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观后感(2)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观后感4
《老大的幸福》演到结尾,看得人心里十分别扭。
付老大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他说打从他出生起,幸福就没有离开过他。他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他的这几个兄弟姐妹的幸福,他们幸福他就幸福。听到他这样定义幸福,我感到有些困惑,也有些遗憾。既是这样——梅好又算什么?是他的一个有关幸福的梦?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一句很老套的话: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传说中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那些痴情的人正是为了成全一种更圣洁的感情,才宁愿放弃所谓的天长地久。或者正是为了梅好的幸福,老大放开了牵着梅好的手,放的虽艰难却也坚定。尽管他明明知道,梅好一直将他当作唯一的亲人、唯一的依靠,他明明知道,没有了他,也就没有了梅好所谓的“幸福”。
也许在他活着的种种意义中,没有预先设定“一定要让梅好幸福”这个程序,所以他在放开梅好的手时,放得凛然也坦然。无论是对大哥还是对梅好而言,承受都早已成为一种习惯。生活中纷沓而至的种种苦难,让他们习惯了忽略了自我。他们不知道,如果他和梅好坚持一下——只要坚持一下,结局就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没有。他们都那样自以为豁达的放开了原本相互牵着的手,任由心爱的人与自己擦肩而过。演到结尾,老大放开那双挽住自己幸福的手,用它来成全了别人的幸福。有了兄弟姐妹们的幸福,有了儿子的笑脸,有了梅好的归宿,老大说他已经很幸福。
也许,我不该再为他们遗憾。但老大真的幸福吗?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观后感5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了一阵子,如今已经接近尾声。该剧由范伟主演,正因为范伟主演,所以我没看,说实在的,这些年连续看赵本山、范伟、潘长江这些老面孔,确实有些视觉疲劳的感觉。
不过,近来我蓦然感到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部电视剧中的老大:实在、朴实,又带有幽默。由此,吸引了我对于它的关注和好奇,也在网上下载,突击看完。该剧还真有感人之处。看来尽管当下电视剧很多,打动人的电视剧,老百姓还是喜欢的。因为它贴近生活,释然了老百姓的心灵。
其实,该剧故事并不离奇,情节也不曲折,讲的一家兄妹五人,四个在北京“发达”,只有老大在东北小城从事服务行业--捏脚师傅。有意思的是,五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各有不同,甚至有时候恰恰相反。老大尽管到了都市,但那些灯红酒绿和他不沾边,依然像蚂蚁一样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经营着自己的“大事”,带着梅好走出绝境,嫁入豪门;为乐乐治好病,走上康复之路等。当他为之努力奋斗的结果来临时,他发现这一些和自己没有关系:人们在豪华酒店庆祝他们新的幸福,他却带着有病的乐乐回到了东北小城,又过起都市,白领眼中像蚂蚁一样可以被人忽略的人生,津津乐道地向邻居诉说在北京经历的一切。
老大安平乐道,远离物欲横流的喧哗,安心做一名“高级捏脚师”。客人喜欢他,领导欣赏他,邻居崇拜他,乐乐管他叫“爸爸”。这些在他看来,就满足了,自己的尊严就于厮了。
范伟饰演的老大,是个真实的小人物,除了贪小便宜,爱吹嘘,爱撒小谎,几乎是个完美的人。他真正的幸福,因为太实在,太微小,反而被忽视。看了范伟的老大让人敬佩,敬佩的潸然泪下。因为我的邻居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康健步履的加快,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生活也日渐富裕,但是却对什么是幸福产生了困惑,出现了端起碗骂娘,放下碗吃肉的现象。电视剧《老大的幸福》正是用老大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幸福,意在让人们重新找回幸福。
人怎样才算幸福,我以为要像老大那样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幸福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当然不容讳言,贫穷不是幸福,但也绝不是钱越多越幸福。在个人掌控下编制自我幸福最好。对于幸福就像看哈姆雷特,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类型的幸福,每个人关注的幸福不同,因而感知的幸福也不尽相同。只有适合自己的幸福才算幸福,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所能掌控的条件下获得幸福。
前不久读了作家毕淑敏关于幸福的文章,感到很受启发:“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甚至可以说,这些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分,他在总体上仍然是幸福的。”
相信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已经接近尾声,但议论才刚刚开始,老大的幸福会给我们许多启示。岁月不会停止其前进的脚步,幸福也不会。一个幸福满足了,还会有新的幸福的要求。这是由于内心的冲出引起,要和谐内心,没有内心的和谐和平恒,就没有幸福,或者没有对于幸福的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