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心灵奇旅观后感600字(2)
七、根据宿命,乔伊是应该死的,死亡数字是不会错的。这里就是因果律丝毫不差。但是乔伊不想死,他帮助“22”拿到地球通行证,宇宙给了他一份特殊的礼物——地球通行证,他活了。他发了菩提心,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就是命运可以改变的道理,了凡就是通过修行,改变了他的寿命和福报。
八、“22”从地球走了一趟,变成了迷失的灵魂,开始追求目标,漫无目的。这里很有深意,我们娑婆世界的芸芸众生,几乎都是这样。“火花”不是什么人生目标,“谈什么热情、追求、业绩,累不累呀。”醒世之语啊。
九、小鱼和老鱼,老鱼说:“这就是大海。”小鱼说:“这只是水,我想找到大海。”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显现,有什么样的身份、格局、用什么样的眼,就看到什么样的结果。如同一滴水,在不同众生的眼里,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在恶鬼的眼里,它是脓血;在鱼的眼里,它是世界;在人的眼里,它是饮用之水;在佛的眼里,它是佛。
十、三个小伙子和我们一起从电影院出来,其中一个说:“嗯,这个电影挺人性化的。”非常感恩师父教我们用修行的眼光去看电影,非常感恩我自己有这么大的福报能学习佛法,能跟着师父,否则说那句话的也许就是我。
初一心灵奇旅观后感600字五
皮克斯在这部电影里,为我们构建了另一个宏大的世界,它就是生前世界。在去往地球之前,你需要在心灵学院接受性格的培养和火花的寻找。每一个小灵魂都需要注入他们的性格特点,然后带着自己的使命与地球赴约。22号是这里的“问题学生”,他在心灵学院寻找了几千年的火花,用行动告诉着所有灵魂,他对地球没兴趣。
可直到22号遇见了拥有梦想的乔。
乔想成为音乐家,可当乔在离实现梦想只差一步时,却掉进井里意外死亡。他应该循规蹈矩的走向天阶,可乔不愿接受,他奋力挣扎,掉进了心灵学院。他遇见了22号。一个想安稳,一个愿寻梦。谁也无法说服彼此,于是他们一起掉进了黑洞,飞向地球。在那里,22号用乔的身体感受世界。新鲜物披萨、理发店和棒棒糖、乔的`母亲对儿子的理解、街上飘落的树叶,地铁站的优美歌声等等都打动了22号。而乔却成了一只肥猫,陪22号继续路过纽约城,路过那些对他来说常见的繁华。
他们俩个人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人生。22号的人生浑浑噩噩,没有方向,只求安逸。而乔的人生火热激昂,为了寻梦,奋力攀爬。可显然,22号被这个世界的多彩彻彻底底地打动了,22号也重新点燃了千年以来被蒙上一层灰的梦想的力量。
但最后,两个灵魂只有一个人能拿到地球勋章,继续完成自己的人生。他们曾经为了这个名额争夺、撕扯,心软22号把机会给了乔,乔去转了一圈,完成了音乐梦。可他拥有了自己倾尽所有、梦寐以求的那个夜晚,那个万众瞩目的夜晚后,乔想到了22号,这是对他最大的打击,也是最终让他决定带着属于22号的那片纽约落叶,去寻找22号的理由。
乔把已经疯魔的、失去目标的22号解救出来,让他有了重生的机会。
我忘不了,乔看着22号飞向地球时欣慰的微笑。也忘不了,看着22号渐行渐远时转瞬即逝的笑容,乔并不是虚伪,而是他仍有一个普通人寻梦的心和对生的执念。
“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日复一日。”这是他们乘纽约地铁时,乔对22号说的话。这个画面我印象非常深刻,细腻的线条组成在一起,勾勒出的是人们对世间美好已经麻木的状态,是在社会漩涡里不屑而又不懈挣扎的普通人。可这也是生命的代价,我想说,其实一生中绚丽的时刻少之又少,多数都是攀爬的苦与累,可是人们还是愿意为了那些绚烂和闪耀,历经风雨。这才是生的执念,生的乐趣。
故事结尾,心灵学院给了乔一次重生的机会,他可以去追寻他人生的意义,可以再次去创造自己。
不过,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如此幸运。不会有人反复给你创造灵魂和价值的空间,不会反复有人让你得到地球勋章。所以,不要再自我否定、再偏执焦虑,享受现在人生的每一秒,哪怕平庸也不可堕落。“平庸”没什么不好,世上没有那么多伟人,没有特定的目标,只追寻自己要的就好。
这是一部非常治愈的片子,贮藏着巨大的能量。别迷失自我,对生命得有点执念。
初一心灵奇旅观后感600字六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这是哲学中常问的三个问题。许多哲学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却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然而,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令我对这三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心灵奇旅”。故事的主人公,乔纳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但是他并不满足于这个职业,因为他想当一名爵士乐手。这使得他和妈妈关系很差,因为妈妈一直想让他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可乔纳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著名的演奏乐手。终于,他的机会来了,他被邀请为一个著名乐队的乐手。然而,他在兴奋中却掉进了井盖,进入了通往天堂的通道——“生之彼岸”。
通往生之彼岸的人都已经去世,乔纳也不例外。可他还惦记着那场演出,所以飞快地往回跑,试图回到人间。在他奔跑的过程中,他掉入了“生之来处”。“生之来处”是新的生命的来源之地。要想从“生之来处”到达地球,新的生命需要领取自己的性格,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火花”,合成地球通行证。为了找到火花,每一个新的生命都有一个导师。而落入“生之来处”的乔纳被误作为生命22号的导师。话说22号十分痛恨地球,因此不配合导师。已经有四百个导师帮助他寻找火花,却都失败了。可面对不想去地球的22号,却给了乔纳一个机会。于是,他们俩签了一个协议:乔纳将帮助22号合成地球通行证,然后22号把地球通行证给乔纳。这样乔纳能回到地球,而22号可以再也不用回到地球了。
可麻烦的是,22号并没有明显的火花,所以他和乔纳久久无法找到他的火花。于是,他们来到了忘我之境,去寻找一群拯救失去灵魂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乔纳顺利的回到了地球,可是22号也掉到了地球上。戏剧性的是,22号附体到乔纳身上,而乔纳的灵魂竟附体到了一只猫身上。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人,想举行灵魂切换仪式。可就在准备切换灵魂时,22号却因为依恋地球的生活而不愿再回到“生之来处”,他临阵逃跑了,原来22号在地球短短的几天,已经让他彻底爱上了这里的生活。
在追赶22号的路程中,他们俩又再次回到了“生之来处”。回到“生之来处”后,众人惊讶地发现22号竟然合成了地球通行证,虽然他依然没有找到火花。按照当初的协定,22号只能把通行证给了乔纳。乔纳回到地球后,完成了那场所谓的“伟大演出”,这是他期盼了二十多年的目标,但当他达成目标后,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很大的改变,此时他才意识到,原来生活的意义未必是去完成目标,生活本身就很有意义。于是,他通过钢琴回到了忘我之境,把地球通行证给了22号,希望22号能够好好体验地球的生活。
在故事中,22号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火花——也就是生命的意义,可他想去生活,他热爱生活,这也许比生命的意义更有价值。这也告诉了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千万不要与生活失去了连接,要珍惜生活的每一刻。
初一心灵奇旅观后感600字七
全片主基调并非梦想与人生追求这一被反复探讨的主题,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实现了梦想后,那一顿悟的时刻。当一位中年音乐人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克服了遇到的重重阻力,终于实现登台演出的夙愿,却发现人生轨迹不过还是继续向前,生活也不会在一朝一夕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往后路漫漫,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看了导演Pete Docter的采访后(文末附有采访链接),我发现这一顿悟也是5年前创作出了Inside Out之后,他自身经历过的一个小小的“危机时刻”:完成了倾注所有心血的一部作品之后,接下来的路又该如何走?这样一个自我审视的时刻也是这部电影的`创作初心。即便是没有做出如此成就的每一个平凡个体,也会在达到某一阶段目标后经历一时间的茫然。目标实现了,然后呢?这是我们需要时刻思考的一个问题。
而有关人人是否都应有一个自己的life purpose,这一问题其实也要被打上问号。诚然,能找到自己的calling并愿意一直坚持下去的人,即便艰辛也是幸福而又充实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calling,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当面对身边人的斥责声、当媒体上充斥着有关努力奋斗就可以实现人生追求的鸡汤式灌输,人们很难不被其影响,进而质疑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心理学上曾经有一个研究,有关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其实就是简单的四个字“活在当下”。这并非所谓的享乐主义,而是提升自己对当下、对现实的感受力。其实在人生中的很多时刻,我们或多或少都在关注自己的过去或未来:当下的情形,看起来是那么无聊而又平庸,让人不由得怀念过往的某一时光,或在脑海中勾勒起了未来的景象。正因如此,有人通过冥想提升对“此时此刻”的感知力,让自己的心智从每日被过量信息占据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关注当下的生存空间,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每一次呼吸。
在看似无止尽的学习与工作任务接踵而至之时,在一个个deadline、一次次996的逼迫下,我们或许只能关注到眼前需要完成的目标,以及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心情也会在焦虑、压力与惶恐不安之下徘徊,而不经意间忽视了身边人的感受与自身所处的环境。
而此时,如果可以从既往的视角中跳脱出来看自己,或许会是一个好的方法。在影片中,这一方式得到了视觉化的呈现:Joe得以以一只小猫咪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人生。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自己之前未曾留意的细节:通过“另一个自己”与理发师的交流发觉自身缺失了与身边人建立起联结的能力,通过与母亲开诚布公地谈话发觉自己从未向母亲这般表露心声。在回归自己身体之后,回忆起那些品尝美食、观察街角来往行人、端详落花飘零的片刻,发觉自己的味觉听觉触觉其实可以如此敏锐。这也让我想起了新的生命给父母带来的那种触动:原来它们对这个世界可以如此好奇,原来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是值得研究的对象,原来人之初是如此地拥有活力与生命力。
初一心灵奇旅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