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观后感8篇(2)

关键词: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观后感,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感想,中国青年
燕玲0 分享 时间: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观后感(五)

李守常先生在《青春》中曾言:“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我想此乃可为;“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我想此乃有为。_年,几代人的青春已不再属于他们的肉 体,而是萦绕着他们的思想与灵魂,与他们开天辟地般的所为一同浸润着这个红色的国家;_年,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才初绽苞蕾,我们沐浴在祖国的光辉下,我们生长在先辈托起的土地上,我们更是有幸接过他们传来的火炬,上面雕刻着“劝君惜取可为时,莫待无为空恸之”。

_年前,“可为”是在列强瓜分,封建腐朽,军阀混战的外忧内患中将满目疮痍、不见天日的旧中国挽救回来,是在混沌与压迫下探索出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救国新路,是建立一种新秩序,一个进取的思想、永不磨灭的赤子之心与满腔热情、令强权劲敌恼羞成怒的团结坚毅,更是用一辈子的青春与生命,成功赋予了这个五千余年的古国新生,成功让为列强折辱至极的“东亚病夫”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中共成立、新中国成立……可知这一个个在历史书上安静地躺着的,被我们不冷不热地倒背如流的名字与事件,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伟大的英雄穷尽一生的坚守、追求与拼搏的印记啊!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可我们也不能永远只会呼喊他们,依赖于他们为我们铺好的路,祈求他们快回来保护我们,给我们更好的生活,这不是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这甚至不是真正的爱党爱国。我们该做的,是继承他们那无价的独立坚强的精神和“为祖国谋未来,为人民谋幸福”的鸿鹄之志,和他们一样,在的年华里抓住“可为”的良机,去成为一个“有为”的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那么_年后,“可为”和“有为”又是什么呢?诚然,如今的中国已不再像百年前那样孱弱穷困,我们有机会,有权利享受美好幸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不必以“流血”来报国救国。但请记住,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还有很多的问题等待解决,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奋进。超级大国和它的附庸者们对我们的侮辱与打压只会随着我们的发展而愈发嚣张扭曲。“可为”是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为祖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文化继承和教育创新事业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力量;“有为”是摒弃“佛系”“躺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崇洋媚外”等消极扭曲的三观,自觉弘扬社会正能量;是刻苦学习,再创如“天问”“祝融”“嫦娥”“鸿蒙”等浪漫而伟大的科技奇迹;是丰富灵魂,从容大气,做像华春莹、赵立坚、王毅那样高山一般捍卫祖国权利和人民自由的外交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全面小康的社会迈向复兴、富强,让中国有足够的自信回击一切污蔑与压制,拥有更磅礴大气的强国风范。雏鸟羽翼已丰,正当翱翔苍穹,看来日榜上新镌我辈恢弘!

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能做的,要做的太多了。我们诚应惜取可为之时,秉承先辈遗志,做一个有志有为的21世纪中国新青年,实现个人与时代芳华的共振,如此,祖国一定能在每一个新青年的奋斗,引领下大步昂扬的迈向下一个一百年,迈向真正的“繁华大道”!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观后感(六)

在建党_周年这个特殊而又伟大的历史节点,我们的党经过_年风雨兼程,_年艰苦奋斗,_年薪火相传,成长为如今的样子。_年很久,久到最开始的人已经走出时间,_年却又很短,短到我们的党还不够强大,还需要我们去建设。我们站在这第一个_年,对过去的_年心怀感激,并秉承传承和奋进之心开启下一个百年。

感恩,感恩_年来无数先贤的付出。他们如同先行者,在祖国还不够强大时,为祖国和祖国的人民,或离乡万里,扎根一方,只为发展当地;或躬身于研究;或献出生命。他们为我们探明可行的道路和前进的方向,然后溘然长逝,最终隐于时间长河之中,也许被铭记于某块碑石;也许被篆刻于某页史书;也许被人们遗忘。可是我们不能遗忘啊!遗忘远比漠视更恶劣,我们要把那些牺牲那些付出那些成就永远铭记在心,刻于骨髓,才能够在前进的路上,不至于失去初心。

传承,我始终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人的荣耀照耀我们的年少,我们有义务继续这荣耀并照耀下一代的年少。前几天袁老逝世,举国悲痛,黯然之余,我在想,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为我们所熟知的;被称为国士的伟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离我们远去,走出了时间。但他们的成就仍激励我们前行,我们从上一代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们也须为下一代提供动力,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百代不衰。

奋进,最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奋进。我们感恩前人的付出,我们决心要传承前人的荣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那我们就更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回首前人,有的人带着南国的一肩初雪来到北国,一事一生,一生忠于一事,然后在北国漫天大雪里,归于天地,有的躬身研究也许有愧于父母爱人子女,但却必定无愧于国家人民,有的人将生命交给国家,将生死付给和平,有的有的都有的。如今,我们接受高等的教育,培养开阔的视野,拥有专业的技能,要为了建设我们的国家而义无反顾。青年人是后浪,浪潮的源头是祖国,我们对于国家应该永远拥有归属感和建设它的使命感。

如今,我们接受高等的教育,培养开阔的视野,拥有专业的技能,要为了建设我们的国家而义无反顾。青年人是后浪,浪潮的源头是祖国,我们对于国家应该永远拥有归属感和建设它的使命感。前不久读到一句话,我想对于我们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讲,可能更加能感同身受,说“科学没有国籍,但是科学家有。”科学无 国界,但我们始终应该以中国科学家的身份做出成就,在世界的舞台上,要让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要在民族之巅,薪火相承,百代不衰!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观后感(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青年,当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具体表现便是懂得担当。

青年应学马克·吐温用才华担当重负。

1893年,马克·吐温58岁时,负债连连,但他没有变卖家产,而是发奋写作。他坚持到世界各地讲学。通过这个方法,他偿还了债务。当时,他身体不好,且讨厌讲学,但还是出国讲学了5年,取得令人钦佩的成就。

晓山说过:责任是做人的基本,是做人有没有担当的试金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句格言,无不体现了自强不息的重要性。

青年应学一位老兵——岳薄杰的担当。

他是一名老兵,20_年当了一名协警。“能吃苦,敢担当,工作中从不讲条件。”回到地方,身上的军人品质一样也没丢弃。

一年腊月,天降大雪,他在零下40度的寒风中,连续疏导交通18小时,全身被雨水打湿、浸透……

“岗位就是阵地。”20_年以来,他开始主动护送周边学校的学生安全上下学,连续三年没发生过一起事故。他有两个工作原则——服务和担当。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回顾历史,无数优秀的人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同样如此。抬望眼,这样的前景多么壮丽,多么催人奋进。当次,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险之际,越往前走,越需要爬坡过坎,负重前行。

青年应当自强不息,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观后感(八)

相信大家都观看了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正值_,许多学生也都守在电视机前,和父母一起观看。那么,奥运会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一起领略奥运场上的风采。

开幕式结束后,00后小将在第二天的女子十米步枪射击决赛中,斩获金牌,获得了中国在东京奥运会的首金。当时,杨倩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稳住心态,用最后一枪逆转局势,拿下首金。“奥运首金”“两摘金牌”“清华学子”并没有让她迷失自我,反而在接受采访是十分从容,对大家说“自信真的很重要。每次比赛的时候都不要去想自己以往的成功或失败。因为每次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正如她在镜头里的可爱,这是青年的成长,中国的骄傲。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仅有十四岁的全红婵,在十米高的跳水台上,她获得了三次满分。在赛后采访中,她说:“妈妈生病,就想赚更多钱,去给她治病,治好她。”我了解到她出生在一个务农家庭,家里不只她一个小孩,妈妈有严重的疾病。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取得了奥运金牌。

不管是杨倩还是全红婵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杨倩的金牌也不是轻松得来的,步枪的靶子很小,需要十足的训练。而与我同岁的全红婵都可以站在奥运会上展现自我,这无疑不激励这我们每一个青少年。我们的“奥运会”可以是学校、是社会等等。每一个人都可以斩获自己人生的金牌,就算生活困难也应该像全红婵那样努力,不自怨自艾。这也体现了奥运精神奋斗拼搏,这是我们中国青年应有的精神。

看整个奥运会,我们中国涌现了一批00后选手,这意味着我们00后的时代要来了。背负起使命,努力奋斗,创造更好的中国。

奥林匹克的意义不仅在于那一块金牌,更在于从比赛中感受体育竞技的美,感受选手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品质,享受体育。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2022有关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观后感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读后感悟5篇

2022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的感想作文

《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读后感心得5篇

2022五四青年节观后感及心得8篇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纪录片观后感2022(7篇)

观看《闽宁纪事2022》心得8篇

2022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观后感范文10篇

建团百年新时代青年主题心得及感悟

新时代好先进事迹少年观后感800字

142358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