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观后感8篇(2)
推荐文章
劳动最光荣,在五一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想最伟大的劳动者们致敬!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观后感(六)
劳模的荣誉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创造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才能对得起劳模的称号。怕苦怕累当不了劳模,面对困难时畏缩不前也同样当不了劳模。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工作中的模范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认认真真地想问题,踏踏实实地干事情。而且,“创先争优”靠的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体现团体力量和价值才能够创造出模范和业绩。
作为我们基层的员工来说,我认为应该要坚持以下几点:
要真正热爱本职岗位,熟悉本职业务,融会贯通,增强业务能力。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新的形势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
要主动亲切工作和服务对象,不要因为别人对自身工作高看一眼而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封闭和孤立起来,而要多上一线服务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把自身工作的良好氛围造浓一些。
要提升境界,倡导奉献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胸襟宽广,甘为人梯,时时处处以企业发展为重,以他人的成长和进步为荣,努力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有吃苦精神,甘舍小家为大家,发扬不怕辛劳、连续作战、追求完美的优良传统,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我相信,只要以劳模精神为指路的明灯,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踏踏实实、勤学肯干,就一定能赢得他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观后感(七)
劳模精神是什么?新时代下我们还需要劳模精神吗?劳模精神是否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当听完国测一大队和巴山工务车间的劳模演讲后,这些问题有了答案。
测绘是一项量天测地的艰辛工作,当看到戈壁沙滩,雪域高原极端恶劣的环境时,打破了我对测绘工作的无知,以为就是拿着标杆在马路上测量基准线。这样的误解在三位劳模的讲述中慢慢得到澄清,才知道国测一大队原来是一只具有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队伍。这支队伍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丈量着祖国大地的每寸土地,秦岭山水,大漠边疆,雪山珠峰处处留下他们的足迹。当年轻的宋泽盛为救下滑的战友,自己却坠落几十米深的悬崖,那年他只有29岁;当面临断水危机时,吴昭璞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死的绝望给了自己,战友带着清水返回时,七尺男儿的驱壳已经缩成不足四尺,身下却是包裹完好的设备,而他还没有听到孩子亲口叫他一声爸爸。父辈的精神传承在血液中,铸造了国测一大队的奉献基因,深深种植在年轻工作者的心中,引领他们前赴后继,无怨无悔的工作。在新时代下,青年工作者锐意进取,懂技术,肯钻研,啃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大雁塔的测绘成绩就是他们攻坚克难的成果之一。
测绘工作需要天南海北的流动,而巴山工务车间则是驻扎在秦巴山区襄渝铁路段的坚守者。“干,就要干出个样子”这是老师傅谢和平的话,“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要养护,我们不来总要有人来,既然来了,来一天就要干好一天”这位陕北老师傅的话简单直白,却结结实实的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既然到了这里,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巴山工务车间的劳模们称自己是土专家,靠着实打实的弯腰挨个检查铁轨,确保铁轨安全可靠性。世界这么大,谁不想去看看。巴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青工们又是如何耐得住寂寞和对繁华的向往呢?是责任,是老一辈养路工的重品行,讲奉献的言传身教让他们对这块土地产生了感情,生出了荣誉感和责任感。
都说女人是半边天,让我动容的是国测一大队和巴山工务车间女性工作者及家属对工作的'支持和热爱。谁不食人烟烟火,又怎会没有儿女情长。国测一大队的工作者常年奔波在外,照顾不到家庭,正是有了妻子的理解和包容,才有了他们在外安心的工作。作为母亲,谁不想多陪陪孩子,可是工作的性质让巴山工务车间的女劳模不得不狠下心来撇开女儿伸过的手。聚少离多,在我们新材料也有很多这样的候鸟夫妻,往返于家和单位的路途中,攒下的火车票已经塞满了一个抽屉,他们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而正是有了家庭大后方的支持,工作才做的有声有色。
劳模精神是什么呢?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是始终以主人翁意识要求自己,是对工作、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劳模精神都历久弥新,是我们的精神高地,是我们的行为动力,劳模精神永远不过时!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观后感(八)
在这个日新月异,技术飞速更新发展的时代,想要掌握最新的技术设备,就要不断的付出时间与耐心,大量的学习理论知识,不厌其烦的进行实际操作,在一次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这就是在我局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的张师傅,以自身经验告诉我们的道理。张师傅为了工作废寝忘食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但作为一个班组中仅有的女性,韩师傅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也一样令我们敬佩。韩师傅是修试班组里面唯一的女员工,但她并没有选择做一朵“温室里的小花”待在办
公室处理文职工作,而是跟随班组来到每一个需要检修的现场,不怕脏活累活,身体力行的去和同事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工作任务,在工作需要时,她又强忍着不舍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照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谌师傅是华电毕业的高材生,也是第一批进入我局的研究生,谌师傅虽然有着名校的学历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他并没有恃才傲物,进入单位后他虚心向前辈求教,和同事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运用自己的所学与同事合作,取得了多个研究成果奖,为电网事业的发展贡
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创新的力量,还需要薪火相传的继承与发扬。王师傅是我局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员工,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电网工作,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他将这些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后辈,让他们学到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的知识,少走了不少弯路,在前人的基础上可以走的更快更远。王师傅作为老一辈的电网建设者,不仅在工作中发挥着工匠精神,而且还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了新一代的电网建设者,这次分享会中,有两位劳模代表都是王师傅的徒弟。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匠人精神的传承,才能让我们的电网企业蒸蒸日上。
劳模精神是一个时代的要求,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主流。通过学习劳模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劳模身上积极的态度、高尚的情操和乐于奉献不求索取的涵养,以劳模为榜样,争做时代楷模。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