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舞动人生的观后感(2)
推荐文章
电影舞动人生的观后感4
在我看《舞动人生》时,心里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小比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顾父亲的反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完成对梦想的追求。
比利为了他的梦想,可以在女生面前穿上舞蹈鞋,可以在大街上放肆的练习步伐,可以对他的父亲大骂混蛋,可以在考官面前忘我的表述自己舞蹈时的感受,太多的可以,都只是为了他的梦想,电影最后一个镜头,那个曾经稚嫩的傻小子,已经惊艳了世界。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飘渺的梦想,做一名科学家,宇航员,教室,大老板,和自己班里最漂亮的女孩子结婚,太多太多,而如今我们还有梦吗,可能现在有的只是目标,一个被名利所牵绊,被现实所挤压出来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梦想真的是梦中所想的吗,我认为应该是吧,因为在梦中我们不用负责任,()不用考虑现实的局限。长大了,梦想更多的只是一种回忆,回忆我们曾经是那么的会想象。
比利追逐他的梦想,他成功了,因为他付出了努力,得到了支持。
那些还有梦想的我们,能不能在最年轻的时候去享受那种追梦的感受一下呢,即使不会成功,就当作我们最后一次任性,大学四年已经已然过去了一半多,大四来了,我们会穿上正装,踩着光亮的皮鞋,踏入职场,还有很多苦坐教室为考研奋斗,或许更多的是为了逃避现实埋头不去面对。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老男孩一句歌词点到了我们这些已经被现实所累得老男孩们,应不应该放弃呢,答案当然是不,我们不应该放弃去回忆我们的梦想,累了的时候想想我们曾经还有梦,虽然我们是老男孩,但是也还是男孩。只因,我们有过梦想,或许真的我们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像比利一样,去追寻我们的梦想,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就真的老了,老的只记得梦想。
有多少人能将梦想照进现实?或者,有多少人能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而不放弃,无论环境多么的复杂。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小部分人做到了,他们成了我们敬佩的对象,他们的实现过程让我们羡慕;而大多数人都在生活的继续奔波中渐渐丢失了最初的梦想。当看到艾略特的时候,我才想到自己那些儿时的梦想,那些久远的梦想以及为了生活而慢慢遗忘的东西。当比利第一次在父亲面前自信的展示自己的舞蹈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想要哭出来的感觉,好像多年积聚在心中压抑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好像这个小男孩帮自己实现了梦想。
在舞蹈学院面试的最后一个问题"当你跳舞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也许最能解释比利对舞蹈孜孜追求的原因:"我不知道,觉得很好,有一点僵硬……但是只 要一跳舞,我就会忘记全部的事情。然后……好像不存在一样,一切都消失了, 我感觉到身体在改变,好像,好像里面有一把火,剩下我在那里,像小鸟一样, 在飞翔。像电流一样,对,就像电流一样。"我想着也是我对梦想的感觉,而我所欠缺的,正是面对人生时的那一点坚持。
电影舞动人生的观后感5
昨天看了《舞动人生》,感触很深。对我映像最深的不是主角,而是威尔金森夫人(比利的舞蹈老师)。可以说威尔金森夫人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当她碰到比利时,她看到了希望,她找到了一个能够完成她理想的下一代,比利的成功也是她的成功。为了能让比利参加考试,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甚至和比利家人吵架。她对以舞蹈的追求,对舞蹈的热情从来没有消退过。由此我联想到很多幕后的英雄。虽然他们是失败者,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过,他们依旧在寻找机会。
比利的父亲,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1984年英国煤矿工人罢工,父亲和哥哥都参加了罢工事件,每天都要去堵截没有参加罢工的矿工,他们希望比利能够强壮,一起抵制罢工事件。在一温一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他们还 要花费50便士送比利去参加拳击课。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父爱。当看到比利在舞蹈方面的天赋时,顽固的父亲被说服了。为了送比利去巴黎考试,父亲去矿洞了。在矿场上父亲与哥哥的那个争执场面,我被震撼了,被伟大的父爱震撼,那是灵魂深处为了子女豁出去的气魄。父亲是固执的,但是又是伟大的。有这样的父亲是幸福的。
第三人物比例的玩伴,至于他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一个同性恋。为什么导演要安排这么一个角色呢?我想了很久,也许是为了突出主角的父亲吧。父亲为什么不同意比利学一习一芭蕾呢?因为男人跳芭蕾感觉很娘!主角不是同性恋,但是把这种情况反映在他的玩伴身上。
在主角身上,我看到了艺术。主角开始没有任何舞蹈技术,但是凭着他对舞蹈的理解,那是一种我就是喜欢芭蕾,说不出为什么得心境。我的生命就应该属于舞蹈。我能将我所有的情绪透过舞蹈表现出来。那是一种执着,那是入迷,那是疯狂。我想,我们正是缺少了那种心性,缺少了父亲这样的人物,少了很多天才的诞生。
《舞动人生》我觉得是一部教育片,是一部讲述天才是怎么诞生的电一影。对于当前中国的教育是一种讽刺,应试抹杀了不知道多少天才。愿更多的孩子能够追随自己的梦想,翱翔在自己的舞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