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讲·大型思政访谈节目观后感(2)

关键词: 现在开讲大型思政访谈观后感,现在开讲观后感,现在开讲
泳潼0 分享 时间:

编制互联网,全球是一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带来了便捷,缩短了人们交流的距离,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有效武器。互联网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突破了区域性经济瓶颈。加大互联网的建设,中国着力从铺设光缆共计3041万公里,覆盖域从重点城市到全面覆盖;网络技术从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的技术革新等方面加大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紧把时代脉搏,把中国建设成顶富有的国家,更有自信、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现在开讲·大型思政访谈节目观后感4

我们讲“农业是立国之基,工业乃强国之本。”《现在开讲》,一部记录新中国工业崛起的长歌史诗;《现在开讲》,一帘见证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这股从民族工业血脉中迸发出的最强音在11月的深秋,划破寂静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国民族工业的全面崛起。

作为中国首部工业纪录片,《现在开讲》以其惊艳恢宏的画面、先进的创新实例在新时代一线市场引起了强烈反响。6天的时间,300分钟的精彩连续,画面、配音、明星产品、技术创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新时代人连日来最“热门”的话题。在一线市场、国珍健康生活馆里、团队培训演讲台上,《现在开讲》让新时代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业创新的实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振兴民族产业的历史使命。

十八年前,在新时代公司成立初期,我们缺少人才、缺少资金,缺少市场经验。但是我们凭借着对松花粉项目的坚定信心,以永不言败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用仅有的500万资金,建成了第一条松花粉生产线,功克了松花粉破壁等历史性难题,在租用的狭小办公室里,开始了松花粉销售的第一步。

十八年来,新时代创业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不断尝试和探索,首创“店铺+销售员”的“中国新时代专营体系”,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直销道路。在上级集团、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新时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新时代如同浴火凤凰般涅重生,创造了国有资产增值1400多倍的奇迹。

在专营店里我们所有新时代人更是集体“抱团”观看,时而安静思考、时而欢呼雀跃。《现在开讲》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装备工业的巨变,让我们又一次直击了民族工业的崛起,让我感觉到能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更让我兴奋的是我是一名新时代人。

在《国之砝码》中,徐工王民董事长那句“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激荡着所有新时代人的内心。话语背后,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健康产业领域,一定要有我们新时代人的位置。我相信在黄永刚总经理的英明领导下,我们有能力,更有信心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健康产业的NO1。

放下镜头里的精彩,我们更要看到中国工业的未来。“大国重器”向“强国重器”的迈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技广度、创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国工业留给我们中国人“万亩技术良田”。深铸强国重器,放飞强国之梦,中国制造再创新高;智领技术先机,成就国之大器。

十八岁的天空无限广阔,风华正茂的新时代前途无量!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怀着事业追求和人生梦想的人走进新时代;希望所有的新时代人遵循市场规律、遵守法律法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业、以德立业、和谐展业、快乐兴业,在新时代事业的大舞台上,实现“我的梦、国珍梦、中国梦”!

现在开讲·大型思政访谈节目观后感5

您印象中的"Made in China"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最贴切?是廉价而低劣的小商品?落伍的产能?还是不差钱的土豪?您对中国制造的印象来源于哪里呢?是一次糟糕的购物体验?还是出国疯抢外国货时,真切感受到的"物美价廉"?

金融危机的浪潮席卷之后,在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的进程中,除了改造升级传统"强项"制造业之外,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最先进的国家从没放弃过制造业。日本的机器人生产已经在"高、精、尖"的方向上大踏步的迈进。格力为企业的发展设立了创新的奖励机制。沈阳机床厂更是清醒的认识到了中国机床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瓶颈期,要么创新突破,要么垂死挣扎。最后,他们获得了新生。

服务业替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工业化的客观规律,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印证,我国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除了极个别人口少、面积小的发达国家(或者说高收入国家)依靠的是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强国。

美国虽然整体淘汰了一些传统制造业部门,但资源却不断向新的产业聚集,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新兴产业领域,美国占全世界的比重其实并不低。日本企业虽然将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转移到国外,但仍然将核心部件的生产和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母工厂"保留在国内,以至于在遭受地震和海啸之后,全世界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的供应链都受到影响。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制造业的力量不言而喻。中国,更要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遍布世界。相信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中国制造业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主角。

一言以蔽之,中国要从过去生产消费品的"世界工厂",升级为向世界提供先进装备的重要基地。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事实上,"中国制造"的升级,与"一带一路"及"走出去"战略,构筑了一个宏大而立体的国际化链条,旨在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未来的"中国制造",将打破产品输出为主的传统出口形态,形成产品、技术、资本全方位"走出去"态势。 "中国制造"不是代加工厂,"中国制造"是自信、产能、质量、需求的结合。是"装备中国"的先头兵,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

现在开讲·大型思政访谈节目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启迪10篇

2022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13篇)

《为时代育新人》思政大课观后感10篇

2022“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12篇)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2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及心得10篇

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精选10篇)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2021

2022年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10篇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十篇

150234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