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优秀观后感
《天才少女》是由美国福斯探照灯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马克·韦布执导,克里斯·埃文斯、麦肯娜·格瑞丝、珍妮·斯蕾特、琳赛·邓肯等联合主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天才少女优秀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天才少女优秀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部令我感触很深的电影——《天才少女》。
一位从小就天资聪颖的小女孩——玛丽,从小就和舅舅生活在一起,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一天,舅舅把玛丽送到学校里,玛丽用她自己厉害的数学惊到了老师和同学。过了一段时间,玛丽的外婆来到舅舅家看望玛丽,并给了玛丽一个笔记本电脑,还说电脑里有许多高等数学题。外婆希望玛丽可以和自己一起生活,希望可以争夺到抚养权,把玛丽培养成数学家,来继续解出自己女儿未解完的数学题。舅舅不同意,认为玛丽还很小,应该活得像个孩子,并不是坐在各种公式前算来算去。就这样,舅舅和外婆为了她的抚养权而对付公堂。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玛丽最后被送到了寄养家庭。安稳了一段时间,外婆来到寄养家庭,教玛丽数学,还把玛丽的猫送走了。舅舅带着玛丽的母亲解出的题和玛丽的猫赶来了。玛丽被舅舅带走,舅舅也把玛丽母亲解出的所有东西交给外婆。外婆一直以为自己的女儿并没有解出,没想到在玛丽的舅舅这。她翻着纸,哭泣着,接下来的时间,她就要去证明这个东西,所以将玛丽交给了舅舅。这就是电影所讲的故事了。
每一个小孩都应该做自己年龄该做的事,不要因为他的天赋,家人就按照自己的.期望剥夺了属于孩子的生活。就是我们,学习也要按着节奏和成长的规律来,不能总想着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或者牺牲健康进行抢跑。人生的路要一步步走,不要为了所谓的优秀而急功近利,最后丢失去的可能比获得的更多。
天才少女优秀观后感2
这部电影引发了一个话题:如果我成为了电影中的天才少女,会选择作天才还是少女。虽然现实中像玛丽这样的天才少之又少,但是这种事情在现实中就没有这是存在吗?
引入该片的核心问题争夺抚养权,一个只想让天才侄女像个常人一样快乐成长的叔叔,一个只想让七年不见的外孙女继承自杀女儿而未完成的数学难题的外婆,两个人共同作用对少女的成长,其实像这种女孩子已经足以聪明到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了,那些大人所谓的孩子心智不成熟要为她做决定的'这种做法既可笑又自私。
看到这里,妈妈说了一句话:“为什么玛莉的妈妈不让外婆去抚养玛莉呢?”我没有说话,在我看完后细细回想电影的时候才回答了妈妈的疑问:电影中不只玛丽一个天才少女,她的母亲戴安也是个天才。可是,她却有一个教育机器式的母亲,从没带她看过橄榄球,扼杀了她的初恋,甚至让她对原本热爱的数学产生恨意,最终走向人生的尽头。对比戴安来看,玛丽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好舅舅,虽然她也爱数学,但是舅舅就算讨厌猫也让她养了自己的小猫,还常常带她出去玩,让她去普通学校,拥有快乐的童年。而她的外婆,连让她弹一下自己喜欢的钢琴都不允许,还送掉了她的小猫。我记得片中玛丽说,我喜欢外婆,但不想和她一起住,她有点命令,而艾瑞克,从我还没有表现是天才的时候他就喜欢我了。这句话对我触动很深,玛丽这句话充满了孩子气,却能清楚的认识到谁是真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电影中玛莉的外婆逼死了自己的女儿。戴安她其实能把千禧难题中的那道题给做出来,但是她没有。在电影结尾,玛莉的外婆从箱子里拿出戴安写的草稿上都有着泪水。其实戴安她很喜欢数学,但是她不是为了别人而喜欢数学,她自己喜欢数学。
对于天才,我们能做的只是引导,并非塑造。所以,孩子终归是孩子,就算他们有什么过人的天赋,也不能成为父母炫耀的资本,社会差别对待的理由。
天才少女优秀观后感3
我觉得每一个父母,甚至是每一个人最好都能看一看《天才少女》,因为它多少能给出一些答案: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你应该怎么做,以及一个人只要真的对孩子好爱孩子,那么这个抚养孩子的人是舅舅还是爸爸,有区别吗?
多说一句:我希望大家看完不要感概怎么别人那么幸运能生一个天才女孩,我家那个小朋友都五岁了笔还拿不好?那是因为人家有一个天才母亲,明白了吗?也不用感叹怎么自己就不是天才,这个世界上有天才,但是太少太少了,不用焦虑,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而已。
在现实中我所看到的很多父母,都像影片中女孩的祖母一样:爱成就大过于爱孩子。她们口口声声都在说自己爱孩子爱孩子,但是却从没有想要孩子们真正要是什么,需要是什么。前几天我还在微博看到一位母亲得意洋洋地谈她如何教育孩子:为了惩罚孩子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任务,她把自己6岁的孩子一个人关在家里,还让她自己做饭,然后其他人就去玩。我不知道她有没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一定要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任务?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事情,孩子成绩不好,没有考到父母满意的分数,就被父母羞辱惩罚。我知道他们会说“这不都是为了你好,只有取得高分以后才能找一份好工作赚很多钱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是的,这也许没错,但是父母有没有父母,也许这个孩子他就不想过上你说的这种幸福日子呢?他就是想做一个贫穷的人过着四海为家的日子呢?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想过这种日子,你还能一如既往地爱他,接受他的平凡吗?
很多人不能。哪怕那个祖母已经把自己的女儿害死了,逼得她自杀,她依旧觉得自己没错,还继续想要把她自私的欲望寄托到孙女身上,逼着孙女上各种培训补习班,想要让她名扬世界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能说是爱孩子吗?这是爱自己爱成就爱地位但绝不是爱孩子。
然而影片中也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一味地只在乎你的成就你的欲望而不管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最终你会得到什么:女儿自杀,自杀前还故意把自己能名扬世界的成就藏起来,嘱咐弟弟要等到母亲死了才发布,以此来报复母亲。你瞧,其实害人终究害己不是?哪怕你害的人是你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