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22“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
“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承办,2022年3月4日下午两点与大家不见不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辽宁2022“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辽宁2022“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1
我们今天的所谓学雷锋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雷锋,每年三月五日的学雷锋活动更多带有一些纪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语:“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
雷锋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为当中,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是从他的具体行为认识的,这样人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比较狭隘具体,把扶老携幼、扶微救困、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理解为学雷锋,这当然是误解了。雷锋精神自然朴实无华,并不是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它体现雷锋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锋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之所以无法象他那样做到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理念无法达到像他那样忘私的地步。我们用伟大形容雷锋同志,也说明不是人人能达到雷锋精神,我们只能有一部分行为达到雷锋精神的要求。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要求大众普遍向雷锋同志那样付出去帮助别人,这样的话,雷锋的平凡就不可能成为升华到伟大。
时代在变,我们国家进入商品交换时代,曾经的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这就不可避免使传统的雷锋精神受到挑战。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但是,体现雷锋精神的行为并不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们所说的爱心实际是雷锋精神的另外一种说法。雷锋精神是一种爱心表达,但雷锋精神所表达的爱心是更加具体和真实,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爱心却很抽象广泛,每一个人可以随意创造体现爱心的方式,不象雷锋精神那样体现在雷锋同志的具体行为当中。
我们必须接受时代的变化带来对传统雷锋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认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也是一种进步。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有偿服务,爱心本身体现着社会存在无偿服务的雷锋精神,所以,我们的社会还会有无私的帮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偿服务。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不是每一个都具有象雷锋同志那样无私奉献精神,而是每一个人能做到为别人提供举手之劳的帮助,我们微不足道的帮助可以帮助别人解决大问题,这不是能用价值衡量的。
辽宁2022“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2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相信这首歌大家一定听过,也一定会唱吧!有些人看到的只是他的新鲜,而我看到的则是雷锋那助人为乐、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贡献、舍己为人的品质。多少次我曾被雷锋那如同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地精神所感动,每当我用白纸巾擦拭自己的眼泪时,我内心就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我要学习雷锋精神,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奋斗,加油!加油!加油!是的,近百年来,有多少诗人曾用诗歌来赞扬雷锋。在革命者眼里,雷锋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而在我们眼中,则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换取别人的欢心和欢乐。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
记得我在一次放学途中,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小女孩拉着一位老爷爷进入了我的眼帘。他们走到了一个邮箱前,一辆突如其来的汽车飞奔而来,只见好多泥点都溅到了小女孩的裙子上和邮箱上。我原以为这个小女孩会去擦她那白色的裙子。可是,事实却令我出乎意料,小女孩她竟然拿着自己那白色的手绢低下头去擦那个邮箱。过了一会儿,邮箱就被小女孩擦得干干净净的了,没有一点污渍。在柔和的太阳光下更显现出绿色的光芒。小女孩深情地望瞭望那个邮箱,然后才低下头去擦她那白色的裙子。
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它足以能够告诉我们学习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连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心里都能够装着他人,何况我们呢?现在,雷锋精神可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在人们的心中。在这里,我也想呼吁人们“雷锋精神永远不能消失,它不是凭空而来的。现在的我们,应该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共同去帮助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们!”
雷锋精神就好像一座大山,高高的矗立在人们的心中,雷锋精神就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洗去了人们心灵的肮脏,给人们带来光明:雷锋精神又好像一则寓言,内容短小却令人回味无穷。雷锋精神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它已经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以一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哲理轰动了全国人民,使无数人民向他学习、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多做好人好事,发扬雷锋精神,让我国在全世界以文明立稳脚步!
学习雷锋精神,心里最难忘的是雷锋日记里的那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他那种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的精神,学习他那种对工作刻苦钻研的螺丝钉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辽宁2022“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3
他,没有高挑的身高,没有强壮的身体,却有一颗无比纯洁的心灵虽然只有22年的人生,但却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从45年前的道德楷模,到今天的励志榜样,他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他耀眼的光芒。
他,就是雷锋。
从小到大,我们都打着“向雷锋学习”的口号前进,但我们真的懂得要向雷锋学习什么吗?这常常引起我的深思,我到底要学习什么,又该如何学习,我到底从雷锋身上领会得了什么。暑假,我去新华书店购书,这本《向雷锋那样》深深吸引了我,我毫不犹豫买下了它。
慢慢品读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很多东西。
这是一本励志书,在书中,作者和多位专家们对“雷锋”这个新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士兵进行着全新独特的发现;在书中,雷锋这个名字的价值还将被重新挖掘;在书中,“雷锋精神”也将全面升级。
读完这本书,我眼里的雷锋不但是位完美的政治楷模,更是一个成功的励志榜样。在16岁小学毕业的时候,雷锋就为自己立下了与众不同的远大理想:他要做一个符合祖国需要的新式农民、好工人和好农民,只要祖国需要,他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由此,雷锋成为全校应届毕业生中唯一返回农村的文化农民,并且在此后短暂的六年职业生涯中,实现了自己的全部理想,而且实现理想的过程比他自己预想的还要精彩。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7岁时就成了孤儿,但他并没有哭泣,而是选择坚强地走下去,因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的原生家庭背景,对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经历与环境决定了他很多核心价值。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它是不可控的,但我们需要对它给我们价值观带来地影响有很清楚的意识。我们不能选择过去,但我们可以选择它给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带来的影响。
雷锋在职业道路上并不是总是很得意,做记工员的时候他也郁闷,他心目中的“新式农民”不应该这样平平淡淡,而是要轰轰烈烈的做大事,当模范。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雷锋采取的措施是,把精力用在自己能够影响和操控的事情上,在做好记工员、助理员分内事的同时,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分外事,正是这些做法引起了别人的关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雷锋这种做法在现在也是非常适用的,这也是他能在职场上战无不胜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