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9》观后感5篇_观看《星球大战9》有感
推荐文章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这部影片为2017年电影《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的续集,是“星球大战后传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同时是“天行者传奇”的第九部作品以及最终章。而关于观看《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电影观后感及影评,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观后感及影评【1】
前面主线明确,但确实是在贩卖情怀,外星生物大型歌舞现场(真当大家不知道你是迪士尼么),飞船内爆能枪大战(星战保留剧目),总差了点意思,只有Rey失控那段让人有点兴奋。
但随着reylo打斗结束,电影才真正开始发力。在这一部里,光剑慢慢成为陪衬,原力终于成为主角。好几次我差点叫出来,不过江宁的朋友们也足够淡定,即使大集结或者帕尔帕庭的覆灭也只能听见一点掌声。对于我来说,star war main theme一再响起,老铁三角(吐槽一下新三角虽然存在感终于变强了,但直到最后拥抱在一起才发现这点)一一露面就足以令人感动,尽管美式的赤裸裸的英雄主义依然不时引我反感。
另外这部电影根本不是什么彩蛋致敬,它几乎是对老三部曲全方位的复刻(所以它是绝对的粉丝向),简直就是直白地问你:你是个真正的粉丝么?死星还记得么?议会还记得么?卢克小英雄的故居还记得么……
人物关系上重新找回了太空肥皂剧的感觉,与它相比前两部的人物都如同打酱油一般,这一次政治正确和工具人终于没有喧宾夺主。
最炫酷场景:reylo传递光剑
最伤感片段:C-3PO清除记忆
当然,较多的槽点,慢热的开头,以及达斯维达的缺席(划重点)都是不争的扣分项。但如果对整部电影完全无感,请自行回顾下上面的第二句话。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观后感及影评【2】
磕磕绊绊四十多年的《星战》历程,是电影工业发展的一段活历史,今天不扯那么多特效和意义,单纯谈谈影片。点映归来后,心绪荡漾,作为星球大战名义上的终章,本片确实是给粉丝的合格答卷。
本片自始至终情怀拉满,满到溢出屏幕,汇成汪洋大海。只要你是星战迷,绝无可能不激动。
喜欢看歼星舰?给你整上几千艘在星球边列队。
喜欢看小飞船biubiubiu?导演和编剧把42年前第一部星球大战的决战小飞船都给你开出来。
喜欢看千年隼不断在宇宙间跃迁?片头就来它个十次八次,让你跃迁到爽。
喜欢不同星球间各有特色的异域风情?各种老星球搬出来那是肯定的,还要再为你建几颗新的。
喜欢反派?西斯皇帝帕尔帕廷又又㕛㕛叕叕复活啦!!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喜欢英雄?就算卢克在上一部里死了也没关系,精神永存,为你拉出来,灵体降世!其他绝地武士虽未露面,但是他们的声音会出现,仔细听,一定能听出他们分别是谁。
喜欢意外情节?一队骑外星大马的自由战士向歼星舰发动奇袭,在歼星舰上(真的是舰上!不是舰的里面!)骑马与砍杀,这绝对是属于太空歌剧独有的浪漫。
喜欢有始有终?蕾伊带着两把天行者的光剑来到整个星战故事开始的地方,埋掉它们后望着塔图因(Tatooine)星球有着两个夕阳的天空,简直惹人落泪。
当然,政治正确也一个不能落下,反抗组织里种族齐全,各颜色人种你都能找到。片尾大战后甚至还有lesbian情侣激情拥吻庆祝胜利的画面(剪刀手没减掉这段!结合《被光抓走的人》里白客饰演的那名角色,审查尺度果然有所放宽)。
夸了这么多,别以为它真有那么好,它仍然只是靠情怀及了格,并非什么影视佳作。虽然情怀满分,在其他地方简直是给观众喂屎。整个观影体验,与其说是在看星战电影,不如说是在玩星战游戏。整个游戏流程类似《质量效应》,主角团到某个星球,找某个线索,然后去下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中间插入人物分离,直到最终决战,中间插入再多其他情节也掩盖不了这些老套路带来的疲劳值。就星战9这点复读机剧情,真不如按《神秘海域4》的故事模板去抄一套太空版的剧情。
J·J·艾布拉姆斯擅长动作场面,意图靠《碟中谍》系列里的招牌伎俩狠彪观众肾上腺素,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做到了。只是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观众眼中挥之不去,非常影响观影体验。阿汤哥爬迪拜塔惊险刺激,你也没必要让这部星战主角们轮番在各种飞船和残骸上跳一遍啊。哦,不止一遍,蕾伊起码跳了两遍,凯洛伦也跳了一遍。一招鲜吃遍天?观众只会吐槽你在不断搞回字的四种写法。
配乐当然激动人心,经典BGM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嘈杂过后,什么都没剩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种感觉,就像配乐和音效师几只手一齐推着你往前走,他们把音量开到最大,叫嚣着:快给老子激动,不激动你就不是合格的星战粉丝。和上一段缺点一样,视觉疲劳,听觉也一样。
一旦遇到事情,各种套路和逻辑都很感人。昔日敌人一定是恨你恨得要死,同时又爱你爱到爆炸的大美人,遇到困难时,她不仅会帮你,还会倾尽所有帮你。前一秒枪指着你的头,后一秒就把生活的希望全都寄托给你。007系列我们已经看过几十部了好吗?主角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外援这方面能不能有点进步?怎么总是刚巧碰上这种类型,烦不烦啊。
反派都是弱智吗?是的,星球大战的反派除了西斯皇帝以外,真的全是弱智。这一部里,皇帝本人也不幸沦为弱智,搞了个大阴谋送自己上西天可还行?哎,皇帝不是实力不行,这次他双手放出的闪电都可以炸宇宙飞船了,但他再次死于剧情需要。正义必胜!和我国绝不放过一个坏人的片尾审查如出一辙。
对于蕾伊身世,我有一些特别的感想。凯洛伦是堕入原力黑暗面的绝地武士,蕾伊正好是他的反面,是堕入原力光明面的命定西斯君主,本部剧情证实了我在第一部里就做出的猜测。我看完星战7就在想,星战剧情搞了几十年,整天把原力天赋爆表的天行者家族中人踢进黑暗面为祸世间,咋就没有一个黑暗面的西斯信徒堕入光明拯救苍生呢?凯洛伦这个角色太符号化,不正常,但凡有点脑子的编剧,绝不会单纯重复星战前六部的老套路,怎么也该反套路一下,把黑暗之子送进光明吧?嘿,蕾伊·帕尔帕廷她这不就来了。
说实话,猜出这个身世后,我特别期待看到蕾伊的内心挣扎戏,既体现演技,又能学一学如何用镜头展示心理状态,还特别有教育意义——即使生来黑暗,不代表必然选择黑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结果......她仅仅演绎了一个脸蛋不错的剑豪女侠。什么挣扎,什么内心的苦楚,都在台词里了,她皱皱眉就算演完了......
白瞎这么好个身世。她最后选择改姓天行者也挺让人无语。秦桧的后人秦大士曾说过“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大方承认,勇敢面对。蕾伊如果选择继续姓帕尔帕廷,承认自己的血脉来自黑暗独裁者,更加能证明出身并不能决定个人本质不是吗?真没必要非得往天行者家族身上贴。你就是姓狗二蛋,只要你坚持朝向原力的光明面,也会是正义的好伙伴。这套天行者家族血统论,完全称得上是西方著名封建糟粕的文化副产品。英雄总是出自某个家族,真的扯淡。看看最后那翱翔天际连绵不绝的正义舰队吧,那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可最后决战还是设定为依靠蕾伊才能打赢,无语。为什么在西方编剧眼里,人民群众的力量永远比不过一两个重要英雄人物的作用?没了他们这仗就没法打了?正义就要败了?正义成败就看那么一两个人内心的天人交战,挺没意思的。
黑暗永远伴随着光明,相信星战的故事不会结束。皇帝死了,新的皇帝还会诞生。按星战的套路,说不定就是蕾伊的儿子或者孙子.....西式太空歌剧仍将继续。期待我国影人刻苦钻研技术,早日拍出与众不同并能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的太空故事(流浪地球还差点火候)。
原力不该只挂在嘴上,应该在每个普通人的心里和身上,而不是仅限英雄人物享有。愿原力与你同在。
《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观后感及影评【3】
在《星战》新三部曲重新掀起风暴的今昔,时至三部曲收尾,如何令这个系列得到圆满的终结,也成为最大的挑战。这份重任最终交到JJ手里,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手重启了这个系列,也势必由他再为其画上一个句号。
新版《星战》三部曲在剧情上不仅刻意致敬(模仿)老版,甚至照搬一些大框架,比如机器人流落沙漠遇上主角、仿制黑武士是天行者卢克之父来炮制凯洛伦成为新一代大反派,又或是蕾伊寻访绝地大师修炼原力的过程等等。本该大骂投机取巧,但在关联起宿命论后,所有的一切都被倒置,才产生真正的解读趣味。
新系列最大的贡献,在于设计出凯伦·洛这个复杂多变的角色,他是莱娅公主和汉·索罗之子,却走向抵抗军的对立面,效忠于第一秩序。在前两部中,他看似是真正的反派,却又始终对互相共鸣、感应的主角蕾伊难下杀手,他饱受亲情与立场的折磨,同时又对二元双生的蕾伊有着特殊的情愫,遂成煎熬。好似古希腊悲剧英雄,这一角色的复杂性,是以往《星战》历史上未曾拥有的,他不似阿纳金或卢克,仅承受着伦理相残的苦痛,更因为他同时存在着自身身份的归属疑惑,敌友难分的暧昧处境,甚至晦涩不堪的恋母情结。正是他身上的复杂性,令其具备了迷人的角色特质。
凯伦·洛先是在《原力觉醒》中弑父,继而在《最后的绝地武士》中弑师,完成对老一代父辈的消灭,每每承受煎熬,却也足够丧心病狂来支撑其在关键时刻痛下杀手,他身上的正邪在前两集中持续处于摇摆状态,但真正令其立场天平停摆的转折,正是最终话里母亲莱娅的“牺牲”,这使他在与蕾伊的战斗中怅然若失,从而被迅速攻破罩门。凯伦·洛的被“降伏”,暗示恋母情结的内在驱动,父辈完不成的任务,终究要交给母胎来以血救赎,蕾伊从卢克处得到的光剑(来自莱娅公主)即是明证,唯有重新拿起母亲的光剑,才能够重获新生。但JJ是圆滑的,他在凯伦·洛痛失爱母之后立马给出与亡父对话的剧情衔接,以此来自我掩饰。但到了帝国陷落的结尾,却也只能忠于自我,凯伦·洛的消逝,伴随着母亲遗体的同步消失,再也无法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