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观后感8篇

关键词: 最美退役军人观后感,最美退役军人心得,最美退役军人感悟
燕玲0 分享 时间:

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举措。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观后感8篇,以供大家参考!

“最美退役军人”观后感(一)

“过年了,来看看家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沿着家门口的“拥军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亲切地向杨长根夫妇打招呼。夫妇俩喜笑颜开,上前迎接。

2022年春节,这已是第二年杨长根夫妇不能与远在驻藏部队的三胞胎儿子一同过年。同时,也是第二年有一群“孩子”陪他们一起过年。

57岁的杨长根从小有个从军梦,并将这个梦传承了下去。2001年8月,杨长根喜得三胞胎儿子。在三个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杨长根经常带他们观看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给他们讲英雄故事,陪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玩“打仗”游戏。

2020年高考结束后,三兄弟报名参军,并不约而同萌生了去西藏的想法。向来支持孩子当兵的杨长根妻子程皆生投了反对票,而老杨则在一旁沉默着。杨长根理解妻子的担忧,但还是选择支持孩子,因为他觉得,“既然从军,就应该不畏险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2020年9月17日,杨长根的三胞胎儿子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踏上了从军路。

兄弟三人入伍后,都去了海拔4000多米、条件艰苦的驻藏某部,其中二人在中印边境履行卫国戍边任务。

在杨长根家中,老杨拿着手机骄傲地展示孩子们到了部队后的模样。三兄弟参军前,老杨为了鼓励他们,答应给每人买一部新手机。孩子们有了新手机后,顺便教会了父亲使用手机。从此,这部手机,成为杨长根夫妇最珍贵的东西。

自从兄弟三人当兵后,杨长根家中喜事不断。“孩子们,政府把水泥路修到咱家门口了!”“孩子们,我评上全省最美拥军人物了!”……三胞胎参军入伍后,时常和家人分享在部队的喜悦。

2021年6月,县政府和人武部领导来到杨长根家中走访慰问时发现,杨家门口距离村村通公路还有近200米的陡坡泥土路面,县领导考虑到程皆生需要经常到医院看病,出行不便,当即决定把水泥路修到杨长根家门口。

“军属在后方奉献,我们应该为他们做好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条路是名副其实的‘拥军路’。”太湖县人武部政委陈德荣说。

与此同时,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迅速行动,联系当地医保部门,帮助他们减轻就医压力。同时,安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为程皆生送医上门。

老杨说,每逢春节,他都要将门上的“光荣之家”牌匾重新擦拭一遍。

“一个儿子参军,全县光荣;俩儿子参军,全市光荣;三个儿子参军,全省光荣。军人之家,无上光荣!”在安徽省“最美拥军人物”发布仪式现场,老杨的话引来观众的热烈掌声。

“最美退役军人”观后感(二)

近日,华阴法院人大政协联络室主任胡宏武被中共华阴市委宣传部、华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华阴市人民武装部政治工作科联合授予“华阴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军人有一种永不褪色的精神,更有一种锐意勃发的势气。自进入华阴法院以来,胡宏武同志仍旧将祖国的嘱托、人民的安危牢记在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始终保持和发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坚定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认真做好华阴法院与人大政协的联络工作,在法院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华阴法院表示,希望全体干警以“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抓手,以胡宏武同志为榜样全面落实各自岗位职责,以昂扬姿态奋力谱写华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最美退役军人”观后感(三)

“军队的大熔炉锻造了我敢想敢干、吃苦耐劳的性格。”余芝宇在部队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十佳优秀老兵等光荣称号,曾荣立三等功。

“敢于担当是军人本色,已融入血液。”退役多年后余芝宇身上依旧保持军人的血性与担当。2016年3月,当组织上动员余芝宇回家乡带领乡亲们“战”贫困时,他将生意交给家人打理,毅然回到大山深处的高官村。

彼时的高官,还贴着“贫困村”标签。

山高林密,土地少。当地老百姓靠在半山上种玉米、土豆来维持生活。“村里全是泥巴路,垃圾满地,猪圈牛圈里的粪水都淌到路上来了,臭气熏天……”刚进村口,余芝宇的心就“凉了半截”。

16岁那年离开家乡后,这是他第一次再回高官。

“小时候,穷得脚上没有一双像样的鞋子穿。”余芝宇发誓要走出大山走出高官,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没有想到,17年后再回高官,乡亲们还在过着穷苦日子。

“心凉了半截,可血是沸腾的。”面对眼前形势严峻的“战场”,余芝宇拿出军营“冲锋”的劲头。

他不仅“呆下去”,还“沉下去”——当起了村里的网格员。

当时,高官村正在全面推进“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围绕“水、电、路、讯、房、寨”补短板强弱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为了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做好穿针引线人,余芝宇肩负“宣传员”和“协调员”的责任。

“遇到问题就解决,遇到矛盾就调解。”余芝宇的“十足干劲”,高官村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6年7月,经过村民投票选举,余芝宇当选高官村党支部书记。

“最美退役军人”观后感(四)

在张家港市乐余镇永乐村,有这样一群老中青退役军人,在疫情发生的紧要关头,他们踊跃冲锋在前,接受检验,无所畏惧,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人风范和奉献担当,全力以赴织密筑牢辖区疫情防控网。

“疫情防控志愿者你们随时安排,我随叫随到!”今年68岁的村退役军人杨志明坚定地说到。疫情发生以来,村党委第一时间发出了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号召退役军人们率先垂范,积极作为。招募令一出,有着44年党龄的他立刻向党组织请“战”。13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开阔了眼界,也磨砺出了忠诚坚毅、默默奉献的品质。为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他与包组干部、网格员一起奔走网格,挨家挨户宣传、排摸,村委办公楼、卫生室登记处也少不了他测温查码、询问登记的忙碌身影。

49岁的叶洪海平时工作繁忙,但他时刻不忘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双重责任,克服困难,利用工余时间主动报名参与核酸检测、村委办公楼门岗管理、出租房安全检查等工作,始终把辖区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我们村志愿服务队的骨干,又是退役军人,正当壮年,正是大干一场的时候,疫情当前,更加没有理由退缩!”

在前辈们的带领下,永乐村网格员队伍中的退役军人小伙们更是铆足了劲,在各自网格争当“排头兵”。预备党员曹宇锋面对疫情反复,没有半点为难,凭借着军人的果敢、笃行和担当,深入辖区40多家企业排查,协助做好辖区陕建、置信制造两个项目工地近600余人的巡逻排查,加班加点建立工作台账,动态掌握返港信息,用“铁脚板”全力保障辖区百姓生命安全。

142413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