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百万英镑后的感想(2)

关键词: 百万英镑感想,百万英镑观后感,百万英镑心得
泽璇0 分享 时间:

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讲过,金融业本是依托着经济发展的,然而现在往往是本末倒置。在股市里,亨利一分未投,竟获得了三万英镑的利润,而那个让亨利挂名的金矿老板,在真正投资的金矿上面亏得一塌糊涂,却只用借助一个头衔,就得以扭转乾坤。即使金矿没有挖出金子,公司并没有雄厚的实力依托,但支票就是金子,从此飞黄腾达。

影片的结尾无疑是美好的,亨利收获的爱情无疑是动人的。在对社会现实的极度讽刺之后,它也为资本主义社会保留了一丝希望,毕竟,还有真情是用钱买不到的,某些时候,它甚至阻碍了感情的交流。我一直认为钱不是万恶之源,对金钱的占有欲才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能的,只希望在这个物欲膨胀的世界里,百万英镑能给更多的人以警示,以启发……

观看百万英镑后的感想4

一张凭票即付的百万英镑支票能带来什么?比如,能给一位耿直、聪明、人地生疏的年轻人带来什么?哥哥奥利文认为:“只要你手里拿上这张小纸片,用不着兑现,要什么有什么?”弟弟罗德里克则认为:“因为钞票数额太大,无法兑现,所以完全没有用处。”于是,因为小汽艇失事流落伦敦的美国人亨利·亚当成了二人的试验品。

亨利·亚当原本饥肠辘辘、四处碰壁,意外得到保留支票一个月的机会后,境况大为改善:制衣店送货上门、豪华旅馆住宿不要钱、大使馆借给现金,他只需不断签单即可。此外,社交界大门完全敞开,各家报纸以重要版面追踪其消息,金矿开发商提供投资机会(帮亨利赚了两万磅)……

被旅馆赶到其他房间的福诺格纳尔公爵气不过,指使亨利房间的女佣将支票藏在了地毯下,并将该消息散播了出去。一夜之间,所有的光环烟消云散,亨利还被证券交易所愤怒的投资者丢到了门外。

似乎奥利文胜了。

亨利在一次社交晚会上认识了波西娅,两人很快陷入爱河。亨利决定向波西娅坦白,波西娅却以为亨利是在考验她,从此不理亨利。

当满城都在传言亨利·亚当是个大骗子时,波西娅才知道亨利是个坦率的人,又回到他的身边。

在这里,正如亨利所说:支票在他们之间只起了离间的作用,钱并不是万能的。

似乎罗德里克也不错。

但奥利文则冷冷地回了一句:没有支票,你们见不了面。

电影讽刺了上流社会的虚伪,下层社会的势利,投资界的盲从,赞美了亨利的正直和波西娅的忠贞。至于那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实话说,我不知道奥利文和罗德里克谁更有道理些,我只知道如果没有这张钞票,亨利·亚当肯定会是另一番境况,——而他目前的境况似乎很不错(抱得美人归,一份年薪500磅的职业)。

观看百万英镑后的感想5

《百万英镑》拍摄于_年,改编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_年即被译制到中国。

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一书中曾高度评价马克吐温:“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书,叫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最好一本书。一切美国文学创作从这本书而来。在这以前没有什么东西,打它以后的东西没有这么好。”福克纳也说:“马克·吐温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这些人都是他的后裔”,“他是美国文学之父”。

负面的评价当然也有,在马克·吐温晚年,他的声望已经开始衰落,他自己就曾自嘲:“萨克雷的三分之二就可以抵上我”。乔治·奥威尔则称他为“公认的弄臣”。钱锺书在《说笑》一文里批评他把幽默当成一生的饭碗,“以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

这些都是题外话,只是让我想到了我们教材中存在的一些有趣现象。比如,德莱赛在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中大抵算是二流人物,但我们的初高中历史教材却给学生造成“美国仅此一人”的印象。再比如海明威是开一代文风的短篇小说大师,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却只提他的《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


观看百万英镑后的感想相关文章:

电影百万英镑观后感

百万英镑读后感经典感想

百万英镑读后感深刻感悟

《百万英镑》读后感范文10篇

名著《百万英镑》读后感想

百万英镑读后感命题作文

百万英镑读后感大学心得

《百万英镑》读后感想500字

百万英镑小学400字读后感精选

高中百万英镑读书心得

131247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