在最初可能在最后,总之最后依旧是宿命的原点。从一开始,我便知道了这结束,所以明明不现实却好希望这一路行进,永远不要有结束。
偏偏,他从一开始就教会了男孩摇摇晃晃举起枪,最后便是在摇摇又惴惴中,“砰”的一声打碎了所有一切。那时他只是流血,并没有死,但是他却比死还要难受。轮到他捂着伤口晃晃摇摇地跑,他要追上那因害怕而哭泣着的男孩,他要追上他的童年,他要忏悔他要救赎,他要告诉那男孩他无意杀人,他告诉他,这一生中,他只杀过两个人,一个为他母亲一个为他。
结束依旧要来,尽管我捂着眼睛不想看,只是在手指的夹缝中,我依稀见到了光,也见到了眼泪。如果这人生就是天堂,为何短暂的如此不堪;而如果这人生就是地狱,为何又漫长的这样死寂。
我已经分不清他和他,或许本身就是一个人,一个是现在,一个是过去,只是将来在哪里?或许如他开车时所说,我们坐在梦想时空机里,车前是未来,车后是过去,把着方向盘的车内,便是此时。只是有些梦碎了,有些梦醒了,而有些梦忘记了。
这次他被真正地打中了,洞眼开始一片惨白,之后血便汩汩地涌出。他只是想要掏出那张阿拉斯加的照片给男孩,那是当他童年时他的父亲寄给他的希望之光。
男孩抱着他哭,如同失去了父亲。
男孩本没有父亲,和寡居的母亲过着清寒的生活,不能顽皮不能过圣诞节不能和朋友们做游戏甚至没有坐过摩天轮吃过棉花糖。他在前往阿拉斯加的路上对男孩说你要列张表,把想做的事情都列上去。他说我保证送你回家,他说我发誓。
我并不喜好看典型的美国片,譬如足球、篮球、西部牛仔等等,甚至到现在一直没有看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耀眼的《百万英镑宝贝》。这部片子1993出品,据说结合了公路片、盗匪片以及西部牛仔片,所以有人看出了经济,有人看出了政治,很多人看出了美国精神,而我只是想到了这部电影的名字。
他塞给男孩的钱被直升飞机的气流一吹,从男孩撕破了的小精灵戏服里漏出来,散落在天空,飘到了草地,也轻轻划过他的脸。他使劲望,却已经望断了天涯的路,但此时,他终于做到了他答应男孩的事情,他终于可以解脱。
多么完美的一个世界。
电影完美的世界观后感2
白得刺眼的日光下,男主布奇枕着臂弯躺在广袤无垠的草地上,四周微风轻拂,钞票被卷起撒落一地,耳边是一片寂静,只有秃鹰的叫声凄厉地盘旋在头顶。电影开篇犹如梦境一般的场景很容易就将观众引向那个导演精心布置的情境中去,让我们不禁对这个所谓的完美世界充满了期待。
可以说,导演很准确地拿捏了观众的口味,将一个饱经沧桑的大叔和一个呆萌乖巧的正太组合在一起,激起了观影者观影的兴趣。再加上在另一位性格暴戾自私残忍的越狱同伙的助攻下,二者的关系早已不是单纯的罪犯和被劫持的人质这样冷冰冰的关系了,而是渐渐变成了同仇敌忾的友好拍档或者说是旅伴,并且一同踏上了追寻完美世界的旅程。
逃犯布奇和小男孩菲利普之间诸多的相似遭遇使得二人产生了同病相怜之感,尤其是布奇,他一直想方设法地为小男孩去建造那个他曾经幻想过却不曾拥有的美好童年。小精灵服饰、不给糖就捣蛋的万圣节游戏以及孩子应得的理解与尊重,布奇都费劲心力地去达成。都说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也正因如此,这样一个尽管沾满鲜血却细心体贴、充满父爱的形象让人实在讨厌不起来。尤其是那一句“我只杀过两个人,一个是伤害了我妈妈的.人,一个是想伤害你的人”更是戳中了观众内心的柔软之处,让人会不知不觉原谅了布奇所做的一切逾越了法律秩序的事。
其实,布奇敲破牢房铁窗的那一刻就已经标志着他对现有法律秩序的反叛与挣脱,他将过往的一切踩在脚下,试图去建立一个游离于法律之外不受秩序所束缚的乌托邦。与布奇一同出逃的同伴特里不同,特里逃出后仍是一个罪恶的人,布奇则是一个改过自新立志、重新做人并对未来有无限期许的人。然而他所憧憬建立的所谓完美世界并非任何一个叛离者都可胜任,影片所要讴歌的是那些在人性立场上的完美者。
在现行的秩序下,我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妥协接受法律制度的条条框框,却无形中做着一些尚未被明令禁止却有失道德与公平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去做这件事正是因为制度不会给我们惩罚。或许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一点,我们自认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由制度条令规范的完美世界实则并不完美。
那么所谓的完美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呢?我想影片结尾很好的交代了这一点。中弹的布奇把我们对完美世界的幻想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美好被撕碎了摊在我们面前,小男孩在布奇临终前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童年愿望,却永远地失去了那个如同父亲一样照顾关怀了他一路的伙伴。散落在草地上的小精灵面具,被风卷起的美钞,轰鸣的直升机,躺在草地上流血的男人,结尾的一切都让人心痛得无法言说却又不得不心平气和地接受。
因而,我们需要知道,法律和制度只是庇佑我们的工具,它所构成的世界还有太多的缺陷与不完美,而这些不足正需要人性光辉的弥补,才能最终达成完美世界的构建。
电影完美的世界观后感3
一个小孩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宗教和母亲的束缚,不能参加万圣节派对,穿着喜爱的小鬼衣服和小朋友们一起欢天喜地。不能玩不给吃的就捣乱的游戏。有天家里突然闯入一位罪犯大叔,并很偶然地被大叔带在身上逃走了。
小孩子惊恐之余慢慢发现,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大叔。会很好的跟自己相处,很真诚的和自己沟通,很享受的和自己一起玩。大叔问你喜欢做过车吗。小孩子菲利普说那当然。于是就被绑在了车的顶棚之上——哇哇哇,快点啊,布奇。quickly!布奇,再快一些。
另一个可恶的二逼罪犯失心疯一样打了菲利普,大叔就一枪轰烂了他的猪头。大叔布奇看不惯一切伤害到小孩子的行为,喜欢和小孩子做真正的朋友。
我一直在琢磨这是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他曾经遭受了成年人的不友好对待,也可能是因为他智商比较高,更能体会小孩子是什么样的存在。也有可能是他认为在经历了生存的考验以后的人不再单纯,并且富有攻击性,变得不再可爱了。但是第三种不太可能。
那个。这个世界的主脉是由具有智慧和力量的`成年人以绝对优势掌控的,小孩子初来乍到这个世界,除了一具肉身什么都没有。他没有给世界带来过一点伤害,是完全无辜,所以有人说每个初生的婴儿都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我也没有反对意见。但很遗憾的,有些伪成年人也收到了这份所承受不起的礼物,因为这份礼物是有灵魂的啊,有自己的感受,面对不顺会感觉到疼痛。所以有良知和智力的人会尽全力善待这么一个小生灵,让他们感到自己幸运一些,人生之路也顺利一点。布奇就是这么一个人。
令我诧异的地方在于这个小孩子身上的独特天赋。菲利普被二逼狂扇一巴掌倒在地上,却没哭;可以自己拿着枪,很勇敢;并俩陌生大汉带走却没表现出多少恐惧;收到了布奇的好意后,二人迅速相处融洽。所以在感慨布奇的人格光辉时,我也被这个小孩子的秉异天赋折服了。but,这难道是导演的疏忽乜。不管了。
我和你有很多共同点,菲利普。我们都长的很英俊,也都喜欢喝汽水,还都有着糟糕的老头子。——像我们这种人,菲利普。要学会自立,寻找专属于自己的命运,诸如此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