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七篇(2)
推荐文章
也不知从何时起,航天成了我和老爸聊不完的话题。阿波罗13如何成为最成功的失败,挑战者号怎样成为央视头条,科马洛夫感人泣下的最后四分钟,“曙光号”的希望最终化作泡影……原来老爸是航天迷,而我现在则比老爸更痴迷。
2050年的一天,两架巨大的直升机,轰鸣着降落在离家不远的一家医院的门前。一付担架从机舱里抬出。晚上,我给爸爸说起这事,爸爸告诉我,神五要发射了,邯郸是一个搜救区,原来,爸爸作为摄像师记录了我所看到的一切。等到神五发射的电视直播,当电视里传出“邯郸搜救区工作结束”时,我的心头一阵自豪。
后来,我又和爸爸参观了中国载人航天展,我们兴奋地在神舟返回舱前绕来绕去,那焦糊的烧蚀痕迹让我联想到它曾经历过的种种考验。长征系列火箭模型一字排开,显然,年轻的成员更高更大,更有力气。
高中报到的第一天,我急切地找到校园里的光荣榜,查找着有多少学哥学姐考上北航;去北京参加竞赛学习,我抽空从图书大厦抱回一大摞有关航天的书,一头扎进了这个宇宙神奇和人类智慧的天地。航天早已成为自己难以割舍的情结。高考牵着梦想的手越走越近,校园里的空气似乎更加凝重。再也无暇去关注窗外的一切,埋头书山文海里,迎着来自太空的召唤,我向着自己心弛神往的航天事业发起冲刺。
有人说:“航天工作必须解决超越极限的工学难题。”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6
在那奇妙的宇宙空间中,我们就如一粒粒微小的沙子,但是也有许多人在沙粒中是闪闪发光的金子。俗话说的好:是金子总会发光。我们虽然比较渺小无法与宇宙相比,但是我们自有办法去探索那浩瀚宇宙的美,去发现在这么一颗颗"珍珠"中令你赞不绝口的美。
曾经有人说过:"中国人是无法独立进入到宇宙中去的。"但是在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飞上太空宇航宇员——杨利伟,用他的"首飞"壮举使中华民几千年来的飞天梦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们用强而有力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言论是站不住脚的!
杨利伟叔叔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好榜样,有多少人都盼望着自己也能是一位宇航员,驾驶着在2011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看看在一望无际、神奇的宇宙中那深不可测的银河系,亲自体验一下当杨利伟叔叔驾驶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时的那种兴奋、激越的成就感。
如果我可以,当我坐在"天宫一号"中观看地球时,相信所看到的将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白色和蓝色的横纹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如果可以,那么我将成为又一位飞到宇宙中的宇航员,也可以去探索宇宙中的奥秘。我遨游在宇宙中,如同散步一般心情舒畅,遥望着地球的美,遥望这一个与众不同而又深不可测的星球。观看到这一切时,我才知道自己以前的客观想法有多么愚蠢,在我眼中的这个庞然大物是多么的渺小,在那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它永远都只有那么大,不会再变化。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的又一个伟大的奇迹,我坚信在今后的生活中还会发生数之不尽的神舟载人飞船被勤劳、智慧的科研人员创造出来,还会有更多的航天员飞向那茫茫宇宙中去。他们的光荣事迹会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身为祖国的花朵,应当向杨利伟叔叔学习,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7
寂静的夜幕,明月高悬,星光璀璨,熠熠生辉。蓝色星球上的人们,脚踩大地,仰首夜空,好奇那遥远的星空的玄妙与神秘,那一瞬的疑惑,开启了人类对深邃星空的向往与探求,此后数代人为之奋斗不懈,一步步接近那遥不可及的存在。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奉命出征,他们将在太空“旅居”6个月的时间,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新突破。回首中国航天史,无数航天人接续奋斗,推动中国航天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看到的,是卫星,是火箭,是火星车,是空间站……无数个航天成就,都是中国航天人用心血浇灌出来的,背后的攻坚克难,持续探索,是我们看不到的,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精神,数代中国航天人坚守“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初心,秉承着“为国争光”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踏在中国航天的路上,在航天领域大步向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激励他们向前的动力是什么呢?大概是热爱吧,热爱星空,热爱深邃神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所以不畏艰险,不怕吃苦,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技术落后,人才稀缺,专业知识匮乏等等,都是当年中国航天人面临的问题,但他们并不畏惧,而是决定以渺小启程,不负祖国,不负人民。我们所熟知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就是最初的航天人,他们为了中国航天梦奉献了多少青春,多少热血,那一切的努力拼搏,都不是为了外在的财富,而是为了国家的尊严,民族的荣耀!以他们的学识水平,本该有更好的职位,更高的薪酬,富足安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但绿色作文网Www.0279.NeT他们却选择了荆棘与挑战遍布的中国航天路,选择了隐姓埋名,默默无闻,选择了淡泊名利,扎根平凡……是他们的牺牲奉献,呕心沥血,才换来了那时新生的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打破了超级大国科技垄断的局面,一点一点缩小中国和其他科技强国的距离,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立世界东方,扬中华之名!向科研人员致敬!
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有着地面科研人员的付出,也有着航天员的刻苦训练。航天员是一种职业极其特殊的人,他们要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在航天器的舱内外完成飞行监视、操作、控制、通信、维修以及科学研究等特殊的工作任务,并能正常的生活。这就要求必需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使他们具备优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对航天特殊环境因素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熟练掌握航天器和完成飞行任务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他们不仅要接受基础知识训练,体能训练,还要进行超重和失重训练,模拟飞行训练以及心理素质训练。这一系列的“魔鬼训练”,在正常人看来都是无法接受的,但这却是航天员的日常,因着职业的特殊性,航天员为之付出了许多。很多人小时候都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那看起来好像是一件轻松且有趣的事情,殊不知,这背后是怎样日积月累的付出与痛苦,让我们向航天员致敬!
“嫦娥”“玉兔”“祝融”“夸父”“羲和”“鸿雁”“蛟龙”“天宫”“北斗”“鹊桥”“神州”……这些以中国神话命名的航天成果,象征着中国航天人的浪漫——将先人口中的神话变为现实,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行动诠释着伟大的航天精神,初心不改,砥砺向前。中国航天未来之路依然长远,就请勇往直前,向着浩渺的星空进发,揭晓寰宇的奥秘,缔造下一个奇迹,中国航天,永不止步!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七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