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2)
推荐文章
劳动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劳动后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却是那么的甜美,只要你学会劳动,你就会用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2022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五)
劳动是一种物质的追求与超越,人们常说劳动最美,可如今看来,也不是所有的劳动都值得尊重。
有的劳动处处为人着想,夏商的农奴打着石锄,在劳动中积累着后世对鹿台幻想的财富;汉魏的百姓,在牛车里耕耘出民族的融合;盛唐的黎民,在汗水里酿出醇透千载的酒香……没有劳动,就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满足;没有劳动,世上就少了长城、金字塔的奇观;没有劳动,人类今天可能仍在与猿猴为伍,风雨中仅能哀啸。
劳动展现出世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劳动寄托着世人对精彩明天的向往。
陈千余是一名医生,他,爱岗如命,敬业如神,他,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却做到了无愧于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的称号。
在行医过程中,陈千余从来不讲回报,总是尽职尽责,尽量为病人着想,他白天治过的病人,晚上要去巡查,有的重病的,他一天就巡查几次。有一句名言: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无奈,人生就是地狱,陈千余对待工作的这种态度,使他很快得到乡亲们的认可和好评。
这两年,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相继曝光,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地沟油事件等都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中,他们也付出了劳动,起早贪黑,但他们的劳动坑害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突破了道德底线,他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眛着良心的,都是肮脏的,即使他们付出再多地劳动,也令人鄙视,遭人痛恨。
由此说来,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光荣,只有诚实劳动才光荣。
劳动浸透着人们的汗水,凝聚着人们的智慧,有时也体现了集体的力量,更可以体现出诚实劳动才能赢得他人与社会的尊重;当人们捧起硕大的劳动果实时,就会品味出汗水的甘甜,也会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更会理解到集体的伟大。
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诚实劳动是国家人民之福。一个人,只有诚实劳动,才能赢得他人与社会的尊重;一个国家,只有当诚实劳动占据社会的绝对主流,才能生生不息,拥有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2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六)
家务,两个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的字眼,再平凡不过了。可是,平凡又平凡的家务,却在我的脑海中,成为一滴永远不会被蒸发的海水,永远在我的记忆海洋中漂荡。
刷锅,简单吧?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却让我无可奈何。
带着大汗淋漓的身躯,回到家里。已经忙碌了一上午的母亲,心疼的对我说:“看你,满头大汗的,来,先洗把脸吧。”接着,笑着对我说:“王子,你不是囔着要帮着做点家务活吗?回头帮母亲刷刷锅。”
我一听,心中却有一种轻视的感觉:“切,不就是刷锅嘛,太简单了。”
飞也似的洗了脸,我冲进厨房,一切准备就绪。
先打了一些水,倒入锅中,接着,我拿起带柄的钢丝刷,冲刷锅里讨厌的油腻。刷呀刷……咦?怎么还有油腻?再来一遍,怎么还没刷干净?
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我刷呀刷,怎么就是刷不掉?而且,全身发痒,手上沾满了油腻。我急了,心中直问自己:“奇怪了,平时觉得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到我手上怎么就变得如此之难?”心急则体热啊,额头上,“滚滚长江”也开始奔流直下。
我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总想一帆风顺。如今,又被这点困难所阻挡,但我总不能傻站着在这里干着急吧。在我面前,这种困难,似乎从一个小小的小水沟,霎时变成了高不可及的珠穆朗玛峰,出现在我面前,挡住了我前进的步伐,拦住了我通往成功的道路,使我变得手足无措。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我的脑海里回忆着母亲刷锅时的景象:倒上水……然后……哦,对了,母亲总是先把水煮开,再来刷锅。我试着这样做,啊,这方法是再灵验不过了,滚烫的开水,将粘在锅里的油腻散开,这样,锅刷起来即快又干净。看,我用这种方法所刷得锅,干干净净,一点油腻都没有。
瞧,如此一件小小的事情,也得花上自己的精力,也得用自己的智慧,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而且,母亲成天要洗衣服、拖地板、做饭、煮菜……比起我刷这么一个锅,简直是天差地别。是呀,我们都应该多帮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减轻他们身上的担子。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的,要想做大事,必须先做好各种小事。
2022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七)
梵高的画中,有皮肤黝黑的晒麦者大口嚼着马铃薯的脸庞,洋溢的是满满当当的享受之情,我开始思忖,劳动与享受间究竟是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劳动是身体、头脑的运转,随之带来的是艰辛与疲惫;而享受,大多是与舒适、放松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乎,有人揪着两者的矛盾,认定它们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好一点的,则将享受视为劳动的根本目的,而对劳动本身的意义置之不理。其实,劳动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亲眼见证自己的劳动结成果实,无论是甘甜饱满,抑或是稍显不足,已是的享受。
因为劳动成果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获得更高的精神层面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体悟到对自己的认同。
托尔斯泰对劳动的热爱人尽皆知,他不仅是一代文学巨匠,还是一位能工巧匠,他曾亲手制作牛皮靴,赠给友人与女婿,并亲切地称其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托翁在手工劳动中看到自己全新的价值,精神的享受又推动他孜孜不倦地俯身劳动,于是,便有了名画《托翁犁地》。
这就是劳动中的享受。是苦吟的贾岛终将“僧推月下门”炼为“僧敲月下门”的巨大满足;是经几代人努力,我们终于完成“嫦娥奔月”第一步的喜悦;是农人们站在稻田前,遥望着金黄色的稻浪,感受到岁月静好,感受到人类生生不息的欣慰。
劳动的成果甘甜,而过程往往苦涩。
这苦涩,庸人视之为不可承受之重,而高明的人却明白它是希望的孕育。等待着花蕊开放的刹那,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其实,生命本身便是过程,过程中的一切感受都是账本上的收入。海明威,每天早晨起床后
就开始创作的苦役,每天耗用的铅笔多达六七支。他甚至不满于坐着的安逸,在站立的姿势中寻求一种紧张与清醒,他想必是揣得了苦中之乐,否则不会如此“嗜写如命”,在艰辛的体验中,海明威充实了生命的意义,而充实的思想造就了伟大的作品,造就了这独一无二的硬汉。这就是劳动中的享受。是在过程的苦涩中尽情享受,呼吸生命的气味,等待花苞的绽放。
如今,确实有求安逸享乐的风气在商品经济的袭卷下悄然蔓延,但热爱劳动,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不应被忘却。我们更应该看到,劳动与享受并无矛盾,劳动,即是享受的一种,认识到这一点,社会与个人前进的车轮才能向更光明的未来稳定而有力地推进。
2022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直播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