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

关键词: 好记者讲好故事,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观后感
淑娟0 分享 时间:

    6月23日,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组织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在全国网络直播。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范文大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1

  了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网络直播巡讲活动。作为一名社区文宣工作人员,看着记者们分享他们的故事,我深有感触。一支笔一张纸,一台相机一双腿,走遍世界各地,报道不为人知的故事,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最直白的印象。还记得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真实,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一个人最难得的道德品质”,于是,无数记者便在追寻真实的道路上前赴后继。

  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我最深印象是报道了香港“光头刘sir”的记者查文晔。2019年9月在港澳台部的查文晔根据工作需要,赴港开展采访工作,却看见繁华的香港闹市在不良分子践踏下满目疮痍,遍地狼藉,令人心痛。查文晔和同事们不惧危险进行采访,用手中的笔为揭露罪恶、传播真相贡献自己的力量,向大陆人民和全世界传递着香港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查文晔说:“对一名从事港澳台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来说,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反对各种分裂行径,凝聚港澳台同胞共同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这是我们时刻铭记的初心。我将带着这颗初心继续上路,更好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这次的“好记者讲好故事”直播活动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记者用镜头记录人间万象,用笔杆报道民生民情,他们是百姓了解世界的“眼睛”,是政府与民众连接的“纽带”。追寻真实,是记者的职责和使命;坚守真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新时代该有的品质。

  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2

  记者,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一笔一划间支撑着的却是沉甸甸的责任。

  今天,我们聆听了十一位好记者讲述的好故事,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那份记者身上的沉甸甸的责任,而在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记者,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自己心头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行走在基层的第一线,它能够带领着我们去看见基层人民的生活,最直观地让我们体会到基层人民的生活苦乐。尽管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地强大,不断地发展,但我们的基层群众中仍然有弱者需要我们为他们发声,仍然有弱者需要我们来帮助。这便是我们肩头不可割舍的责任啊。

  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我们不仅要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我们更要有心中那一根紧守的底线。即使脚下有泥,我们也仍然要做到心里有光,用手中的笔写下真实的故事,讲好无愧于人民的好故事。对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负责,更要为每一个事件亲历者负责,对人民负责。不愧于民,不愧于心!

  记者,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我们不仅要学会“用脚写故事”,更要学会“用心写文章”!记者这个职业远没有它的外表看起来那么的光鲜亮丽。恰恰与此相反,风餐露宿,起早贪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可能都是这项职业的工作常态。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这个工作是如此的劳累,那又为何会有人愿意去做呢?而我想说,如果没有这份职业的劳累,我们又怎么能够有机会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让那些濒临绝望的人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

  也许在许多人的眼中记者这个职业很普通,很平凡,很危险。但是它却是我们十分骄傲的一个职业,因为它让我们能够发光发热,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价值。也许从事这个职业它真的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在等着我们,也许它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决心,更强烈的热爱才能支撑着我们不断前行下去,但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记者,我们有这样的决心,也有这样的热爱。因为热爱,我们不惧困难;因为热爱,所以不再困难!让我们以信念坚守初心,用奋斗诠释使命!

  记者,记着,我们记录的是这个时代的声音,是大众的声音。作为大众的发声者,作为事件真相的挖掘者,作为群众的“代言人”,我们都应该时刻牢记自己肩头的责任与担当,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发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也许路上会布满荆棘,但我们心中有光,又怎会畏惧?

  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3

  6 月23日下午,报社组织采编业务人员在线收看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网络直播巡讲活动。一个个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好故事,抒写人民心声,见证时代进步,也感染着屏幕前每一个新闻人。

  在所有故事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故事——开进大山深处的慢火车,讲述了这位记者在绿皮火车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比如因为通火车逐渐过上好日子的果农老田、每次都给列车员送菜的老菜农……报道记录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却感动了许多人。

  讲述人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要做一名好记者,或许就要像绿皮火车一样慢下来,等一等,沉下去。

  各位记者讲述的故事激励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要以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心去发现、去挖掘普通人不平凡的力量,多做接地气、有温度的好新闻。

  媒体人时刻都在寻觅好故事,而好故事仿佛有“感应”,会主动找到好记者。

  “对待工程,要像对待闺女”“在快节奏时代,做报道反而要像绿皮车,不急不躁,沉下心来”,这些观点并不新鲜,而成为好记者的秘密似乎大家早就知道。但知易行难,只有当我践行时才算是领悟的一刻,这或许也是我来听课的原因之一。

  好记者们聊起职业时眼里都有星星,充满感染力。我想,在今后的采访中,我也该不断自问,有否真诚地面对自己,有否辜负生命?我,同样想成为一个眼里有星星的人,无关年纪。

  在直播巡讲中,我们看到了新闻人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有的乐于在这个快时代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运用新传播模式;

  有的勇于慢下来、沉下去,不厌其烦地跟踪、回访,用纪录片视角跟进一个新闻事件,记录甚至推动历史进程;

  有的敢于冒着生命危险,记录下牦牛脊背上的忠诚、火场中的滚烫……

  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观后感4

  在2020年这特殊的一年,通过网络直播巡讲好记者们的好故事和新闻精神更是带给老师们不一样的感受。

  一、对好记者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如今的媒介环境日新月异,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多的挑战,许多记者转行从事新媒体运营,这对记者本身价值和意义的认知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到底什么是记者?什么是好记者?因为复杂多变的网络,这些问题也有了很多元的看法。“好记者讲好故事”系列短片为我们回答什么是好记者,什么是好故事提供了最直观的可视化的答案。“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背后是好记者参与到一个个故事里,记录这些故事,传播这些故事,让这些故事成为被我们了解的好故事的故事。“新闻的导向,记者的职业,让真正善良美好的东西发光发亮。”

24135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