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电影观后感(2)
80后,很敏感的数字,对于生在这个年代成长在这个世纪的我们来说,相信都特别有感触。时光的流逝,的确是有些东西像焰火一样只有瞬间的耀眼美丽,而没法挽住流逝的美好,青春就在岁月中慢慢的老去。当60年代的阿姨们拼命地照相扮可爱时我们迷惑他们的喜好;当70年代的姐姐辈们沉迷于自我陶醉时我们嘲笑他们的臭美;当90年代的年青一代像雨后春笋一样汹涌而出时我们蓦然回首:岁月已经不再了,80后的我们脸上已经多了几分沧桑历练,已经不再是老同事们眼里的小朋友了。于是,一切的神马就是浮云,留下青春才是真,我们开始爱上了阿姨式的一边旅游一边猛照相。
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经历了家庭变故、爱恨情仇以及生死离别之后才发现:爱情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有没有必要跟某个人在一起",也不是"泡在眼泪里"的悲伤,而应该是一种美丽的守候,不论健康还是生病都永远不会变心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故事里描述了十多年来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SARS、北京申奥成功等等,都非常的真实。主人公因为父母离异,从小就失去了爱,萌发了自强不息的斗志,立志考上最好的'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只能选择与一个从小就有相同的家庭背景和共鸣的同学分开,几年的分开时间里,男主人公的一个女同学一句话改变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远考北京大学的感情态度,联想起了父母的爱情纠缠,怀疑爱无法持续等等。看完电影后除了感觉主人公十几年爱情长跑的凄美外,也不禁想到,父母的关系和家庭的氛围对子女来所实在太重要,尤其是母爱,什么都不能缺失,一旦缺失了这种爱,心灵就会受到严重的挫伤,即便是孩子长大了才向他们解释为啥离开他们的时候,那时也太晚了,因为爱里刻上了伤疤,无法复原了。
很想让我们的父母辈们看看这部片子,让他们明白80后的心态、处境和压力,但是怕不适应于我的家庭,因为他们可能会内疚,内疚没有好好给自己的儿女足够的、真正的爱,或许不会,他们认为在一个信息闭塞、环境有限的小地方,那样的爱也绰绰有余了。不管怎样,80后的我们,吸取教训,爱自己的同时,给别人爱!
80后电影观后感4
看《80后》,沈星辰和明远最后相拥,感动落泪。
沈星辰说:我们在进入爱情之前,都带着伤疤。我们试过了所有方法,吵过、分开过、放弃过。可是都那么的难受,那么可不可以,不分开了。
初看电影名字,觉得这是一部可能将关于80后生活的影片,好久都没有提起兴趣去看。可是看过才知道,真的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生活、关于迷茫。闻嘉在的得知星辰辞职后,给星辰写信说道:少年的我们,都是热烈而坚持的,那是一种光芒,引人入胜。我羡慕那些时光流逝却没改变他们的人。闻嘉少年时是爱着明远的,默默遥望,静静相守,是持久的,也是热烈的。在她不顾一切来到隔离的明远面前时,我相信,明远心中那道对爱情竖起的高墙轰然倒塌。闻嘉说:那天看烟火的时候你说过,再美再好的东西只要变了就会令你难过。我来是想告诉你,不管你是健康还是疾病,我对你都不会变的。
明远在毕业典礼上,对自己的母亲说:我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孩,却不知道以后她会不会对我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沈星辰说:我记得那一天,妈妈的眼睛,那眼里,是爱情。我绝望的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人,明远,我会学着去爱你的。星辰迟迟无法联系上明远,终于不顾一切,来到杭州找他,可是入目的却是被闻嘉挽着的满目笑意的明远,不是那个只看着她笑的明远了。
那一天,明远打电话,告诉星辰:星辰,我给你建了座房子。
那一天,明远出狱,找到了那座房子,那是他为星辰建造的,也是星辰为他建造的。在对方看不见的地方,彼此相守,默默。
星辰是敏感而刚烈的,明远是敏感却细腻的。
80后的爱情,和且行且思的生活。
80后电影观后感5
上午看了一部《80后》的小制作电影,电影讲述了一对青年的情侣从小经历过很多种的感情伤害,包括来自父母、来自家庭、朋友的伤害、背叛,他们都拥有一棵不算完整的心,但是依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保持着自己的一份本真,他们最后选择了,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分开,那我们就好好的在一起。
这部电影的现实而纯真的故事情节打动了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一度落泪。我有时也在想,我们年龄大了,我们经历了所谓的感情伤害,经历了动荡的婚姻,是否还能拥有一颗纯真而期待美好未来的心。
这可不是我“有色”眼镜给人下所谓的定义,也许这就是成熟的代价,我们看了太多的故事,经历了太多的感受,也许很容易被下定义,但是我坚信,人们还是需要一丝纯真的坚持。
今天跳完舞出了一身的大汗,我感觉很舒服,其实人就是这样在付出的时候,得到某种收获的时候才能感到单纯的快乐。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需要一丝坚持,需要一丝简单的快乐。
80后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 南京南京观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