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后会无期观后感(2)
采用通过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情节的手法,《后会无期》给人一种散文的感觉。虽然结尾就每个人的命运做了简单的交代,但还是让人意犹未尽。
很标准的题目,以及一篇格式规整的观后感。 看这部电影与韩寒无关,不存在粉丝、追星之类的'因素;看前也没有做什么功课,只有《后会无期》的宣传片和《平凡之路》这首歌,可以说,是因为这首歌才与看这部电影。额,写了观后感第一段,发觉想要同时写一篇标准的观后感和一篇随性表达的散文(杂文?)还是有难度的。终于写完了观后感,开始随便发挥。这观后感写的真心不怎么样,也许是长年没写过作文的结果?
突然发觉想随意的时候貌似没什么可写的了。
“采用通过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情节的手法”,大概这个意思,有一个专有名词,不记得了。一个成功的例子便是《暗恋桃花源》,各种喧嚣、笑点,平静之后,便是深沉的哀伤。介于这个先例,个人觉得《后会无期》要表达的情绪还有些不到位。临时以为如果将对命运的反抗和挣扎的情绪表现的更突出一些,效果会比较好,但这样终究就要落脚于喜剧或悲剧。考虑到影片的主旨为“平凡”,也许这就是导演要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最后在剧情上做了结局,但给人感觉仍是“就这么完了?”。这也与剧情结束后最后一个镜头有关吧。没有喜剧,也没有悲剧,甚至没有“剧”。引用一位同学的话,“就像散文一样”。
说的这么多,突然发觉如果只是这些,片名或许就该改为《平凡之路》了。当然,随着剧情的发展,剧中人物有重逢,也有后会无期。相逢未有期,白云无尽时。“如果要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
至此。
后会无期:以后何时相会还没有一定的日期。
电影后会无期观后感4
再看一遍《后会无期》,想写一点自己的感悟。
电影台词是一些很朴素的生活道理,很清爽,也给人很温暖。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旅行,在旅途中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在人生的不同季节都有不一样的感悟。
外界的变化我们无法掌控,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我很喜欢这个词叫做自己。做自己意味着不再去向外界索取任何的物质来满足自我,而是来自于自我定义的人生。真正的快乐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深处。自由,独立也是如此。很喜欢柴静的一句话:给你自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古典老师所讲的:自由=能力—欲望,深入我心。
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让自己的心身平衡,让自己获得自由,让自己能够戴着枷锁跳出美丽的舞蹈。枷锁对于每一个人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可能是贫穷,可能是疾病,可能是身残。人最终需要面对的是自我,最终需要战胜的也是自我,只有完善自我,解放自我才有存在的意义感。
对我而言,完善自我的前提是把时间当作朋友。要赢得人生这场比赛,我的三件法宝:耐心,积累和智慧。耐心和积累产生智慧。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远远比不过他人的聪明才干。
电影后会无期观后感5
前几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万达电影城看了《后会无期》那我就向大家来说一说《后会无期》吧。
影片用倒叙的方式,讲了三个人从偏远的家乡——中国最东边的一个小岛,横穿大陆到最西边边境这个过程经历的一些事情:第一件,江河和苏米相遇,种下情愫,同时把胡生丢了;第二件,马浩汉与刘莺莺相见,笔友变兄妹;第三件,路遇阿吕,听了一个故事,丢了一辆车。
从《后会无期》中我明白了,不能轻易相信别人,有钱也不能露富,还不能占那种不三不四的女人,你看他们占了不三不四的女人之后还别警察查房了,他们怕的都从窗户逃出去了。所以我们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要做个国家有用的人才。
浩汉和江河最终也没有一起走,那只马达加斯加犬选择了江河,一个读万卷书,行三里路,汽油车加柴油的’呆子‘。浩汉,朋友遍天下的浩瀚,未来朋友依然满天下,估计不会再唯一了,万里路行的,心也就世故了。江河浩汉一路行,后会有期终成梦。
韩寒在给我们说现实,即使你胸怀远大也有可能寂寂无闻,没有朋友;即使离开家乡,没有背景,但大城市终究公平点,通过努力你也会成功;只要一直心怀希望,想做的事坚持下去你也能成功;所有的好女孩,你没努力没成功就只配错过。
电影的摄影真的美翻了,笑点也相当不错。所有人都猜到钱会丢,但没有一个人想到是连挡风玻璃一块被偷了。还有很多笑点,全场笑声几乎没断过,这是我喜欢的作者,现在是我喜欢的导演,他的作品没有让我失望。
电影后会无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 贺岁档电影观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