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电影观后感范文(2)
威廉·华莱士,苏格兰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压迫中诞生,在压迫中成长,在反压迫中死亡,他似乎命中注定要肩负起反对压迫,实现民族自由的重任。父母双亡,给威廉幼稚的心里埋下了复仇、自由的种子,爱人的死亡挑起了他心中的怒火,他领导苏格兰热民开始了实现自由的漫长征途。
在那个信仰上帝的国家里,上帝好像是真的赋予了威廉·华莱士无比的勇气和智慧,他的勇气唤醒了处于压迫、奴役的苏格兰的人民,他的智慧使英格兰人闻风丧胆,他连克城池,捷报频传。他的理想遍布于各个角落,为民敬仰,震天动地。
威廉的怒吼响彻天际,划破长空,使得敌人信心全无,似的苏格兰人民奋起反抗,他的怒吼似的整个英伦大地都在为他颤动。
他身先士卒,勇敢无比的精神鼓舞了士兵,但却遭到了苏格兰贵族的背叛与出卖。被捉,被审,终于被带上了刑场。
也许,在他揭竿而起的那天起,就已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他没有说mercy,freedom已经深深地植在心中。
结局是悲壮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他用最后一点力气喊出的一个单词-freedom。在生命最后一刻,为了民族利益仍是他的理想。
他把生命献给了所有苏格兰人民,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理想奋斗。他没有遗憾,苏格兰人民铭记他,世界人民也应该铭记这位英雄。
freedom ,他的怒吼在我耳边再次响起。
勇敢的心电影观后感范文5
周末的午后,忙里偷闲的抢出了几个小时打卡了一部经典电影——《Braveheart》。电影较老了,但特效、表演等如今看来也是一流的,特别是战场上杀敌的部分,有一种张力,不知不觉就被完全代入那种气氛中了。
电影的情节相对简单,讲述了勇士威廉.华莱士为苏格兰自由奋斗的一生。当时正值英格兰暴君统治苏格兰的时期,英格兰国王控制着苏格兰当地贵族,并以此欺压当地百姓。而华莱士从小饱受欺压,他父亲因此死亡,眼睁睁看着一对新婚夫妇被贵族夜猎时的痛苦。最终在贵族为靠近他而杀害自己爱妻时终于忍无可忍,最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在临被处死前,人们逼他跪地求饶,他不肯,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Freedom!”,道出了毕生所有的坚定与怒火。当然那时残暴的国王已经身染重病,留下无能的儿子和能干又善良的王妃了。同时苏格兰的王储在背叛华莱士的痛苦中开始觉醒,最终带领着苏格兰人民重新获得了自由。
但整个电影中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为自由的拼搏,并不是面对暴君的反抗,甚至不是对于那些麻木的贵族的唤醒,相反,却是那些平民以及贵族各自的挣扎。起初对于王子和苏格兰有资格做国王的贵族的设定就让我感到颇有意思,作为暴君的儿子,王储其实软弱无力,每日活在对父亲的恐惧中,向往自由的苏格兰国王,却时时被他精通权力斗争的父亲耍的团团转,这恰恰说明了华莱士曾说过的“没有自由,即使有权力与头衔,其实也是一无所有。”苏格兰的贵族,甚至英格兰的王储、王妃何尝又不渴望自由呢?只是作为平民,他们所作所为只有关自身,而自己本身一无所有。而作为贵族,他们认识中的自身内容更多,涵义更加广泛,包含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土地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使他们不能尽力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像苏格兰国王父亲总说的:“You are going to be the king”“This is for your country”。哪怕灵魂受到了打击,却也只能含泪接受。“为了自己,就是为了自己的土地”,所以贵族们才会接受英格兰国王的封地和黄金。“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一场轮回,一个不合理的国家体系就成型了,每个人就变成了国王的奴隶,也变成了自己的奴隶,更变成了利益的奴隶。这就是为什么华莱士最后说:“我只是想要自由、平静的生活,娶妻生子,真的这么难吗?”
有的时候回身照照镜子,你看到的是什么?棱角分明的面庞,是英俊的?是丑陋的?它的身份是什么?它有怎样的财富?又能创造怎样的人生?有时常常会想,自己对它到底感到骄傲还是卑微,是喜爱还是厌恶,或是恐惧。不知不觉中,我总是在度量自己,自己的处境、位置、利益等。当度量自己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的目光又转向他人,于是,一种无形的墙逐渐形成在人与人之间了,恐惧成为常态,虚伪用来自卫,真诚与热情显得无理而又令人不适。但世界只是如此来保障自身安全的,每个人内心深处总有一处沉睡着、等待着被唤醒的部分,他可以越过镜中的棱角,挣脱束缚,打破那一部分大概就是这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他打破那一堵堵人与人之间无形的墙,真真切切感受他人的痛苦,其实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过度重视自己的附属品时,无意中忘记了这种纯粹的灵魂,其实一副副肉体束缚的,何尝不是一个个好奇、充满渴望的灵魂,等待着被救赎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又何尝不是彼此的一部分呢?
勇敢的心电影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