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2)
推荐文章
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五)
宇宙浩瀚无边,宇宙中有大约有上亿个星系,每个星系中又有无数个星球,星球就如同地球上的沙土似的数不胜数,而我们人类就是沙土中的成千上万个微生物。从前,我仅是一只井底之蛙,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全部,直到今天我们观看了宇航员的空中课堂之后,才懂得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它使我对宇宙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在太空中的三名字航员与地面上的我们连线并进行授课。
首先王亚平老师带我们参观并向我们介绍了太空舱,让我大开眼界,休息的地方、食物、饮食用具,还有用来保持血液正常循环的运动器材………。无一不缺。看几位老师在太空舱中飘来飘去有趣极了,这使我对这个节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带着许多问题继续观看。接下来我们观察了活动的细胞;王亚平、叶光富老师又做了一个水膜,与我预想的不同的是水居然在圆圈中形成了一层水膜,在加水的过程中水膜形成了一面“凹面镜”王亚平老师“坐”在“凹面镜”的一侧,只见从“凹面镜”中透过来的是倒像。叶老师又在“凹面镜”中间充气,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气泡中的物像竟又正过来了,可谓是“一反一正镜中镜"啊!叶老师把气泡吸走,王亚平老师继续注水,“凹面镜”逐渐圆滑,形成了一个波光粼粼的水球。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中,再把含组C的含片放入水球中。水球逐步“沸腾”,隐隐约约出现了蓝色的小气泡,变的异常美丽。
看了这次空中课堂,本以为问题都会随之解决,谁知各种各样的问题已在我的脑海中盘旋:人在太空中能生存多久?去太空的过程是怎样的?是否比过山车还刺激?能否在太空中养鱼?宇宙外还有生物吗?……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成绩令人振奋。我们带着对太空的向往,带着飞天的梦想,为实现新中国的肮天梦而去奋斗吧!
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六)
宇宙探索无止境,太空奏响中华曲。每一次神舟发射总是激动人心,为祖国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总是鼓舞人心,为时代点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美丽启航,我们欢呼。浩瀚苍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写华章,中国精彩!
飞天梦瑰丽,乐章总嘹亮。每一次神舟发射都会给我们奏响诸多“首次”交响乐——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等等。每一个“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创新的成果,每一个首次都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结晶,正是在这些“首次”中,中国航天事业昂首阔步,中国复兴伟业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荣,任务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壮美事业的伟大音符,是总结,是升华,是更上层楼的力量凝聚。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神舟十三号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通过神舟十三号任务,将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神舟十三号任务结束后,还将组织进行全系统综合评估,满足要求后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所以说,其任务意义非凡而深远。
探索星辰大海,中国征程壮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组合完美,“老中青”结合,抒写完美中国太空新记录。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两弹一星”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挥毫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丽传奇,刮目奇迹。九霄逐梦问天,阔步强国征程。上九天揽月,观天上宫阙。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这是共和国发展壮美诗篇。
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七)
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成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州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
按照计划,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实验;第三个是"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差不多,也是用来做实验的;第四个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国家的宇航员就是住在这里面;第五个就是"货运飞船",主要是负责运送各种物资的。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完全完成,现在的空间站只有两个部分:"天和核心舱"和"运货飞船"。据说,在2022年的时候,空间站就能补齐了。
传说有个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而咱们的空间站是飘在太空里的。太阳每天都会朝地球放射"能量",不过我们在地球上晒太阳时,太阳离我们较远,危险不大。宇航员在太空中晒多了太阳可能会得癌症,所以规定空间站不能高于地球1000千米。科学家们在考虑到经费、实验效果等各种因素,最终,把空间站定在了离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东西都会掉到地上,这就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如果,我们站在平地上扔东西,就会下落;那要是我们把飞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丢"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飞船就可以沿着地球飞了。空间站飞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能转地球一圈。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从空间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一些比手机芯片更紧密的芯片,或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中国的空间站,让我们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奥秘。
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