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还做母子观后感
观后感,观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感”要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努力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下辈子还做母子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下辈子还做母子观后感1
就在几天前,我到电影院看了一部催人泪下、感人致深的电影——《下辈子还做母子》。
剧中讲述了一个身患绝症却意志坚强的小孩小迪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在他短短20__年的生命之旅中,与病魔顽强斗争,并在学习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小迪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与他的父母对他的深切关爱、悉心照顾分不开的。是他的父母,为他鼓起生活的风帆。
特别是小迪的母亲,为了有钱给小迪治病,她不惜劳苦,去送花、去做家教;为了给小迪留下一线生机,她不惜四处奔波,寻觅良方;为了小迪生命的安全,她不惜以身范险,为小迪试药。是她,给了小迪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是她,塑造了一个人残志坚的孩子。小迪的母亲是多么伟大!
世界上有种种情感,可有哪种情感能与比天高,比海阔的亲情相提并论,亲情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感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人的诗句中体现出了深深的母爱;而朱自清的《背影》中则使我感到了父爱的伟大。
小主人公是不幸的,可恶的病魔夺走了他幼小的生命;他又是幸运的,他拥有爱他的父母,他的生命多姿多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父母的关怀。
父、母爱是伟大的,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能够的到父母的关心爱护而感到欣喜,也应该寻求着如何去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而有一部分人却不懂得去享受这份爱,更不用说回报了。他们和小迪比起来算什么呢?小迪只有区区20__年的生命,却比那些活得比他更长却不懂得珍惜的人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在死前,他的愿望是什么?朋友,你想到了吗?活到60岁,这便是他——一个11岁少年的——遗愿。他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自己可以活的更久,而是为了回报自己的父亲,自己的母亲。小迪,一个多么伟大的孩子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我们就接受着父母的关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是父母辛劳的汗水将我们抚育成人。谁是最可爱的人?除了我们的父母,还能有谁呢?
下辈子还做母子观后感2
“来世我们还做母子!”这是电影中一位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母亲所说的话,这部电影讲述了这位母亲如何帮助身患绝症、只有短暂生命的孩子——小迪认识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故事。
身患绝症的儿童——小迪的生命非常短暂,虽然,同龄病人的死亡和病魔的折磨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肉体压力,但他的父母却给他带来了极大地鼓励和超出常人快乐,致使小迪坚定了努力活下去的信心。虽然,他曾因失去信心把药藏起来拒绝化疗,但母亲不顾辐射地伤害毅然陪伴小迪走进化疗室,母爱感动了他,使他继续接受治疗??
“孩子是我的命!他活着的时间可能很短,但我们会让他活得更有价值!”这句话细细品味,里面包含着多少母爱啊!从小迪母亲那双原本明亮的大眼睛流露出忧虑、期望、呆滞的目光里,我一下子读懂了:为什么爸爸妈妈平时将好吃好穿的都留给了我,为什么不管夏日炎炎和寒风刺骨,他们毫无怨言地接送我上下学,为什么他们总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叮嘱我,为什么为我能写好一篇作文而带我到实地观察,为什么??其实,父爱母爱就在我身边!
“活着,真好!”这是小迪临死前说的话,这句话震撼了我。我总以为自己活得不自由:没完没了的上学,没完没了的作业,没完没了的受教。当我在抱怨的时候,我忘了,忘了不用为自己下一刻是否还活着而担忧,我们有了生命,身强力壮可以自由地玩耍,可以随心所欲地学习。相比之下,我们的健康却只是不健康人的梦想,活着的人,却何时真正好好珍惜过生命,体味到生命的可贵!
电影里,小迪说过一句话:“我不能让人小瞧我!”生活中的我呢?!
下辈子还做母子观后感3
我和妈妈热泪盈眶,眼泪像止不住的流水。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下辈子还做母子》的电影。这部影片非常感人,这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上说了小迪得了恶性淋巴瘤,医生说他只能活2-3年了,小迪在这短暂的几年里,坚持做治疗,他忍着正常人无法忍的痛苦和病魔做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小迪还坚持学习。有一次,学校里大扫除。老师叫他休息,他不肯,还罚自己站,说是要弥补昨天给同学抄答案。他还努力争“三好学生”他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让我感动。
还有一次,他在医院里住院,正好市区举行了游览太空城的感想征文比赛。他一定要参加,因为他不然别人笑看自己。有上进心的小迪还做航模,小迪他还说:“我的生命已经比别人短了,我应该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了,争取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们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谁活的有质量,有价值。
看了这本电影,让我明白了生命是最可贵的,时间过去就回不来了。我要向小迪学习珍惜时间,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要和时间赛跑,我要做时间的主人。
下辈子还做母子观后感4
“人不能选择生死,但可以选择生活的质量,生活要有意义”,这是影片《下辈子还做母子》中江小笛的妈妈用来激励儿子的话,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5岁就身患绝症的孩子在___激励下与疾病抗争了11年,看到他从任性娇惯到遇事就惊慌失措的病患儿,成长为为了班级荣誉惩罚自己,为了理想鞭策自己,为了自食其力锻炼自己的好少年,我感动极了,也佩服极了。就像妈妈说的:他不只创造了医学上的生存奇迹,更创造了自强者的`奋斗奇迹。爸爸妈妈都希望我能向江小笛一样做个生活的强者,做到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为了给我做榜样,爸爸妈妈还说他们也要向江小笛的父母一样永不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