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观后感800字_观看《吹哨人》电影真实感受【5篇】
推荐文章
《吹哨人》一通深夜来电,打破了澳洲华人职员马珂(雷佳音 饰)的平静生活。消失多年的前女友周雯(汤唯 饰)突然出现、神秘杀手接踵而至。面对层层追杀,马珂带周雯奔赴非洲寻找真相。而关于《吹哨人》的电影观后感以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吹哨人》电影观后感及影评【1】
单说逃亡和追杀题材,类似的动作片的题材我们在影院见的多了,更多的亡命天涯这类片子都是国外的大片,大制作,比如今年的《双子杀手》。但是《吹哨人》的严肃性在于,男主角马珂已经被人拿住了个人私生活上的不检点,如果为了公众和社会的公平吹响哨音,结果如何很难预料。
话说,一个有污点的吹哨人,揭发的事实真相有多少说服力?谁也不知道。何况还要面对大集团、大财阀的联手雇佣职业杀手的天涯追杀。
可是即便如此,马珂为了祖国一个城市吕汉市的利益安危,还是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将自己置身在危险之中。
01
遇见初恋的手足无措和随波逐流,刻画的是人性的弱点
作为澳洲一家知名跨国能源公司里的两个华人雇员之一,马珂被临时抽调来迎接中国吕汉市煤炭集团的来访人员一行,为UCG项目(煤炭气化技术项目)来做前期的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没想到代表团的吕汉煤炭集团董事长夫人周雯,居然是马珂上大学时的初恋女友周思凉。
马珂手足无措,想起了很多过往。当年的分开是周思凉主动选择了更强的老钟,马珂是被淘汰出局的那个人,尽管如此,在他心里,还是对周思凉很难忘怀,以至于结婚的太太Judy在长相和风范上都和前女友周思凉颇有几分相似。
马珂一直以来,和在澳洲的几个华人家庭是很要好的朋友,大家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互相温暖慰藉着彼此。
马珂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在澳洲见到国内来的前女友,他不由自主的关怀让周雯沦陷了进去,原本就在国内和丈夫老钟卷入很多黑钱交易的周雯就过着“过一天少一天”的日子,索性和马珂共度了一夜。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在特殊环境下的具体体现。马珂没想到的是麻烦在后面。
从国内处理空难事件并签订合同返回的马珂,下了飞机意外接到了原以为葬身在空难中的周雯的电话。
而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马珂的麻烦越来越大,原来周雯是借马珂来洗钱,拿自己的知道内情和空难事件自己的未归来和丈夫老钟做一个钱上的交易,从而远离国内老钟的各种黑幕钱权交易。
马珂被周雯一点一点拽着远离了自己生活的原来轨道,在这个过程中,马珂固然是因为不能放任黑道追杀周雯不管,但是另一方面他也逐步意识到了事情远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02
马珂紧追事实真相不放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公司的技术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对于马珂来说面临着巨大的良心上的考验和道德上的生死抉择
马珂的另一个中国同事的死因被马珂重新意识到不会是自杀,这个患有糖尿病的华人同事貌似对马珂很苛刻,总是盯着马珂以往的过失不放,他死之前不止一次提到的“Check the gate”让马珂在收到他外套、发现兜里一张巨额支票底单时,感到事情绝对不简单,他们服务的这家能源公司的技术和非洲采用这个技术的油田爆炸绝对有脱不了的干系,但是公司和当地的人员在考证时都说成了是地震。
Peter是公司里的两个华人之一,在此事件中死亡被说成是压力过大自杀
马珂在被事情的发展一步一步裹挟着往前走,他只知道第一要查出真相,第二要想办法阻止和国内的吕汉市煤炭集团的合作。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和周雯在飞机失事前共度的一夜被人将录像曝光了。一个深陷性丑闻的高层管理人员,每天公司门前和家门前围追堵截的新闻记者,让马珂欲哭无泪。
而自己用生命在为周雯保驾护航的同时,马珂悲哀地发现,周雯也不是单纯为了情感和信任和自己在刀尖上行走,她算定了自己不会甩手置她的生死于不顾,可是她却拿马珂几乎用生命换来的情报去和自己的丈夫作为谈判金钱的筹码。
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和普通人相比,英雄的作为无疑是“于无声处听惊雷”,那些深思熟虑后富有勇气的生死抉择恰恰在说明了马珂是一个大写的“人”。
03
马珂吹响哨音能够成功,是因为背后的这个华人大家庭的合力作战
马珂的一己之力来对抗一个势力庞大的跨国集团,怎么看都有点类似于以卵击石。周雯的人设复杂有所突破,合情理,直到最后决定站出来做这个共同的战友来揭露真相,算是救赎,但是最后一刻死于非命。
周雯的勇敢抉择从最初只想保住自己,到利用初恋情人来获取真相,逃过追杀,再利用马珂拿到的真相作为筹码来与丈夫的追杀和赔偿金谈判。也是被马珂的精神所打动,就像Judy最终明白丈夫是出轨了,但是在面对数以万计的祖国百姓,丈夫的选择令她肃然起敬。
直到最后漂白了身份后,周雯终于忍不住受到的良心谴责,幡然醒悟,来和马珂共同承担压力。
这个让人可怜又令人可恨的女人,不是纯粹的坏人,也有别于传统的好人,这种好坏参半的人设对于周雯的设定在合理性上貌似都说得通,虽然逃亡在很多时刻轻而易举的成功显得粗垮、缺乏说服力。
周雯死后,马珂一路顺利进入市政厅,我们可以看到以往的那几个华人家庭的朋友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在市政厅服务的女人悄悄将一袋貌似垃圾的物品放置在一间杂物间中、拿到市政厅空调项目的男人打开某个中央空调端口将爬管道进来的马珂接进房中,镜头一晃而过,令观众恍然这些人都是昔日聚在马珂家中为他庆贺生日的朋友们。
最令人感动的是马珂的太太Judy,正因为她和周雯长得像,她守在已经死去的周雯身旁,用3D成像技术打通了能源集团总裁的视频电话,在被马珂带入厕所的蔡部长面前同步播放的这段视频电话,终于让蔡部长明白了这个UCG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城市的安危,不能引入吕汉市。
当然这段模仿痕迹过重,借助一个高级官员的明白事理将此事告一终结,力量略微弱了一点。
04
此片最大的惊喜是导演薛晓路的编剧题材总是在打破自己的舒适地带,作品选题上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性
薛晓路曾说“关注现实是创作者的责任”,她也一直在这样做。聚焦于“灰色地带的无名英雄”,拍摄华语电影首部“吹哨人”题材的影片,对于薛晓路这样一位70后女导演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而薛晓路的前期拍摄和编剧经历也为此次的拍摄做好了铺垫和准备,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海洋天堂》《北京遇上西雅图》《我和我的祖国》“回归篇”到《吹哨人》,薛晓路一直在关注现实,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社会上不同的议题。
《吹哨人》电影观后感及影评【2】
年底上映的《吹哨人》是导演薛晓路和汤唯合作的第三部电影,也是薛晓路从她最擅长的家庭及两性关系题材中再加入惊险悬疑主线,演变出的全新类型。在继续深化情感主题的同时,把带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探讨元素的浪漫爱情戏,“植入”到一个跨国公司阴谋中,用动作谍战片的形式讲述“吹哨人”的故事。
“吹哨人”是指大型企业或政府职能部门的内部人员,以在职员工向社会举报的方式,揭露所在单位的内部犯罪行为。最著名和最早的案例是安然公司(Enron)在2001年轰然倒塌,起因是企业发展副总裁莎朗·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举报自己公司虚报利润进行财务欺诈,让这家始创于1930年的天然气和能源巨头宣布破产。电影《吹哨人》中,雷佳音饰演的马珂是澳洲能源公司的中国员工,汤唯饰演的周雯是他合作的内地吕汉煤炭集团的高管和董事长夫人,这两位公司高层发现澳洲公司在吕汉市的UCG煤炭气化项目存在安全隐患,铺设在虚构城市吕汉地下的天然气管道存在爆燃危险,澳洲公司试图掩盖质量问题,对曾是恋人的马珂和周雯进行全球追杀。
情节中出现的澳洲反派大公司显然有安然集团的影子,配合相应的动作片类型,《吹哨人》将现实原型中的财务假账,夸张为有可能引发全城爆炸的地下燃气管道隐患,男女主角为了拯救一座城市,在世界各地被杀手追击,将一个有关举报的故事内核,扩展成典型好莱坞商业动作片的样式,再加上薛晓路导演一直以来关注的跨国文化冲突和两性探讨,《吹哨人》是一部风格时尚、类型明确、包含多种现实社会议题的电影。
首先从雷佳音、汤唯、齐溪三位主演的人物关系设置上看,《吹哨人》是和之前《北京遇上西雅图》一样的三角恋故事。两部电影类似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并不是没有犯错。马珂和周雯因公务合作的机会久别重逢,马珂在影片一开始和周雯见面的第一晚就背叛了由齐溪饰演的妻子朱迪,在对妻子和家庭愧疚的情况下,毫不掩饰自己对婚外恋人的爱慕,并在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里和她一起亡命天涯。
除了大胆涉及婚外恋题材,薛晓路、汤唯合作的这两部影片,具有类似好莱坞黑色悬疑或家庭伦理电影才有的特点,就是情节是由主角的“情罪”引发。中国、日本、印度这些东方文化电影中的主角,常常是以纯洁无辜的身份形象现世然后遇到“罪”,再让观众看他们身沾罪恶后如何进行沉重抉择,最近的例子是《少年的你》里面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角色。而薛晓路的电影中,主人公更加贴近西方文化中的“凡人”,他们因臣服于欲望而正式成为“人”,再从真实的普通人视角、通过因罪而生的困境,观瞧人性在试图洗涤自己的罪的过程里焕发出的“平凡崇高”。在西方文化中,如无亚当、夏娃偷食禁果“触犯天条”,就没有后面人类的漫漫长河,《吹哨人》片头马珂、周雯不顾一切的旧情复燃(在澳大利亚十二使徒岩发生,除了抛出绚丽外景地,也是提前附加宗教隐喻。“十二使徒”是追随者、受差遣者,其中的犹大,也暗合吹哨人“背叛者”的身份),是影片整个故事的起点,全片也是从始至终带着这一纠结的道德难题,进行着动作片该有的诸多火爆场面:人物道德处境让动作戏产生张力,动作戏外化人物内心的情感争夺。
影片中恰恰是这两位犯了情罪的主人公,最终成为举报跨国公司罪证的吹哨人。澳洲公司在吕汉市地下铺设的管道一旦爆炸,全市灰飞烟灭,是典型的“索多玛城”式的灾难。如果说一座城市所有的罪恶是由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身上的个体罪恶所构成的总和,马珂和周雯冒生命危险拯救全城的行动,既是好莱坞动作片“终极毁灭武器倒计时”的标准“最终任务”配置,也有“洗涤自己的罪便是替所有人赎罪”的意味。因此在这一设置上,主人公的伦理选择也许有让国内观众稍稍不能理解的地方,但和西方电影类似,剧中人的社会关系也许是现实中极难见到的(譬如伍迪·艾伦或阿莫多瓦的电影),这常常是影片的个性所在,但其触发的道德困境却能让观众更加深切地体会,以一个夸张的案例来试图解释大众普遍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本就是戏剧和电影的方法和职责所在。
薛晓路导演最早和姚晨、孙红雷《潜伏》的导演姜伟合写过家暴题材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剧本,再参考之前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薛晓路十分善于表现“一对别扭的半路夫妻”,《吹哨人》同是如此。马珂在有家庭的情况下和周雯逃亡世界,表现男女二人在相处过程中由确知的不和谐与无法挣脱的社会关系而引发的戏剧张力,中国几乎没有编导比薛晓路更为擅长。除此之外,影片中由文化碰撞而产生的个体戏剧冲突,同样是薛晓路所有影片中最常出现的内容之一。
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中表现的赴美产子、定居一样,《吹哨人》的男主角马珂同样是把家安在海外的中国人。关于“主角寄居海外遇到的文化难题”,《吹哨人》除了用火爆的“老外追杀中国人”这些动作戏类型化地表达出来,深埋其中的文化碰撞母题,其实和李安最早的《推手》与《喜宴》一样,同属于跨国书写。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一样,本片也掺杂了非常大量的“语言麻烦”:能通过英语沟通的中国人西方人、不会汉语的老外、不会英语的中国人,被跨文化问题压入同一个生活铁罐头里,其间发生的误会、争吵乃至搞笑的桥段,既能让影片轻松诙谐,也能完美置入文化反思和对“人类终将难以融合”的忧虑。
陈晓卿说过,食物能让不同的人聚到一起,同时食物也是不同地区、国家之间最大的隔阂,人换了一个地方首先就会遇到吃不习惯的问题。李安的《饮食男女》就是通过食物来表达家庭中,长辈与子女之间的疏远。而薛晓路的影片,则是让文化隔阂通过人物们的语言冲突明示出来。本片的主角马珂是他所在的澳洲企业里唯一剩下的中国员工,公司里有中文非常流利的外国高管,也有和他成为挚友的外国上司,但影片最终都将他们设置成反派人物,对马珂的友善成为猎捕他的诱饵,连流利的中文都成了优秀的伪装——片中的西方人对马珂所代表的中国人是一种虚假的文化认同。而汤唯饰演的周雯在墨尔本城中乔装打扮摆脱杀手追击的一系列戏份,也出现中国人调侃西方人的内容——我活在这里,身边却充满我也许永远也不能理解的老外,影片在展现外国“花花世界”的同时,也突出了中国人与西方文化“两相难融”的现实。就像影片中段马珂、周雯扮成当地黑人潜入非洲马拉维的厂区最后还是被识破一样,这既是善意的玩笑,也是不同文化刻意融合后的徒劳。
与《北京遇上西雅图》相似,《吹哨人》三位主演雷佳音、汤唯、齐溪虽然分别来自辽宁、浙江、贵州,但在语言口音和角色说话方式上,本片仍是一部典型的“京味儿电影”,片中的京腔尤以马珂那些在海外的中国朋友为甚,角色们互相调侃、开涮的方式是北京人式的,他们之间那种义气的方式也是。而且在影片个性上,薛晓路导演为电影始终注入了一层松弛和可爱,这其中既是女性擅长的灵动,也是“老北京”的一种特有的处事方式。薛晓路这个风格可以暂拿《北京遇上西雅图》举例,影片虽是表现怀孕妈妈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整部电影的圆心还是北京人的聊天方式:世上一切不同的文化、种族、宗教等等,全化为北京人聊天时的谈资和“犯贫”对象,虽则比一般人更加接触大千世界,但仍是典型的“守成主义”,在文化多样性和物质基础远超自己的环境里仍保持老北京的处事原则,这也让《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后半段人物转变后,表达内容变成了“面对滚滚洪流,如何平淡做人”。
而到了《吹哨人》,虽然因悬疑动作这个故事类型,影片冲突变得更加外化、激烈,在大量的动作戏中多以外部肢体表达和车辆追逐为主,但主角马珂、周雯“在浊世中渐渐升起巨大的道德责任”,其中仍有传统道义成分在起作用。因此《吹哨人》的故事虽然改编自类似于安然公司这样的纯西方案例,人物伦理关系如前所述也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影子,但唤起主人公正义的,仍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中国自古以来“献身以报效社会”的终极人生主张。
因薛晓路的文化表达十分清晰、独特,再加上稳固的剧本,《吹哨人》的几位主演才可以在这样既戏剧性强,又真实可信的故事里,发挥各自的表演优势。其中应属雷佳音发挥最佳,也许是他到了这个年龄和演艺生涯阶段,他在片中散发出的整个男人的感觉十分到位,在家庭、情感、人身安全的三难处境中,雷佳音找到了还原跨国集团管理层那种中上阶层的“家庭中流砥柱”之感,也能时刻赋予这个人物孩子气,片中马珂的冲动和坚定始终交织在一起,而且在人设上总有一种“黑暗骑士版的盗梦空间小李”的感觉,无论如何,他在片中的自然流露,成功赋予影片真挚的感觉。
之前在看李安《双子杀手》时想,《色,戒》中的王佳芝又何尝不是“双子杀手”呢。结果汤唯在《吹哨人》里饰演的“双面人”周雯/周思凉,确是实实在在的双子杀手。汤唯在影片首映式的见面会上说,她拿到影片剧本的一刻是非常惊讶的,因为与导演以往的作品是那么的不同,尽管薛晓路的电影每一部和每一部都不同,都会有出乎意料的对生活的视角,而她自己一直是爱运动的,也感谢影片给了自己这么一个演打戏的机会,同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演员,遇到喜欢的角色就会去演。汤唯、雷佳音的成功演出,让《吹哨人》也成为近期的、站在中上阶层视角/立场的时装电影中,人物最为准确的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