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看电影《中国医生》有感范文(2)
先说缺点,作为主旋律歌颂体裁电影,有些地方确实用力过猛,比如援鄂医生临行前,他父亲说什么“士不可不弘毅”,正常人是没有这么说话的。影片里妈妈对儿女、夫妻之间安全的担忧和嘱咐,才是正常人类的正常感情,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医生,也是要把他们当人不要当神,况且他们也有父母妻儿。
作为歌颂体裁的主旋律电影,有描写抗疫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但没有深挖这些人祸的责任人以及背后问题,比如影片里演到了防护物资不足和不合格,但没有继续深入;再比如里面有两处,本来就危难关头了,中医还出来参和捣乱,也只是一带而过。
如果自己生过病,或者家里有病人肯定知道,常年的病痛折磨,会让人心态失衡,迁怒他人无理取闹。我们面对家人这种情况,都会消磨几十年的亲情,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那咱们想想医生,他们每天都在面对的都是大量非亲非故的患者,这些患者里难免有被病痛折磨的心理失衡无理取闹的,就像影片里,患者吼“你们算什么医生啊?”即使没有突发疫情,床位等医疗资源也是紧张的,影片里患者把这迁怒到医生头上,甚至伤害医生,这种事在现实中咱们也都不陌生。唉,冤有头债有主,医生并没有捂盘高干病房,而且真的会像电影里演的一样,郑叔认识的医务工作者,就有至亲都排不上病床。
影片里,医生治疗新冠患者至阴性,并且拔管成功之后,第二天,患者死于了心梗。这个情节郑叔很触动。上中学的时候,美术老师说冰雕雪雕没有了不起的作品,因为不易保存,所以没有大师会去做。而医生毫不吝惜自己一身绝学施救高龄老人,即使知道延续不了几年。
医生不同于其他工程学科,只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因为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人,要综合考虑未来的生活,比如影片里给怀孕的新冠患者剖宫产,医生说“疫情总会过去,生活还得继续”,现实中医生替患者考虑的要更多的多,比如经济状况,郑叔的爸爸前几年查出了τ细胞淋巴瘤,医生说这是惰性的,可以先观察,因为药物很贵,等几年如果病情发展了,或者药物过了专利保护期,或者药物进入医保范围了,再或者有更新更好的药物了再治疗也不迟。今年开始治疗的,药过了专利保护期且进入医保了,经济压力大幅度下降,第一次买药,是郑叔去的,每盒一万三,仔细一看发票药价一万,税三千!所以郑叔一直说医患矛盾不是医生和患者的问题,这事冤有头债有主。前些日子爸以前的脑梗有复发的症状,偶尔会言语不清,那段时间郑叔带着来回去天坛医院和宣武医院,医生开药和治疗方案,就要综合考虑τ细胞淋巴瘤的用药和脑梗治疗之间的冲突。爸久坐就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发作的时候只能立刻平躺,多少次,在人行道上,马上就地平躺一会儿,郑叔在旁边陪着。坐出租车时间久了也不行,即使打商务车,不能彻底躺平也不行,所以有天去门诊,早上郑叔叫了辆救护车,想着能在车上平躺着去,随车医生到了之后,了解了情况劝郑叔说没必要花这么多钱,说就算有钱也不能这么花,还跟郑叔说假如打车路上真发生严重症状,现打120也来得及,指挥中心会根据手机定位和就近的救护车调度,在路上就能接人直接转救护车。郑叔反正是没见过除了医生以外别的职业,为自己服务对象考虑这么周全的。
医生还不同于其他技工,不断积累让手艺纯熟就行,医生一方面治病救人,另一方面也在做研究。没有医学家是纯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的,所以影片里,为了研究病毒,征求家属意见捐献遗体供解剖的情节,看着也是挺揪心的,一方面理解家属失去亲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医生也不是为了自己,解剖遗体研究病毒是为了战胜它救治更多的人。事实上,不止是影片里医务工作者面对捐赠者的遗体鞠躬,在医学领域,做解剖的捐赠遗体,术语叫“大体老师”,是受到极大尊重的,这种尊重远胜于隆重的葬礼和富丽堂皇的坟墓。
最新看电影《中国医生》有感范文5
由刘伟强执导,刘伟强、李锦文共同监制的'抗疫题材电影《中国医生》,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周也、冯文娟、宋佳在片中饰演的角色悉数亮相,展现出生动的抗疫一线众生相。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有人说不应该称为《中国医生》,而应该改为《中国医护》,毕竟驰援武汉的大部分是护士,假如不叫《中国医生》,叫啥名字合适呢?不过影片讲述的是医生的护士。
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当一群人站在了最前方,大众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是记住了他们的故事,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中国医生。
张涵予作为主创人员之一,饰演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竞予,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为原型。
袁泉饰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冯文娟饰演麻醉科主任辛未,宋佳饰演妇产科主任黄佳慧,在一线并肩作战。三人作为抗疫一线的女性代表,目光坚毅而冷静,展现出女性独有的温柔而强大的气场。
朱亚文饰演的广东援鄂医疗队医生陶峻、李晨饰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吴晨光、易烊千玺饰演的住院医生杨小羊,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眼神传递出紧张但绝不退缩的勇敢与坚定。
欧豪饰演的外卖小哥金仔以及周也饰演的孕妇小文,作为疫情当中的普通人,朴素而动人的眼神让人担心他们命运的同时,也敬佩他们身处疫情暴风眼但依然坚强不懈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忆影片,众所周知,新冠一开始是未知的,但在高传染率下,院长依旧呼吁大家自愿参加,四字弟弟一开始的胆怯与迷茫,真实。到后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也不幸感染,最后得以康复。源源不断的病人,诊疗室里一床难求,袁泉坚毅的眼神令人折服。总有人会抱怨会放弃,可也有人为了使命去坚持。一开始心高气傲的陶骏,也慢慢变得食人间烟火。
影片中的抢救治疗镜头都较为专业,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在《中国医生》的片场有一个人的权力比导演还大。他就是《中国医生》的医学顾问,武汉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冉晓。
为了完美呈现影片,《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从剧本的修改、演员的培训、美术置景的设计等方方面面的前期筹备,都要经过一线抗疫医生的专业把关。
导演刘伟强给了冉晓一个很大的权力,只要他发现影片拍摄的过程中出现医学错误,那他就可以随时喊停,修正后再重拍。
其中有一场戏,是金银潭医院遭遇停电,照明电路突然中断,ICU短暂陷入了混乱。在导演原本的设想里,他希望能通过停电制造出一个更强烈的戏剧冲突:不仅照明电路要停,甚至所有设备仪器也都停电,然后医务人员手动去摇呼吸机、透析仪等等,让它们运转,之后接上病人的病情恶化。但冉晓立马告诉导演,一定不能这样拍。因为如今ICU病房的仪器设备都有后备电源,一旦停电,后备电源至少可以维持半个小时的运转,照明的电可以没有,但仪器一定不会停。
正是因为有着冉晓这样负责的医学顾问,《中国医生》的成品后才会专业到让钟南山和张文宏都挑不出毛病。
最新看电影《中国医生》有感范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