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北京爱情故事观后感(2)

关键词: 北京爱情故事观后感,北京爱情故事影评,北京爱情故事
泽璇0 分享 时间:

纵观国产电影这几年,古装片、大片正逐渐衰落,中小制作、现实题材逐渐走强,正是国人观影需求不断升级的体现。过去,我们喜欢宏大叙事、纵横捭阖上下五千年,以欣赏精致的画面和宏大场面为主,期间还不时夹杂着对不合理剧情、人物对白的哄笑;现在,我们更喜欢电影能熨帖到我们的情绪,呵护在现实中受伤的小心灵,于是无数文艺范、小清新、小励志的现实片逐步崛起了,当然,与此同时,无数边骂边赚钱、被观众命名以为”脑残片“的电影也粉墨登场了。但无论如何,电影对于国人的吸引力是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电影作为日常释放压力、找乐子的途径了。电影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下一步,我们是期待更多好电影问世。

伍迪艾伦的城市奏鸣曲系列让我们见证了城市电影的魅力。每一座城市都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笑媚众生,一个好的故事就是一个好的城市文化宣传片。以至于伦敦市长多次恳求伍迪艾伦以伦敦为题拍一部电影,并不会干涉他的任何剧情拍摄,以至于《午夜巴塞罗那》得以邀请到法国总统夫人布鲁尼亲自出演。而年轻的科波拉家族后代拍摄的处女座《迷失东京》也描述出一座城市、中西两种文化的暧昧不清。从城市电影的魅力来讲,《北爱》还未达到伍迪艾伦等国际导演所曾呈现的艺术级别和文化推广力。

电影北京爱情故事观后感4

我一般很少看电影,更别说电视剧的。但前段时间,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竟然连续用两个通宵,把39集之长的《北京爱情故事》看完。看完后一周,我每天都在问自己,该为它好好地写点什么,但苦于寒假期间对文学的荒废,丧失了太多的灵感与文学细胞,根本就找不到切入点,所以每天都苦恼着。说真的,自己都有点惊叹,究竟是其中的故事情节、爱情、还是音乐、亦或是艺术魅力,令我如此废寝忘食?乃至经久不忘。

今天是2月14日,都到情人节了,不能再给自己理由了,所以狠下功夫,赶鸭子上架,把自己的所感毫无头绪地一股脑倾巢而出。

《北爱》从情感的角度去分析的话,是一部很不错的情感大戏,戏中每一人物,都在烙上了爱情的印章,但每一个都不同,包罗万象。其中有安迪、疯子等富二代的爱情;石小猛、钟哥、沈冰等农村孩子的爱情胶着;更有着草坪乐队兄弟情感的交融与决裂;同样有着小三角色的悲剧,有着大药瓶子与林夏一样的父女恋;更有着小伍与吴狄一样的姐弟恋等等。

《北爱》更让人看清了爱情与物质享受之间力量的对决,虽然爱情在现实的面前撞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但还是以金钱物质的完败而告终。其中石小猛是这个社会中典型的凤凰男,对沈冰呵护有加,爱惜有余,但却在现实面前低了头,这是世上许多男人的通病,他害怕物质的匮乏会让女人离开他,可他永远不懂的是,女人对爱的忠贞可以超越男人的想象。而后来他对疯子,疯子父亲以及林夏的所作所为已经到达了让人发指的程度,内心的阴暗面,让此人变得如此面目狰狞。紫曦为了自己对物质的追求,心中的花店梦想,弃爱自己的吴狄不顾,而投入富二代安迪的金钱怀抱,最后落得人财两空。其中还有小伍的爱情格言“爱情以互惠为原则”,从而谋杀了一个对她至死不渝的爱情男吴威的.美好爱情,当吴威为了达到小伍的爱情标准,疯狂地赚钱,最后得了脑癌,把一种原本令人羡慕的鸳鸯就这样在除夕之夜阴阳两隔。

《北爱》就像一个大熔炉,把爱情、友情、亲情、商情等融入到一个“既没有那么冷冰冰,也没有那么热腾腾”的城市,把爱情放在尔虞我诈的商场间去拷问,把爱情放到了伦理道德上去煅烧,把爱情放到了精神与物质上去对决。

《北爱》更让人能去理智地对待爱情,爱情与情感是非卖品,正如沈冰在离开小猛,接受疯子时说:“钱能买到的东西留也留不住,买不到的东西拿也拿不走。”是如此地令人刻骨铭心,沈冰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时好时坏的神经,难道不是对情感难以割舍的例证吗?

《北爱》让人明白,这世上有些人爱的隐忍,如吴狄;有些人爱的疯狂,如林夏;有些人爱的包容,如吴魏;有些人爱的自私,如杨紫曦;有些人爱的软弱,如石小猛;有些人爱的坚强,如沈冰。而对疯子来说,这场轰轰烈烈发乎情,却不能止乎礼的爱,是他生命的重生。

《北爱》的艺术特色也很多,很注重一些细节的刻画与转折,虽然我不止一次地问,石小猛的转变太不可思议,但回顾细节,不难发现原本可爱的石小猛也是在商业的尔虞我诈与利用,金钱的诱惑下逐渐歪曲的,其中不乏像口头把石小猛当“亲弟弟”的胡总的阴险狡诈,也有与石小猛境遇相同被石小猛踩下去的东哥,同样有疯子他爹及梁总等商人等丑恶的嘴脸都亦步亦趋地把石小猛一个原本优秀的凤凰男推向悬崖。

其次《北爱》的人物个性鲜明,强烈的对比色彩,也不错,名字谐音也很有意味,比如程峰(疯子)正是对爱情的执着与疯狂,吴威谐音(无畏),吴狄谐音无敌,都与其个性与爱情观极为吻合。

结尾时钟一分一秒地过,时间滴答滴答过,岁月逐渐流失,在这座既没想象中的那么冷,也没那么热的首都——北京,是所有都市与社会的缩影,而画面最终定格在秒针上的数字,沈冰有没有醒,具有很好的想象余地与艺术效果,让我们一起去猜想吧。我猜想最后沈冰醒了,你觉得呢?

电影北京爱情故事观后感5

献给所有曾经逝去、正在拥有、即将发生却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爱情……

北京爱情故事,讲的主要不是北京,也不是爱情,而是爱情里的事故。五段感情,十个人,演绎了从少年时期的青涩美好到迟暮之年的依依不舍。从两小无猜到老来相伴的过程总是这样的不完美不精致,没有海枯石烂,可凑凑合合噙着泪水微笑着过完这一生,才发现最温暖最珍爱的还是那个相扶到老的伴儿而已。

我最喜欢的是王学兵跟余男的这一段。男人花天酒地,女人一忍再忍。只是,再包容的女人也有暴走的时候。男人究竟是出于不爱才走去边缘地带,还是没缘由得无法控制玩乐的人生,我始终无法理解。而当女人忍无可忍提出离婚时,我竟开始同情崩溃了的男人。他说,就算我跟别的女人再怎么样,我也从来没想过离开她。那么,你到底是爱还是不爱?

整部影片,唯一感动我快到泪点的,是斯利高娃大妈躺在床上,她的老伴紧握着她的手不依不舍不忍心,小伙伴们唱起了送别之歌。像他们那样一辈子的爱情,是在这样速食的当下时代最喧嚣却也最缺乏的东西。

爱情这东西,游走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最终谁都说不上它还剩下多少,是依赖多点还是感情多点?一对夫妻的漫漫婚姻路很长,长的几乎看不见转弯看不见悬崖看不到尽头,这一路走来的相扶相持相互依靠,磕磕绊绊纠缠不清,但最后还是无法分开。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那一份对爱情的坚持,和对彼此的信任吧。

爱,是恒久忍耐。


119260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