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们观后感600字(2)
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对! 各位家长,孩子喜欢什么就让她去发展,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不是天天考试考第一就是最棒的。导演告诉我们,行行成状元。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600字五
人就是这样喜欢回忆、喜好后悔、钟爱缅怀、妄想重来,因为在那个本该热烈、肆意、珍惜、飞扬的岁月里选择了安逸、安静、平淡和胆怯,所以等到了一定忧郁的年纪时连梦里都在祈求时光倒退,好让自己去拯救当初那个懵懂、懦弱、无知、卑微、狭隘的自己。而看过《最好的我们》这部励志的青春剧之后,我更是对耿耿和余淮那段高中岁月充满了向往、迷恋和期待,因为那一段青涩、激昂、错过、失意、悲欢的日子是如此真实,真切到我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剧中还是在戏外,我只知道自己心里苦苦的、胸腔闷闷的、鼻子酸酸的,情绪郁郁的。
耿耿多么可爱、活泼、乐观和开朗啊,一出场的时候她就被卡在了铁门里,那一副呆萌、逗趣、好笑、好玩的样子不仅让余淮心头软软的,也让我觉得手心发痒、心尖发颤、我甚至恨不得穿透电视屏幕去摸摸她那蓬松柔顺的头发,然后和善开朗的和她正式打个招呼。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打击,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和考验,耿耿总是可以一直勇敢的微笑着,然后努力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也告诉伙伴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这样勇敢无畏、自强自信的模样简直可心到了极点,这也难怪大家会喜欢上她甜甜的酒窝。
耿耿也是一个有兴趣爱好的姑娘,她钟爱摄影,所以可以至始至终把这个技能坚持下来,然后发展为自己的梦想。耿耿更是一个专一、可靠、执着、深情、守诺的好女孩,所以她才会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等了余淮十年,试问一个女孩能有几个十年可耗费呢?总之耿耿就是一个有梦想、有志气、有骨气、有傲气、有胸襟、有主见的高贵女孩,她的青春让人悸动,她的故事让人感动,她的成长让人心动,但愿她可以启发和感染更多人。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600字六
最近在追一部剧《最好的我们》,觉得它能产生一种共鸣,起码我是深有感触的。剧中的余淮身上有某人的影子,让我回想起了他。曾经年少时代的我们,和剧中的主人公有些相似,那时的我虽不是典型的学渣,但数学是死穴,大题基本没思路,而同桌的他是个学霸,先嫌弃我笨然后再给我讲题,有时把我惹火了,就冷不丁的和他说话,他会沉默一会儿,我心里开始自责,坐着瞎想,可他又拿起书,不厌其烦的讲数学题,讲完后自然和好如初了。和余淮比较,他俩很相似,特别毒舌,常常被他损的体无完肤,但损完后,又换了个人似的,给我零食吃,这就是打个巴掌再给块糖?
有次我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没心思做题,他看出了我的情绪,递过MP4让我听 ,至今清楚地记得听了两首歌,《青苹果乐园》和《坚强女人心》。他那时的偶像是小虎队,以至于现在一听到小虎队的歌曲就会联想到他。第二首是《武十郎》的主题曲,当时我们一起追那部剧来,讨论剧情,武打动作,讲大结局。班级娱乐表演我唱了这首歌。
中学时代我们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我虽然理科不如他,曾写了篇两千字的文章参加全市作文竞赛,但无音讯了。文章另外复印了三份,自己留着,外地的闺蜜和他各一份,题目是 《结束了错误的奔跑》,有的朋友说有点深奥,我留的那份搬家时已遗失了,略有遗憾。他手上的不知还保存着不,文章里提到过他 ,给他时他就随手放在桌子上,继续做题,看了真让人不爽,不过他就那样,习惯就好。后来的我们仍然好友般的相处,有段时间,我常常放学后找他,但不和他说话,他开口了,让我没事不要找他,说会很尴尬的,说如果有事,会尽力帮我的。有时偶遇了,便闲聊几句,但偶然间听到别人在议论我俩,我思绪万千。后来听到有人指着我问他,是你对象?从那以后我们疏远了,我不想解释什么,他也一样,觉得清者自清。在校遇到,我们沉默不语,仿佛陌生人。上学路上碰到,我们很自然地聊起最近的学习情况,但谁也没提别人误会我俩的那件事。
青春期的我们,对友情和爱情的界限很模糊,也想过自己对他是友情呢还是掺杂一丝喜欢呢?也像剧中的耿耿一样,猜测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那年我没开口问他,因为一直知道他念念不忘小学时初恋, 但他却不知道我喜欢和他坐同桌这件事。在纠结了一段时间后,我还是决定好好学习,不去想这个问题了,但我也清楚,发生了绯闻事件后我们无法再继续做朋友了,是我的刻意疏远,才导致我们渐行渐远了。 中考结束后,他考上了汾中,我选择了师范,便再无交集。前几年听他哥们说他在医科大学,我先是惊讶,但想想很符合他的性格特点所选择的学校。愿他一切安好。
最后想起小说中的几句话 :最好的我们,最坏的我们 。回忆是时光里 带着温暖的余悸。 最好忘了吧 最坏不过是关上这世界的门 。 伸出了双手 拥抱当时的我们。最好忘了吧 最坏不过是关上这世界的门 。 伸出了双手 ,却不再会有我们。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600字七
在等《这么多年》出书的时候听说了二熊的《最好的我们》要被改编成网剧,特别期待。之前看过的《匆匆那年》的网剧,虽然觉得不如原小说,但是整体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可是这次的网剧就让我有点失望了,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吧。好的地方就不想说了,因为太多人说过。我不是一个喜欢写剧评的人,但是《最好的我们》是振华三部曲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部,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纪念一下。
谭松韵和刘昊然的cp感还是不错的,演技也没什么问题,我不喜欢的就是编剧对于你小说的改编,对于我这个喜欢原著的人来说,还是有点难以接受。最直接的就是很多经典语句的丧失。第一集里我最伤心的就是那句“我就是耿耿”没有了。当时书里面对这句话的旁白我就觉得特别贴切,人这一生能有几个机会用“我就是____”的句式来介绍自己呢?结果说没就没了……还有最开始的初见,总觉得太过刻意太过狗血了。而后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矛(狗)盾(血)冲(情)突(节)也就不再(吐)说(槽)了。
我主要想说的其实是这部剧的人设,这个是让我最为失望的地方。可以理解加入路星河一个角色是为了戏剧冲突,然而我只是想看男女主角之间单纯的相处。如果说这是还能原谅的一点的话,那么余淮和耿耿的变化才是最让我接受不了的。
余淮他只是一个聪明点的很普通的男生,长得没有那么帅,有点小黑,会打篮球,很有人缘,这样的男生是在我们的初中高中里都会遇到的人。他善良,但没有那么热心,在最初当耿耿说自己考得差时,他也没有主动提出帮助,而是告诉她:会习惯的。而耿耿,也不是剧里面描述的那样的差生,她有烦恼,但不是忧郁的;她虽然有时接受余淮的帮助,但她是在自己努力着的。他们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最开始只是很普通的同学和同桌,只有那么一点点情愫的,而余淮当时也是不知不觉的。他们只是一对普通的男生女生。
这样的人设才是我们喜欢《最好的我们》的理由,它是描写了千千万万个我们这样的普通女生的青春,还有那些曾经喜欢过自己同桌的女生:我们都是耿耿,但我们没有余淮。我们只是期望生活中能有一个余淮这样的男生,而不是妄想一个刘昊然这样的男生在身边。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记忆,没有那么多的狗血,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学习上的,只是某些穿插的瞬间,某些片段,是美好且饱满的。
其他的,诸如洛枳并不是一个很美丽的学姐,也不是面带温暖笑容,为人开朗,非常热心的学姐;朱瑶也不是那个做事无脑,尖酸刻薄的人,她只是个带点尖子生的小骄傲,并且有点自私的女生,她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不会是网剧里呈现出来的状态;而老师们,我也不相信重点中学的老师是这样蛮横无理,精力旺盛,还辱骂学生,完全不像我遇到过的任何老师。也许这是编剧和导演的青春记忆,然而它却不是我心里的耿耿余淮。
最好的我们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