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6》的观后心得(2)
观看《榜样6》告诉我们要坚守初心,立足岗位,从榜样的身上汲取精神动力,强化自身的能力,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还告诉我们要端正态度,持之以恒,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挫折,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定会战胜困难和挫折;也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在什么工作环境下,只要我们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完成一个小小的目标,我们会更进步,变得更好。今后,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经得起考验,承受住压力,敢于担责任,有理想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学习和发扬榜样精神,争做一名合格的铁路人。
《榜样6》的观后心得5
蜉蝣之羽,衣冠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早在先秦时期先人便已经关注到短暂的人生是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无独有偶,圣经也以直白的言语说了类似的话,它说:“人的一生窄如手掌,又好像一片云彩,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为此如何不枉此生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以外物度量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是以本心度量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争论的主流,对此双方争论不休。2021年12月8日戌时段观看完《榜样6》后,我对此有了自己的答案。
一块疤痕的故事。去年的6月中印边境发生冲突,印方公然做出挑衅,企图跨越边境线,祁发宝与戍边战士们共同用身体组成了一堵墙。在对峙过程,屡次遭到印方的集火攻击,一番下来,头部受到重创,后留下大块的疤痕,但却将印方生生阻击在原处,大有翼德长坂坡的气势。
双脚远行的故事。1964年魏德友首次坚守在新疆毗邻的边境线上,一待就是50余年,面对蚊虫肆虐、风雪过膝,毫无怯意,因为他的家就在这里。一个老式军用望远镜,一个旧军壶,一台收音机是他巡边的三大法宝,就这么陪着他走完了20余万公里,实现他入党时的誓言。
英雄的故事。巴特尔在蒙古语中指英雄,1974年廷.巴特尔前往嘎查插队,此后再未离开过这个地方,他是一名党员,也是一位先锋,率先实行围场轮牧、减羊增牛,以47年的坚守,带领群众走向致富之路,目前嘎查村人均收入已达20000元。
这是本心的驱动,也是真实的自我展示,不在乎是否拥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寻找人生价值恐怕在他们的身上已有回答。
《榜样6》的观后心得6
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好的楷模,是最好的说服。《榜样6》专题节目的播出,让我们看到了榜样们放弃了安逸稳定,放弃了世间繁华,选择了最苦、最难却最伟大的事业,至此一世执着一生坚守,为党履职尽责,为民担当奉献,虽逆行而上,却光芒万丈。
弘扬榜样正能量,争当时代逆行者。共产党人入党时境遇各异、条件不同,但有一点绝对相同,那就是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正是有了信仰的力量,使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他们用忠诚燃烧赤诚之焰,以信仰攒聚迎难之力,以执着坚守诠释逆行源于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背后,有着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员,他们把职责当成服务人民的平台,将岗位视作造福百姓的舞台,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利为大义,以实干品行演绎逆行寓于情怀。平时看得出来,关键冲得上去,是共产党员的担当。
榜样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力量。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榜样的道理是深刻的,榜样的借鉴是科学的。榜样是人生坐标,给了我们蓬勃的朝气与昂扬的激情,榜样是成功向导,给了我们必胜的信念和不竭的动力。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止。榜样力量已化作春雨,滋润了大地万物;榜样精神已化作不朽丰碑,奋进了万千党员;榜样事迹已化作逆行灯塔,照亮了使命方向。因此,我们当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在“赶考”路上,守好初心,扛起责任,笃定前行不停步,勇于逆行不惜力,筑梦圆梦,久久为功。
《榜样6》的观后心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