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盛会》心得体会精选8篇(2)

关键词: 大国盛会心得,大国盛会感悟,大国盛会感想
燕玲0 分享 时间:

《大国盛会》心得体会精选(六)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文化的薪火相传和守正创新。从历史来看,中华文化的绵延繁荣,既是自身文化的哺育成长和赓续发展,也离不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一切外来优秀文化的兼收并蓄。我们要以冬奥会为契机,既要讲好中国人“我的故事”,又要讲好中国人和世界各国“我们的故事”,同时更要讲好“一起向未来”的光明前景。在奔向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只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传承,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繁荣、新高地。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文化自信,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置身于世界舞台的中央,让我们以冬奥为媒,以文化为桥,“秀”出冬奥“中国风”,讲好中国新故事,让中华文化诗意绽放!

《大国盛会》心得体会精选(七)

北京冬奥申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北京申办冬奥会时,全球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是2.7亿。因此,当中国北京若举办冬奥会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时,曾招致不少人怀疑。

但如今,中国已然践诺。截至20_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国际奥委会主席表示,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这样一个愿景,“可以说是打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将大大改变世界冬季运动版图,带动全球冬季体育产业发展。

是的,新的版图、新的纪元!这是北京冬奥会留给中国、留给奥林匹克、留给全球冰雪运动的巨大财富。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带动“冷冰雪”成为“热时尚”。这届冰雪盛会恰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中国红”和“冰雪白”成为这个传统佳节欢迎的颜色。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中国冬奥成绩必将取得更大突破,中国冰雪运动也将形成更加蓬勃的发展之势。

如果说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是在中国播下了一粒“冰雪”种子,7年的筹备则让它生根发芽。如今,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则是一场为“冰雪”而落的春雨,滋润其成为“燕山雪花大如席”。

北京冬奥会开幕之日恰逢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闭幕前一天是第二个节气“雨水”。这一场“春雨”恰逢其时。

《大国盛会》心得体会精选(八)

北京2022年冬奥会20日闭幕,中国代表团获得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创造了其参加单届冬奥会的战绩。

这份答卷令人惊喜,却并不让人惊奇。因为在7年前,这一切就已埋下了伏笔。

2015年7月31日,北京正式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从这一天起,中国就开始筹划这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冰雪之约。

7年来,中国近1/3的冬奥小项从无到有,聚沙成塔。从2015年开始,中国组建了近30个小项的国家队,大量优秀运动员从田径、武术、体操、赛艇等项目通过跨界选材汇集到“冰天雪地”,中国冰雪运动健儿数量成倍增长。

在本届冬奥会上,规模的中国代表团实现了项目参赛,获得了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中的逾百个小项参赛席位,比2018年平昌冬奥会增加了近50个小项,其中超过30个小项是首次登上冬奥会舞台。

7年来,中国冬奥项目从偏到全,归正反本。以往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中国冬奥军团,还存在着严重的“瘸腿”现象。在前11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13枚金牌,其中12枚来自冰上,只有1枚来自雪上项目。


《大国盛会》心得体会精选8篇相关文章:

《大国盛会》个人观后感6篇

大国盛会观后感2022心得体会(6篇)

2022纪录片《大国盛会》观后感6篇

纪录片《大国盛会》观后感范文

20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关于齐鲁大讲坛—开学第1讲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精选800字

2020青春正当时联手创未来直播观后感范文五篇最新

中国女排最新观后精选

四世同堂读后感700字精选5篇

127128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