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

关键词: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观后感
泽璇0 分享 时间:

震撼人心的结局像一剂充满猛药的针筒狠狠的刺痛了我心灵的最后一道防线。

犹太人是无辜的',孩子更是无辜的,我们总是在说战争是在毁灭人性,战争的结局只能是鲜血淋漓,然而,战争总是像瘟神一样挥之不去,到底还有多少人在战争中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数不清。

战争,你有永远结束的那一天吗?不是过个几十年再爆发,而是,永远永远……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4

对于二战,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一次次地回望,透过历史书上的文字、黑白的纪录片、灰黑色矗立的墓碑来了解过去,了解那个压抑而疯狂的年代。

揭露犹太人大屠杀的电影不少,诸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等都是震撼人心的作品。然而因其视角的与众不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才能给人以独树一帜的灵魂叩击。

在一个8岁的男孩眼里,世界是怎样的?年幼的布鲁诺所看到的,是蓝色苍穹中的黑烟,是广阔天地中的“农场”,还有他固执认为玩“数字游戏”的“条纹睡衣”。童稚的眼光与冰冷的现实交替闪现,让那些残忍变得触目惊心。

“在黑暗的理性萌发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开篇引用英国诗人约翰·贝哲曼的这句话,为电影奠定了基调。

影片开头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还没有搬离柏林时,布鲁诺和伙伴们在大街上疯跑,张开双臂作出飞翔的样子,兴奋得大喊大叫。在衣着鲜丽的小男孩身后,一个苍白瘦弱的妇人正在士兵的呵斥下被推搡上卡车。一车的人神色凄惶无助,然而布鲁诺只是兴奋跑过,盲目的嚷着“Goodbye,Jews”(再见犹太人)。也许他只是熟视无睹,也许我们不能指望8岁男孩的同情心。

即便如此,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能以清澈的眼光分辨人性的善恶,即使一直被教育“犹太人都是恶魔”,布鲁诺也依然纯真地与萨穆尔玩耍,友好地对待为他包扎的犹太老人。孩子所代表的良知深深地折射出现实的丑恶,冰冷的残酷在稚气的眼睛里粉饰太平,然而这样滑稽的扭曲,落在旁观的我们心上才变得令人羞愧,忍不住想要逃离。

“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影片的最后,瓢泼的雨声里撕心裂肺的哭喊逐渐归于沉寂,镜头定格在一排排“条纹睡衣”上,无言的控诉在黑暗中回响。大概所有人都想过让布鲁诺不要死。然而在我看来,若不是这个结局,这部电影就没有意义了。悲剧因缺憾而美丽,这种凄美因而动人心魄。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罪恶。文明已经无力去替哪些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们祈祷,唯有不断地回望过去,才能阻止那些恐惧与悲伤出现在属于我们的未来。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5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讲的是二战时期德国男孩布鲁诺结识了犹太男孩希姆尔,两人结成好友,最后悲惨地死去。

最令我感动的镜头是看到布鲁诺他们被赶到毒气室时,两个好朋友手握着手,安详地笑着。衣着单薄的两个人还在打着抖,单纯地相信一定会过去,令我难忘的还有他们那两双充满童真的、蓝色眼睛。看到这里,豆大的泪珠滚动到我的脸颊,我感到了战争的残酷。

“为什么?”我不停地问,为什么这一对天真的孩子又成为了纳粹扼杀犹太人的又一祭品。扼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德国人对孩子的“洗礼”,让他们从小心里充满憎恨、邪恶,让多少孩子失去了童真。如果布鲁诺长大会成为一个战争贩子、一个杀人机器,那还不如让他怀着“童真”死去,保持永远的天真无邪。战争可以扼杀这对好朋友,但扼杀不了纯洁的童心和他们那深深的友谊!来吧,手握着手,去到天堂。一个想成为探险家的男孩他有错吗?难道怀着纯真有错吗?不,不,他没错,是战争的错!

如果没有战争该多好呀!这对好朋友一起上学、一起分享美食,一起笑着拍球,甚至一起进入梦乡。如果没有战争,这对纯真的孩童就不会死,他们的父母也就不会担心,不会死亡!他们一定会一直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直到死去。

让我们反对战争、反对残忍,充满童心,直到……永远。

133448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