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是护旗手》观后感心得7篇(2)
推荐文章
那我们该如何做到国学养正,立德树人呢?首先,我们应该每天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道德经》、《弟子规》、这些书本应成为我们的枕边书。第二,读这些书,还应有心得体会,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长久下来,就能够提高自身修养。
在所有的道德品质中,孝顺可以说是最大的,因此,我们应心怀感恩之心。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乌鸦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鸟兽尚且知道感恩,何况生而为人呢。懂得感恩报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做人底线。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感恩的。你如果用一颗感恩的心观察世界,你就会发现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道德,或许你能够轻易说出这两个字,但它在你的身上体现出来了吗?或许只是别人撞到你时你说的一句“没关系”,或许只是遇到老师时你说的一句“老师您好”,或许只是在考场上别人问你答案时你说的一句“你不应作弊”。
如今,我们真该好好地培养道德,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了。
电影《我是护旗手》观后感心得5
历史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场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朝代的兴衰和更替,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喜欢读历史,是我从小就养成的爱好,在史书中欣赏历史人物,品读历史人物的对与错,品读历史人物的点滴生活,品读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品读历史朝代的兴衰和更替。
我喜欢历史,尤其喜欢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犹如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血脉相通,心手相连。一部盛唐史,是多少华夏儿女的美丽梦魇,一部晚清史,又凝聚了多少中华儿女的血和泪。每当读到一些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自己的心也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读三国时的诸葛亮,将一切国家大事都运筹帷幄,帮助刘备成就大业,一篇《出师表》,把自己的一片忠心表达得淋漓尽止。读汉史中的韩信,在刘邦和项羽两人的历史争斗中,立下多少战功,而最后却逃脱不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自己也感到心悸。而读到宫廷斗争,兄弟反目,比如唐史中的李世民,发动的宣武门之变,为了获得权利,和兄弟、父亲反目,看得我感慨万分。
喜欢读历史,喜欢去欣赏历史上一个个留下足迹的历史人物的生命,喜欢去了解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人物的一切。我是如此热爱历史,历史是如此迷人,历史人物是如此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痴迷于历史,我钟爱于历史人物,我渴望学习历史,不是因为那烦琐的条文和需要背诵的知识,而是因为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渴望了解他们的对和错。
我不断审视自己,思考未来,如何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积极向上的少年?历史不能从来,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能重新再来一遍,我们只有铭记历史,了解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会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电影《我是护旗手》观后感心得6
在世界所有民族中,只有中华民族是唯一的没有文化断代的民族,绵亘五千年之久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盛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支柱。
在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去看《论语》、《大学》、《中庸》、《孝经》等国学经典了,而我泱泱大国传承五千年之久的文化照如此下去将会变得无人知晓,人们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也将会越来越低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也将会越来越普遍。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国学养正,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就是指培养美德,教育后人。只有自身修养、道德品质上去了,才能不被外物所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才能够为后人做榜样。
那我们该如何做到国学养正,立德树人呢?首先,我们应该每天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道德经》、《弟子规》、这些书本应成为我们的枕边书。第二,读这些书,还应有心得体会,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长久下来,就能够提高自身修养。
在所有的道德品质中,孝顺可以说是最大的,因此,我们应心怀感恩之心。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乌鸦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鸟兽尚且知道感恩,何况生而为人呢。懂得感恩报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做人底线。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感恩的。你如果用一颗感恩的心观察世界,你就会发现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道德,或许你能够轻易说出这两个字,但它在你的身上体现出来了吗?或许只是别人撞到你时你说的一句“没关系”,或许只是遇到老师时你说的一句“老师您好”,或许只是在考场上别人问你答案时你说的一句“你不应作弊”。
如今,我们真该好好地培养道德,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了。
电影《我是护旗手》观后感心得7
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教师群体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热忱,8月26日,由柯桥区教体局组织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我校举行。我有幸聆听了五位优秀教师的精彩报告,他们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诠释了一名普通教师不平常的追求之路,尤其是王叶军老师和何国权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从蔡朝阳老师那求得的书单尚且静静躺在电脑桌面时,王叶军老师的博学和钻研精神,让我再次为自己的寡学而自叹弗如。王老师不无自豪地说,他和妻子志同道合,两人都是爱书之人,家里藏书之多已不得不再买一间房专门用做藏书室。作为一名政史老师,我们很难想象到底是怎样的心境才能让一个人将枯燥乏味的各类政史书籍读出言情小说的浪漫、武侠小说的快意,甚至是废寝忘食,不食人间烟火。王老师幽默地说,他和妻子都不做饭,将做饭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同事戏称他俩为“政史双娇”。
为了写好一篇《邓小平理论》的专业研究论文,王老师曾搜罗了所有版本的《邓小平理论》并仔细研读数遍,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钻研精神不得不令人折服。
一直欣赏一句话:胸有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的研读,历史的厚重与政治的严肃在王老师身上沉淀,谈起自己的专业王老师自信满满,侃侃而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眼里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更是一位教育者。”我想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教育者。
无论什么书,多读总是有好处的。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说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那么读书无疑是最好的途径。读书,能让教师开阔眼界,拓宽视角,将最新最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课堂变得鲜活生姿,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多读书,读好书,方能像王老师一样,在课堂上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眼中的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在王老师眼中无疑是饕餮大餐。
博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必要前提,坚守是教师的职责和素养。
何国权老师的演讲质朴而风趣,他自嘲道:虽然我被评为美丽教师,事实上我一点都不美丽,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可以说,也不像王老师那样博学小有名气,但有一点,我无愧于心,那就是,虽然我已临近退休,虽然我身患糖尿病,但我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快退休了还承担着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任务。
何老师的话让很多人汗颜,临近退休,对学校对学生对教学还是满腔热情,而正直壮年的我们却盼着评完高级便高枕无忧。有几人能像何老师那样带病坚守岗位,又有几人能像何老师那样直至退休仍坚守在教学一线?个中苦楚不言而喻,但我想在何老师眼里还是幸福而自豪的,因为爱这一份事业。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叶的事业,默默守护花朵,坚守自己的职责。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再平凡也显出了不平凡。
坚守是教师基本的职业素养,它是一种境界,它以爱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尤其是我们职教的孩子,作为应试教育的瑕疵品,他们缺少自信心,缺少关注的目光,缺少被认同感。我们需要用爱去修补他们失落的内心。用爱让他们重拾自信,让他明白成绩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歌德说:爱是促使人复苏的动力,我们用爱唤醒孩子沉睡的力量,让他们重拾信心,找回自我。当我们看到原本“坏孩子”变成积极向上的好青年,内心是满足的;看到孩子毕业几年后感激地说“老师,我不会忘了您的”,内心是幸福的。因为爱,有了坚守的理由,因为爱,有了坚守的力量,让我们用爱坚守住孩子的未来,教育的未来。
本次报告会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为榜样,拉近了我们与先进教师的距离,真实、朴素、感人的现身说法更易触动我们内心的心弦。让我们向这些优秀教师学习吧,学习王叶军老师的读书精神,学习何国权老师的坚守品质。金玉良言犹在耳,趁热打铁需尽早,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像他们那样优秀,但我们可以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我们以爱之名,热爱我们的专业,坚守的我们岗位,将敬业爱岗落到实处,做一名“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合格教师,让优秀教师的事迹开遍每一块教育的土壤。
电影《我是护旗手》观后感心得7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