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电影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1942电影观后感,1942电影心得,1942
启智0 分享 时间: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饥荒。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942电影观后感范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942电影观后感范文1

这天怀着沉重的情绪观看了冯导的《1942》,电影情节触目惊心,催泪下。个性是那熟悉的口音和方言更是将我深深的带入电影情节中去……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虽然如今离《1942》那个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那个年代的苦1942》中的场景让我更深刻的领悟到了老一辈们当年深情的讲述。

1942年河南大旱,蚂蚱泛滥成灾,粮食颗粒无收,再加之战争逼近,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饿殍遍野,路途中还有日军的轰炸,这是怎样的一幕悲凉?百姓们带着饥饿和寒冷、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走在逃难的慢慢长路上,在这段艰难的路途中有人心的冷漠、绝望,但同时也洋溢着人性的善良、亲情的温暖,更有对家乡的难以割舍。范老东家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样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饥饿、寒冷、战争,老东家未曾想是否能再走几百公里活着回到故乡-延津,然而他依旧坚定不移的走着,走着……落叶归根,狐死首丘,家乡的黄土和一草一木永远是离乡人不变的眷恋。范老东家在回乡途中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茫茫的白雪、泥泞的泥巴路、错乱叠嶂的黄土坡,这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让人百感交集。亲人一个个离去,小姑娘幼小的心灵除了悲伤只有绝望,此时她更需要的是亲人的依靠。“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范老东家的善良再一次流露出了人性的光芒。(优美的散文)

历史灾难在影片中的重现,不仅仅仅是让当今的咱们深刻的浮想到那个时代,同时也是对咱们心灵的一次洗礼。不管是灾难、战争、饥饿、寒冷……人性的光芒、故乡的深情都将是不可磨灭的!

1942电影观后感范文2

本来不想去看1942的,太沉重的影片,不太愿意去看,宁可做个没心没肺傻乐呵的人算了,沉重的历史、沉重的过去,不敢去看。

但是老爸想去看,本打算我和王伟去看王的盛宴,给老爸买票看1942的,后看影评说王的盛宴不好看,一个朋友的微博评价王的盛宴说:原先陆川也会拍陈凯歌式的烂片。看了这个评价后,决定不看王的盛宴了,和老爸一齐看1942吧,学习学习历史。

剧情方面就不多做剧透了,就谈谈观后感吧。

整体编剧,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比较正剧,没有一味的煽情,情节也比较紧凑,有些细节的设计很真实,比如最后星星说她吃的太饱蹲不下去的情节。

画面方面,日本人轰炸的场景拍的比较震撼。

影片长近2个半小时,没有觉得十分长,有的情节确实让人感到很难过、哀叹、沉重,那个年代,天灾、饥荒、战争,一齐加在老百姓身上,那时候还思考什么,能活着就很好了。看着亲人一个一个在身边死去,从痛苦变成抽泣、从抽泣变成叹息,最后,从叹息变成麻木。当人连吃都满足不了的时候,还能思考到什么,日本人发粮食,就跟着日本人打仗,老百姓没有错,连命都活不了了,老百姓还能思考到多少爱国、抗日。

走出电影院,外面冷风呼呼的,但是心里感觉很暖,觉得很幸福,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没有吃过那样的苦。

老爸说,电影里的画面,除了战争,其他的他都见过,那是在60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那些苦,他也都吃过,此刻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了。

所以,惜福吧,这是电影观后唯一想说的。

1942电影观后感范文3

1942年冬的河南,在日寇侵略和饥荒的背景下,曾经的财主东家和佃户的悲惨境遇。因为饥荒,灾民可以变为打家劫舍的暴民。逃荒的路上,只为了有口饭吃不被饿死,男人可以卖掉自己的妻儿,女人可以出卖自己的身体,甚至为日寇服务打杂。影片大胆地描写出人性的丑恶,让人压抑、悲哀,但真实。

影片明星众多,张国立、李雪健、陈道明这些老戏骨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演技自不待说。而一大帮中青年演员冯远征、徐帆、范伟、张嘉译、林永健、段奕宏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而实力影星张涵予在片中的表现虎头蛇尾,最后淡出比较突然,让人觉得有些不足。另外不得不说一下影片中长工“拴住”的扮演者:张默,一直以为此人演技平平,只是靠着其父张国立的名头,后又接连爆出打人、吸毒被拘等事件后,形象更加的负面。但这回戏中演技有了明显的进步,也许在度过了内心的迷茫烦躁之后,张默才真正成熟起来。另外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金刚”男主演)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蒂姆·罗宾斯(“肖申克的救赎”主演)这些实力派洋外援的加盟,说明华谊和冯小刚对这部影片的期待不仅仅只是国内的票房冠军。

纵观冯小刚这些年的影路历程就可以看出他的转型之路,从过去令人捧腹的贺岁片,到近年来《手机》、《一声叹息》、《集结号》,再到《1942》,这些具有力度、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宣告了冯小刚已经完成了从迎合市场到领导市场的风格转化。

1942电影观后感范文4

我对冯小刚执导的影片一直很关注,《唐山大地震》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晚观看了<一九四二》在大上海影院的首映。电影结束后,我一直沉浸在《一九四二》那血腥而又悲惨的岁月之中.....。

14701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