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杀令电影观后感

关键词: 止杀令电影观后感,止杀令观后感,止杀令
泽璇0 分享 时间:

《止杀令》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由王坪执导,由赵有亮、涂们、李小冉、余少群、耿乐、中泉英雄、朴艺珍等人主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止杀令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止杀令电影观后感1

前些日子,欣赏了一部关于杀戮与和平的影片,影片中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为人处事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成吉思汗这个历史名人可谓妇孺皆知,那对于丘处机呢?我们大多数人听到丘处机这个名字,脑海里闪过的都是金庸《射雕英雄传》里那个规矩、义气的全真教掌教人。可那毕竟只是小说,并非历史长河中真正的丘处机。现在,让我们随着《止杀令》的镜头了解历史中的丘处机,了解他的上善若水,了解他的柔弱不争,了解他的'济世安贫。

给我印象深刻的第一幕是丘处机文登求雨。成吉思汗派人请丘处机出山,丘处机却心系文登百姓,无法随使者直接去面见成吉思汗,于是他便向天求雨。画面中烈日炎炎下丘处机处之泰然,在坐等许久之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风气风落间天降大雨,这雨落在众人手里是水,落在丘处机手里却是血。是啊!这雨多么的来之不易,这是丘处机用自己的心血感动了上天才换来的雨水哪!此时,我们不禁想到了历史上那些为人民鞠躬尽瘁也在所不惜,拥有大无畏精神的英雄。看着镜头里丘处机费尽心思求来的雨,我们不由得自省自己的自私。我们中国人素来讲究心怀天下,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中国人退不了不少,不必说心怀天下了,就单是生活中的乐于助人也有许多人做不到。

影片中的第二幕,便是丘处机历经艰难万苦面见成吉思汗。长途跋涉本就不易,对于一位年迈的老人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影片中的镜头从春花秋月到枯藤老树,到大漠孤烟,再到银装素裹,最后才抵达蒙古包成群的成吉思汗军队的驻扎地。尽管一路走来,什么苦都吃尽了,但丘处机对于一路几度的垂死挣扎却丝毫未提,反倒说一路风景独好这样的报喜不报忧,我想,只有伸张大义之人才会如此。生活中的我们亦该如此,不是你非得要向别人道出你所受的苦有多少才能凸显你的伟大,做人就应该低调,应该学着任劳任怨。

突显主题的第三幕是丘处机劝成吉思汗止杀。起初成吉思汗为了自己的霸业是不愿听阻的,丘处机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冒犯的罪名以及被砍头的可能在成吉思汗的帐外大言杀戮的坏处,并说自己阻止不了战争就只能离开成吉思汗独自生活了。成吉思汗倒也是位明事理的理性之人,他派人马不停蹄的追回本决意离开的丘处机,此时他一路西征不断杀戮的决心便已有所改变并下令止杀。就在大家以为故事就在这里结束时,成吉思汗的妻子以及影片中另一重要人物却饮了假的“长生水”以致长眠不醒。爱妻即将要离开自己,成吉思汗依然是不舍的,他愤怒,他伤心欲绝却也只能是有心而力不足。丘处机此时将手仗插入地中,他说只要手仗开花,人便可死而复生。我想大家大概都是不相信的,但影片的最后手仗确实开了花,人也起死回生了。其实这并非偶然,而是心向善便会有好回报,顺其自然,死亦会生。

纵观整部影片,影片中画面逼真,镜头衔接到位,层层递进。依稀还能忆起观看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的战争画面,如同身临古战场,金戈铁马,刀枪相鸣。

《止杀令》中各情节环环相扣,台词句句真实,道具样样别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教育意义匪浅,它教我们怎么做人,教我们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此内容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历史影片真是值得我们多次观看、品味。

止杀令电影观后感2

散场时,一个陌生的男生说:“大片,战争,历史,奶奶的!”评价很到位,确实是大片,确实是战争宏阔,确实是历史巨片,但是,看完之后,对于自己付出的票价来说,感觉真是奶奶的!

一提到古装大片,立刻就联想到香港,几乎没有香港成分就没有古装大片了。然而,这次不是。能看到一部几乎毫无香港成分的古装大片,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我一点儿也没有歧视香港的意思,最近花银子很捧了香港电影的一些场,但是吃腻了也是烦心事,能够换换口味很欢迎。当然,既是大片,一定要装点门面,于是有日本人在里面,不知道是谁,百度百科竟然没有,我记得演员名字好像是中什么英雄,在片尾字幕里看见的;徐锦江披头散发演耶律楚材,而且是配音,一种西方口味的国语,以体现耶律楚材是女真族人,其实这人温文尔雅,徐锦江把他演的眼神凶悍,衣着狂野,很不符合历史,不过影片如此设计也是为了突出丘处机在蒙古大营里唯一的儒雅男人色彩。

制作单位很多,第一个是山东电影制片厂,感觉就有点不好,中间有中影集团,后面有一个很醒目,是电影频道,那就要坏菜,因为电影频道的出品水准相当糟糕,是拙劣的代名词,那是一种独特的拙劣,跟香港的电影老油子炮制出来的拙劣完全不一样。

看完之后,感觉就是:这确实是一部电影频道制作的电视电影,很电影频道。尽管投资据说8000万,说是还有韩国背景,而且场面也确实很大,但就是一部加了钱、加了大场面的电影频道作品,从根上说是不能及格的。

影片最怕的是不纯粹。以前的香港片成功就成功在纯粹。香港回归之后合拍片失败就失败在不纯。《止杀令》到底是要拍一部纯主旋律的`CCTV一套的电视剧,还是要拍一部神话色彩的央视八套的《妈祖》电视剧,还是要拍一部陈凯歌、冯小刚、张艺谋式的古装大片,导演自己没把握准。这样一样,人物就跟得了神经病一样,丘处机的本事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大起来能在十几个人生死相拼时悄无声地闪身进入战圈中心,小起来则挡不住几箭就受伤,大起来能预测生死,起死回生,手杖发芽,小起来竟不能使成吉思汗言听计从,自称半年多一事无成。他到底是洞察一切,还是走一步看一步?赵道安也是,一会儿在女人面前手足无措,一会儿千军万马也敢瞎闯。

整体剧情是按照历史真实来拍,导致没有一个主线情节,就是“跟着走”,很沉闷,绝不扣人心弦。但是,要拿真实来衡量,又经不住推敲。72岁的人,又是道教领袖,只身一人万里之遥,不许弟子们跟随,弟子们就一声不吭,这像话吗?历史上是有不少弟子跟随,_常还写了著名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导致几百年后的书商以为唐僧《西游记》是丘处机写的。还有,成吉思汗下令“止杀”,是什么意思?一个人也不杀,一个城池也不再攻打,这可能吗?影片画外音很多,絮絮叨叨,对此却不加解说,含糊其辞,居心欺骗不读书的那些观众,很不地道。

小的硬伤,比如丘处机祈雨,应该焚符纸,发令牌,有点动静,但却只是坐着喃喃而已,令牌插着好好的不动,也不知字幕那几位“道教顾问”是怎么教的。再如,插下手杖,是在大汗的金帐里,而后,却变成了安置两个假死过的女人的地方,是手杖会移植,还是成吉思汗把金帐让出来给一个宠妃和一个女刺客治疗?孙子惨死在巴斯黑人的冷箭之下(箭能飞几千米远且不说),成吉思汗听了丘处机的话竟不报复,好多天不再进攻,然后等到宠妃醒来就大军东归?

硬伤还有,赵道安练的那颗金丹是怎么回事?丘处机明说那是颗毒药,那么,赵道安在煽动闲着没事练两颗毒药是怎么回事?丘处机平时怎么管理的弟子,放纵他们拿着自己的丹炉练毒药?如果不是毒药,那么道教的金丹对凡人来说就是毒药?这对道教的形象可是大大不利啊,尽管读书人有的是知道确实是这么回事,比如《红楼梦》里贾敬死的时候道士们就是这么推卸责任的。如果这是真的金丹,那么,丘处机说大话能够救活两个女的,就是摆了成吉思汗一道,他本来就完全有把握能救活,这是他平时的拿手好戏,估计在山东时救治吃了真的金丹而导致中毒的弟子或施主不是一例两例。这对丘处机的形象,也是大大不利啊。

既是电影,免不了要加点佐料,编剧虚构了一个青楼女子阿富汗寻找自己花剌子模丈夫的事,这个女的简直非常神奇,他丈夫能在成吉思汗军营里切下一截手指来万里迢迢带给她想跟她见一面,而她能够孤身一人买下一个旅馆来扮成旅馆老板娘,又能在新疆招来穆斯林军队,居然在蒙古卫队长耿乐眼皮子底下混进丘处机团队,随意接近成吉思汗,又在俘虏营里找到自己丈夫,这部电影里,所有的人都是残酷现实面前的失败者,唯独这个女的上天入地神奇无比,万事能成。这把佐料,加的不怎么样,还是很拙劣的。

126633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