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劳动最光荣奋进新时代》观后感十篇(2)
推荐文章
《劳动最光荣奋进新时代》观后感(七)
人的一生,总会有劳动的时候,有的人在学习上劳动,有的人在工作中劳动,但无论是以什么方式劳动,劳动带来的收获不仅是物质上的,同时也是精神上的。
农村房子后面,是一片宁静的平原,种满了蔬菜的田地。还有那片夏天的莲湖,永远是我向往的地方。今天又到了每年采摘莲子的时候,在外婆的一声令下,我们带上莲钩和备用的莲签,穿上防水的套鞋,向莲湖出发了。
到了莲湖旁,可以闻到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莲湖中已经盛开了一朵朵荷花,像一位美丽的女子婷婷玉立在水中,旁边还有蝴蝶不时飞过。大人们将旁边的两个小木船推下水,于是我们众人分成两批坐在船上。外婆说,采摘莲子时,直接用钩子摘下就可以了,但有声的老莲子,要用莲签插住,然后使劲敲击,等它下落。听了外婆的指导,我带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
刚开始,我坐着小船来到湖中央,看到一个莲子于是就拿起钩子准备摘下,但我的动作特别迟钝,还没等我的手还没碰到莲子,它就掉到水里面去了。不一会,我就哭了起来,心疼我的外婆连忙来帮忙。于是我在外婆的指导下,先用钩子敲击一下看是老是熟,如果是熟的,我就用我灵活的小手,直接把莲蓬钩下来但这回我却是小心翼翼的拿住莲蓬再钩下的,生怕它漏水。在碰到老莲蓬时,外婆就帮我用手扶住,我再轻轻的敲击莲蓬,心想着:“快点把莲子掉出来啊!”但是这莲蓬就像一位母亲,很不情愿将她的孩子给我。然而我有的是耐心,最后莲子一个不落收入囊中!我的手法也越来越熟练了,最终,我终于靠着自己摘下了好几个莲蓬。我的心情渐渐愉悦起来。
停在树上的鸟儿似乎在高兴的唱着歌,湖中的荷花在微风下也格外秀美。不知不觉,一下午过去了,我已经采摘了许多莲蓬了。在回去的路上,我最后看了一眼我的小世界,莲湖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温柔,空旷的田野上没有任何人和嘈杂的声音,给人一种分外祥和的感觉。今天,我通过劳动,不仅仅获得了许多莲子,感到非常高兴,而且生活在这样无忧无虑的农村里,没有了都市生活的紧张与压抑,心情也格外放松,一扫从前的沉闷。
人的一生都是在劳动中成长,一次次劳动,得到不同方面的收获,不仅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这些美妙的收获构成了我们美好的人生。
《劳动最光荣奋进新时代》观后感(八)
在生活中,劳动无处不在。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勤劳的清洁工在守护着城市的环境卫生;到达田地里,你会见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粮食。正是人们辛勤劳动,才有了今天繁华的大中华,所以,劳动是最光荣的!
当然,上面所讲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劳动,可能还达不到为人民服务,但是我们能做到完成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
本周星期一,我一到学校发现我们这组同学已经在搞厕所卫生了,我原以为是别的组呢,我赶紧赶紧冲上楼,放下书包,拿起扫把就往落下厕所处冲,心里还一直在念叨:“千万不要拖后腿啊,千万不要拖后腿啊”,当我跑到厕所处,刚好男厕所后面留了一块公共区给我和丁佳宝打扫,我们赶紧紧扫了起来,我手拿扫把,从上坡扫到下坡,扫完后再仔细搜索一遍,看有没有遗漏的树叶,决不放过地下每一片树叶我在扫地的时候,不一会,打扫得干干净净,我看着干干净净的公共区,心里满是开心和骄傲。
劳动是最光荣的,但有的劳动要亲历后才知道光荣。比如洗碗,我最讨厌这项劳动任务,但亲历之后,我感受到了光荣。
上个礼拜轮到的是我们组洗碗。中午吃完饭后,我们组同学都在认真清理着每一个碗里的剩饭剩菜时,我只清理了一下大菜盆剩菜就提着菜盆去食堂了,我把菜盆送到了食堂里,让食堂的叔叔阿姨洗,当时为我又躲过了一次清理餐具任务而高兴呢。不一会儿,我们这组同学提着全班饭碗就来了,我们组七个人团结协作,说说笑笑地洗着班上40多个碗,不一会便洗完了。当时,紧挨着我们的另一个班级才洗一半。当我们起身走时,旁边班级洗碗的同学都向我们朝来羡慕的目光。可能他们在想:“你们怎么的这么快?”顿时,时我心里满是骄傲和自豪感,当然也有对组内同学内疚感。但这次洗碗让我体验到了一种荣誉感,劳动果然是最光荣的。
有句老话说得好,“不做劳动就是在犯罪”,我们不要做罪犯,所以,我们要把力所能及的劳动做好,让我们从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感受到劳动的精神与魅力。劳动是最光荣的!
《劳动最光荣奋进新时代》观后感(九)
劳动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名词。说它熟悉,是因为人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劳动;说它陌生,那是因为一般人并不能真正懂得劳动的真谛和重要性。懂与不懂,正是先进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高尚与庸俗的区别。要想成为先进的、成功的、高尚的人就必须懂得:劳动创造一切。
劳动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状态。劳动是用时间衡量的、向着理想不懈追求的过程。工人在机床前的操作是劳动,农民在烈日下的锄草是劳动,战士不间断的巡逻是劳动,老师四季如一的辅导是劳动,学生不辍的苦读是劳动……劳动是风,吹拂在生活之表;劳动是水,流淌在生活肌体之内;劳动是阳光,照耀在健康的灵魂之上。处在劳动之中的人,总是心无旁骛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他们有成功的信心,有战斗的勇气,有坚守的毅力,懂得劳动的真谛并享受着劳动带来的愉悦。
劳动最忌懒惰。一个游手好闲的学生、一个照读教参无心备课的教师、一个满足工资不思进取的工人、一个只为糊口不为丰收的农民……都站在劳动的消极面上。他们不明白劳动的真谛,享受不到劳动的愉悦。
劳动决定成功。演员银幕上闪光形象的背后,凝聚着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台前幕后的排练;歌手在晚会上一气呵成的高歌,不知要多久的练习。这就好比一匹宝马,必须在汗血如注的奔跑中才能得到伯乐的青睐,成为战将的伙伴。成功需要劳动的积累,蜚声海内外的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早年出国苦读,归国后不懈苦攻,几番研读《四库全书》,笔耕几十年,把寂寞、平淡当作劳动生活的常态,终于走上辉煌的人生顶峰,几十年朴素劳动涵养出的高尚的个人风范,为他赢得了世人的普遍称赞。惟有持之以恒的劳动,才能成功。
劳动不分先后。青年人前程远大,道路漫长,要明白“劳动要趁早”的道理,只有咬紧牙关,坚持奋斗,英勇战斗,才能创造非凡的业绩;中年人,是社会的脊梁,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的松懈。老年人,也可以老当益壮,发挥余力,继续创造价值。然而有一点不可回避,那就是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能限度地创造生命的价值。
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历程证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智慧,劳动创造了一切。人类文明浩荡千年,劳动的光辉闪耀古今。惟有劳动才是和谐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让我们纵情投身到劳动者的洪流中吧!
《劳动最光荣奋进新时代》观后感(十)
看完全国劳模表彰人物的事迹后,我们都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着,所激励着,在这个五月的日子里,这是一个初夏的味道,也是劳模们的味道。在这世界里,总有人在努力为热爱的事业而不懈努力着,同时让我们感动着。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闻过劳模,如今直到现在,终于明白劳模是什么了。每个时代都有人在负重前行,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一位无名小卒,他们之所以成为劳模其中的一员,那是他们在无时无刻地为自己的事业,默默贡献,不求任何回报,只因为热爱。
因此他们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向劳模看齐之时,我们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劳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质工作,学习好他们在处理事情之时的方法是如何的,带着思考的学习才会有进步,我们才能真正学习到劳模的精神,才不至于不眼高手低,不切实际能力做事情。另外劳模的闪光点就在于他们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
另外在生活中,劳模的精神更像是一面镜子,总是会一直提醒着我们,面对要摇摆不定的事情,要回归初心,问自己最初的心,并坚持走下去,不能偏离心中的道。向劳模看齐之余,要不断地审视自身的差距以及不足在哪地方,要做到知行合一,下足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避免胜负虚荣心,选择正确的方式,做到务实求真,不断地给自己鼓舞,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切记要以社会利益出发 ,同时满足提升自身的专业基础,这样的我们才能得到进步。
因此,这种精神是我们学习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在生活以及工作中需要的态度,在任何时候,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永远都是社会发展中需要的,不仅在过去需要,现在需要,而未来更需要。让我们紧紧跟着劳模的脚步,在有生之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薄力,为自己不枉费走一回这人生。
2022《劳动最光荣奋进新时代》观后感十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