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的电影观后感7篇
《夜袭》是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抗战题材电影。影片由安澜执导,王挺、刘天佐、贺丹丹主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夜袭的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夜袭的电影观后感1
看了这一部抗日影片,我感慨万千。我被中国军人的勇敢和魄力所激动,为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所感到愤怒。
看着镜头里一架架战机在八路军头上呼啸,一颗颗万恶的子弹射向战士们的胸膛。瞬时间,山口一带浓烟四起,弹片飞溅,血肉横飞,成了一片火海。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地上到处可见尸体。当然,还有许多无辜的老百姓也死在了如狼似虎的小鬼子枪口下。
说起日本侵略者残害百姓我就气愤。日本人找不到陈团长等人,就拿村子里的老百姓出气。当影片放映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手里握着一根滚烫的木棍时,有很多同学的眼里闪起了泪花。
也许那仅一个加强排实力的敢死队,队员们可能在冲锋前就已经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们想的是要击退侵略者,维护祖国和平。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非属赵大力不可。他为了不让日军战斗机升空,勇敢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引燃身上所有的手榴弹。当前方那架战斗机急驰过来时,听见一连的响声,赵大力与敌人同归于尽了!半分钟前他还在说:“团长,三架了!”我们无不热血沸腾,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呼喊声。
那么多战士都是为了祖国和平牺牲的!他们呼喊的是:“和平!和平!”
值此清明时节,我们将深深缅怀为祖国和平安宁牺牲的英烈们,向他们致敬!
夜袭的电影观后感2
中华文明从数千年前传到今天,依然生生不息;中华民族精神在炎黄子孙身上世代相传,历风雨愈多而弥坚。斯皆以英雄在!英雄,生死荣辱,全系于祖国。
君不见,英雄举手若电,从者如云。英雄一起,扬涛起浪。
江山北望,晴空万里,及英雄所至,风起云涌。夜色重而探敌,月光清而夜袭。铁血丹心,血战百回保国土。岂不英雄哉!
忆往昔,英雄如云。
君不见,宋末之际,鲲鲸喷荡,山河飘零。江山如此,方来还有英杰。丹心起,力挽狂澜,追溯急流,文天祥是为首也。然节节败退,只有丹心难灭,仍不失其英雄本色。
国破之际,又有少年英雄夏完淳,执钢枪,挥斥方遒,往来扬尘。十七岁而成南冠客,泪别山河泣血盈杯,犹思毅魄再归来,当空看灵旗。英雄也!生于乱世,死国于乱世。英雄,,生而为国!
再观时局动荡之际,风云聚会,潜龙惊天,飞腾六合,换转乾坤。大败洋枪队于清浦,射杀其头目于慈溪,又再杀法国常捷军之首脑。斯何雄哉!一振国风!一醒苍生!一惊世人!一扫妖氛!龙腾之际,义正严词谢卖国,一书又醒国人!噫吁唏,生而为国,千秋英雄伟!
重溯秦末之际,民不聊生,寒灰葬于三泉,苍生嗥哭,野魂游于阖闾。此当际,陈胜登临而高呼,从者众如云,乃攻秦城,掠秦地,救国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其势如破竹,席卷六合。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英雄也,生而为国!
男儿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此英雄也!精忠报国,或为国捐躯,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斯英雄也!以国家兴亡为丈夫之责,保家卫国,之英雄也!以天下为己任,心系苍生,或为国而起,或为国而死,亦英雄也!
爱国、效国、卫国、救国,真英雄本色也!故此民族精神得以世代相传而似活水生生不息,英雄所兴也!
夫英雄者,生而为国!
夜袭的电影观后感3
1937年,八路军769团奉命前往玉门关,途中发现一个日本机场,最后,769团打掉了这个机场,为沂口战争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看了这部电影,有一段最使我感到惊心动魄:三营攻击机场时,一架“零”式战斗机想溜之大吉,营长赵大力面无惧色地站在那架起跑的飞机面前,兴奋地转过身,对陈锡联说:“团长,已经三架了。”说完便拉开了引线,接着便是“轰”的一声巨响,巨大的爆炸力把那架“零”式战斗机炸成了碎片……
看了这段,让我深深地想到那个血肉横飞、狼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华夏最危险的时候,因为有了舍生忘死的,对中华民族一片忠心的英雄,才会有了现在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因为有了英雄,我们灿烂的文化没有消失;因为有了英雄,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仍然屹立;因为有了英雄,才有了华夏的永生!
英雄,一个多么响亮的词语,我坚定地相信英雄的光芒会永远照亮着我们的家园—中国。
但是,现在有不少人不珍惜革命先辈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生活,如果让他回到那“团长都吃不上米饭的时候”,那会怎样,如果让他亲身经历八年抗战,那又会这样?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英雄,牢记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夜袭的电影观后感4
《夜袭》是一部战争片,描述了八路军129师769团偷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经过。
1937年10月129师769团奉命前往雁门关打响,可在他们预备上火车时,来了一支预备前往忻口的___队伍截下了这辆火车,他们那目中无人、气势嚣张的样貌真叫人生气。最后陈锡联把这趟火车让给了___军队。预备步行前往雁门关,在那里遇上了郭记者,在雁门关的途中发现了阳明堡机场,在一个夜晚把它炸毁了
129师769团的成员个个都很朴实,他们固然普通话都说不标准有很浓重的乡音,常说一些不文雅的话,但是着更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心更加贴近。影片中有一个士兵,大家都叫他姑娘,姑娘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问郭记者什么是情信。正是由于这句话让我感觉这位士兵像一个天真天真的小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