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电影观后感(2)
如果非要做简单的概括(虽然知道王家卫的电影是不能像某财神一样非黑即白一分为二那样概括的),一代宗师=卧虎藏龙+花样年华。整部电影中我无数次穿越到卧虎藏龙和花样年华的场景中。
王家卫的电影最不用操心的应该就是画面了。教科书级别的镜头,每一个都可以直接截图下来当桌面的那种。《一代宗师》不是讲叶问,而是那个年代的武林格局和武林人的精气神。之前戛纳播的片段在正片中只出现了一小段,就连预告片里的也有好多镜头没在。
叶问和宫二的第一场打戏很绝,如此细致的武打镜头真的是可以瞬间飞去东京巴黎米兰纽约让路人甲闭嘴惊艳了。张晋和章子怡在火车站的那场打戏在我心中甚至可以跟《卧虎藏龙》竹林那场相媲美。
一代宗师电影观后感4
《一代宗师》上映了,这部让我们邓肯这么久的电影终于要和我们见面了,我好不容易弄到了张首映的票,准备认真观看,因为是王家卫导演的作品,所以我从来不会担心影片的质量。
王家卫导演的电影 ,很少有高潮,但是本片一上来就让梁朝伟激情了一把,一下就激起了观众们的兴趣。纵观整部电影的剧情,看上去貌似个个都是一代宗师,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叶问。马三功夫高超,但是个悲剧人物;宫2有绝招,尽管她记住的是意不是形,但结局让人伤感 ;张震似乎永远是个好勇斗狠之徒,受过重伤,但后来有了徒弟。叶问,最终赢的人还是你。
电影除了演员导演剧情之外,拍出来的画面也非常重要,毕竟这是最直接的直接冲击:还记得那根被劈断的竹竿吗?还记得像诗一样的打斗吗?不得不说本片的摄影和美术功力很高,不夸张的说是教科书级别的。能让画面变成语言的人并不多,印象里只有国师。
我最担心的打戏,虽然有8爷在,影片的效果来说,打得很飘逸,力量和唯美兼而有之,凶猛而不血腥,干脆而不失写意,要知道这些都是硬桥硬马的功夫,并非武侠片。加上刻意的慢镜,还有恰到好处的配乐,想要对这片的剪辑说一声I服了YOU.对这三个练习了N年的主演来说,梁同学厚重不失细腻,尽管在电影里他输给章子怡的绝招;子怡,打得很阴柔,在火车站和马三的PK中,从我内心来说,她打得是最漂亮的。张震一下就把小沈阳打成了_IAO SHEN YANG,他的钢猛对得起那个冠军。
本片的台词,不能说句句经典,但是很到位,王家卫导演的台词是需要仔细琢磨的,但如果太刻意,会失色不少。《一代宗师》是一部你值得看的电影。
一代宗师电影观后感5
电影里有许多格言似的台词。其中笔墨最重的是有关面子与里子的话题:“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我觉得可以说是时势,但也可以说是天生个性使然。
性格圆通的人,凡事多虑,行动起来也谨慎。向上走一步左右逢源,成为面子,向下走一步就是举步维艰,成为窝囊废物。性格尖锐些的人,考虑得片面,但行动起来没那么多牵绊,向前一步可以成为英雄,退后一步是便是偏执狂,成了所谓的里子。从古至今,有几人能内外兼得,既当面子又作里子,既宽广又尖锐?但不管是里子还是面子,其共通之处是似水流过的年华,挡不住的寂寞,还有对整个生命过程固有的留恋。
宫二孤傲得热烈。 她的眼里, 学武的目的是替天行道。所以当父亲被徒弟马三杀害了以后,她要报父仇,不为其它,只因这是天道。这样尖锐的人的心里装不下苟且偷生。 她是宁折不弯的殉道者。如飞蛾扑火般,不计后果。这样的英雄般的气概另那些父亲的拜把兄弟也汗颜。但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她如焰火般喷发后,很快陨落了。守天道到最后,否定的是人欲,缺了人欲,最后只能与日月相守。
宫二信奉的是存天理灭人欲,要是思想活络,找个借口就可以嫁人去了,何必孤苦一生。但也正是这种执拗,才能与那么美丽的一段情感相守一世。而且越是压抑的情感越炙烈,她对叶问的思念,几乎成了她后来活着的信仰。粤剧或京剧的咿呀转折像是时间的凝固剂,无限循环播放着爱恨情仇的永恒主题。宫二沉浸在其中的时候,让人感受到对生命的无限留恋。
如果宫二是阳,叶问就是阴。他的性格圆通到平凡, 行云流水般在尘世里起伏,宠辱不惊。大概早年衣食无忧的生活使他更安心于随波逐流。练武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消遣,他没有什么大的野心。相对于宫宝森要造时势野心,叶问的无为之为,显得有些婆婆妈妈。日本人来了, 他安于贫穷,看电影的时候你甚至有点儿着急,要是按一般电影的套路,他该出去济富劫贫才算英雄好汉。他遵循的是典型传统套路。时势不济,咱藏着,等侯合适时机再出山。无为之为,看着窝囊,却深远流长。虽然偏是这样不争的性格最终让他成了一代宗师,可是不管身边有多热闹,人最终需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孤单。每当他沉浸在升起的烟雾里时,你感觉到的也是对生命过程的留恋。想起妻子,孩子或是知己。
正是这样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走在街上做告别的时候,抬头望天,看见街道两边店铺的匾额慢慢掠过。那样的心情只有无限留恋彼此的恋人之间才能体会。面子如何,里子又如何?又有什么对错分别?
在一个看起来有些老套的江湖故事后面,电影里隐含着对生命过程的一种感慨和对所谓面子里子的一种反思。这个是电影的高明之处。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电影里的江湖的.故事比较俗套。宫老爷子是伟光正的形象,马三是十足的恶人。看过许多为父报仇,铲除江湖败类的故事觉得这不新鲜。第二次看的时候,放下了一些对江湖故事的关注,反而觉出对叶问刻划的恰到好处。叶问不是兼济天下的人物,因为他有不争的性格。并不是导演美化了的人物。他成为面子是时势使然。
我的一位网友说:“我个人感觉整部电影是充斥着一种小人物在大时局面前的无力无奈,即便是叶问宫二等宗师也一样。在现代武器面前,曾经英雄气概的武功武林,一点点落寞消散,宫二无法接受和适应新的时代,选择留在过去;叶问和一线天等人,象压在巨石下的种子,虽百转千回仍然顽强的生存传承下去。”
这样的评论我十分赞同。在凡间, 面子与里子,是天性与时势使然, 并没有绝对的高低对错,这世界缺不了叶问那样的面子,不然传统没有办法传承,也缺不了宫二那样的里子,不然天道如何伸张。
武术精神的传承是绝对的吗? 宫二说: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多去了,凭什么宫家绝不得? 我觉得有道理。叶问师傅说有一口气点一盏灯,一条腰带一口气,这个显然是将传承放置于其它之上。我觉得也有道理。要是两方各执一理的话,必然谁也说服不了谁, 两方面共存了这个世界才完整。
一代宗师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 霍元甲观后感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