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电影观后感大全

关键词: 活着电影观后感,活着电影敢给我,活着
文凤0 分享 时间:

电影《活着》,根据余华同名原著小说改编,《活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福贵的悲惨命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活着电影观后感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活着电影观后感大全1

第一次看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的电影《活着》,早就想看余华的《活着》这本书了,可惜一直都未在图书馆借着,今天在影视欣赏选修课上有幸看了这部电影,感触很深。

这部电影是著名的大导张艺谋导演的,上映时间是1994年,距今已有17年之久了,但仍然是经久不衰。总体上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悲剧中透漏着感人的情节,让我好几次心中都有一股酸酸的暖流划过,是一种叫感动的东西,很无奈,但却是事实存在的发生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徐富贵(葛优饰)、家珍(巩俐饰)一家的人生历程,有过喜、亦有过忧。富贵原本出生于当地一个显赫有名声的家庭,天生懒散好赌,他的妻子家珍因其嗜赌成性不思悔改而离开他。最终因他好赌而输掉了全部家产,也因此气死了他的父亲。这时富贵漫长的苦难人生开始了。

他被强拉入伍,险些丧失了自己的小命,就在这时他第一次意思到生命的可贵,发出了“我一定要活着,活着真好”的感慨。于是,他经历了千辛万苦回到了自己的家庭。对于他的第二个打击又来了——女儿凤霞因为高烧不退导致哑巴了。很可惜,看到一个笑的很甜的很天真的女孩竟然不能开口说话,这是多么的哀伤!

富贵回到了家,生活也有些好转。往往看似平静的生活下其实隐藏着莫大的波澜,于是第二个不幸也将随之而至。一家人原本可以快快乐乐的过着平静的平淡的日子,这也是家珍多么希望过的日子,可上天就是不愿意。就在一个很热闹的夜晚,一个很大的不幸又悄然的降临在富贵头上了——仅有的儿子有庆被车撞死了。这个场面可谓感人至深,看着有庆那浑身是血的身体,让人有种很心疼的感觉。还有家镇那撕心裂肺的叫喊着儿子的名字,我的心也在一阵阵的痛。泪水不禁已流出眼眶,止不住。是啊,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无辜的孩子!他保护姐姐,不让别人欺负姐姐。他善良,他顽皮,他天真···他只是想睡觉啊!难道睡觉也有错吗?!就这样连自己都不知道就永远离开了爹娘,连饺子都还没吃。这时富贵又感慨,要活着,好好的活着。

他的家人终于从这样的悲痛生活中走了出来,可谁又能预测到又会有什么悲剧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中去呢?偏偏命运总是这样不公平,捉弄人。眼看着凤霞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可偏偏凤霞却是因难产而死,更具有讽刺意味的竟然是王医生因为被馒头噎着了而不能给凤霞医治!人生就是在你刚品尝到了幸福的甜果时,上帝就要急着把他收走,毫不同情。

这就是富贵一生经历的三次不幸的遭遇。是那个独特的年代造就了富贵悲惨的一生还是其自己的性格、家庭背景造就了他悲惨的一生?这样悲惨的一生又有几人能承受得住?富贵一生的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

影片的结尾意味深长,富贵又将以前对自己儿子说过的话又对外孙说一遍:“鸡大了就变成鹅,鹅大了就变成羊,羊大了就变成马,马大了馒头也长大了,骑在马背上···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这段话很好的将那时候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道出来,也反映了那时人们思想的落后。历史早已离我们远去,可其带来的影响、给那个时候人们带来的苦难却是不能忘怀的。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默默地生活着。

活着,就是活着的人要更好地活着!

活着电影观后感大全2

韩国这两年丧尸片拍的挺多的,强烈推荐看的是《釜山行》和《王国》一二季。

釜山行第二季还没有看,怎么样暂且不发表意见。

这两个是我觉得拍的甚好的,不论是演技还是情节还有呈现的画面都是不错的。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看。

《活着》之前看海报的时候对立意很感兴趣,加上是朴信惠和刘亚仁出演,期待值还是很高。

都是实力派的演员,朴妹妹没出来的时候,也就是电影开始那段,个人觉得是很难熬的,其实刘亚仁的演技是不错的,演出了那种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活着的感觉,但是我总觉得很枯燥,所幸坚持看了下来,后面还是很精彩的。

个人觉得比较有意义的场面:

一个是:刘亚仁饰演的男主角准备上吊的时候发现除了他之外还有人存活的时候(女主),演出了那种见到还有活人的那种惊喜,开心还有语无伦次,那段的演技是真的可。

二个就是去8楼遇见的那个男的那里,这个男的三观我也是服了,我觉得韩国导演在丧尸片中很会用这样的情节,烘托人其实有时候比丧尸更可怕,打着道德的旗帜装饰人心。

我觉得这个电影有那么一点点适合2020的大环境,活着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一定要好好的活着。

电影值得一看,细细体味也能悟出不少。

活着电影观后感大全3

生活于我们来说太过容易,我们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就像福贵早年的日子,太过肆意,太过没心没肺。我们肆意挥霍父母的关爱,我们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我们在大手花父母的钱时,我们的父母在最大限度地拼尽身体的所有潜能,只为了能在我们每一次向他们要钱时,能掏出那份血汗钱。

“活着”对一些人来说比死去还要困难,就像福贵挣扎在饥俄潦倒和衣不蔽体之间。活着成了一个信念,为了死去的亲人,为了彼此的信念,代替他们活下去,只要活着。我最佩服的是,在亲人相继死去,在生活已至山穷水尽,在孤独中生活了二十年之后,福贵还能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在某个夏日的午后,还能平淡的向路人细说自己的经历。还是那五亩地,还是那破草屋,人却不在,正应了那句“最是无情台城柳”。到底为谁风露立宵中?在风轻,水清,人自醉的田野乡村,阡陌交错间,一头老牛,一位老人,在黄昏斑驳的色彩里,佝着背,黝黑的脊背上流淌着岁月的汗水,是谁在依赖谁?是蹒跚前行的老牛,还是在岁月中摸索伸脚的老人?我们说不清,书中给我们的只是无尽的思考。我一直以为人世间最大的悲伤是生离死别,是肝肠寸寸断裂心脏随之窒息的绞痛,而福贵在面对一次一次的别离,却能一次次在悲痛中坚强。

13850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