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5篇(2)

关键词: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writer12 分享 时间:

  春去秋来,岁月变幻;留下希望,迎接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篇4

  不是每一朵花都可以结出果实,但每一颗果实都曾是一朵花。

  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我看了《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给我推荐这个片子,是因为我向他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学习没动力,上大学前许下的诺言也正在秋风中飘零。

  在肖申克里,狱警们就想判你一个终身监禁。随便打人、贪贿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可以这样说:肖申克就是地狱。

  当你进入了这么一个地方,目睹了一切的罪恶,是否还有勇气去想离开(逃跑)呢?人是可以被环境化的。瑞德在评价布鲁斯的死时说,这周围的高墙,一开始你讨厌他们,但慢慢会习惯、依赖,知道最后无法离开他们。所以在肖申克呆了五十年布鲁斯得到假释的通知后试图杀死希活使自己留下来。

  并不是每一个坚持的人都能成功,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坚持过。就像安迪,他成功了!他始终相信自己能活着出去,他用小槌在厚厚的石墙中打开了通道,他爬过了狭长而肮脏的下水道。当大雨冲刷他身上的污秽,剩下的便是一个解脱、自由的人。

  也许逃脱对瑞德来说是不可能的事,用那把小槌子凿一个洞,他认为要用六百年。这不能怪他,那是瑞德对地质不了解。他不知道压力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石头的影响。这无所谓,重要的是态度,就是在看似无望的处境中仍抱有“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永远都不要去想绝对!只要你还有权利去“幻想”,就不要放弃这种权利。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无论如何,都不要把事情看成必然。生活不是简单地加减乘除,还有随机分布。

  想想自己的处境,虽不能说进了肖申克,但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有点被压迫的感觉,而自己又没有什么目标,想逃离。周末经常泡在网吧;晚上不知忙些什么一转眼又到了熄灯时间,上课时则不知老师所云趴在桌子上睡觉。看过不少描写大学生堕落的小说或文章,在碌碌无为中消磨自己的个性,忘记自己的追求。就像这大学轻松的环境,由不适应到适应,到离不开它,不能容忍一丝的压力。

  是时候了,该觉醒了!外界的条件从来都不是阻碍你成功的因素,而是你的态度,你的对策。环境从来没有好坏之分,而不能决定你能否成功。当你想要成功坚持不懈时,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行。从现在开始,朝着前方,迈进吧!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篇5

  奥斯卡获奖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肖申克明明是监狱,主角明明叫安迪·杜方,那为什么不叫《安迪的救赎》?

  因为安迪救赎的不仅是他自己,而是肖申克监狱中的大部分人和大部分环境:安迪改变了监狱的图书馆,帮助许多囚犯考上了高校;安迪为囚犯播放了德国女高音的天籁之音,令他们感受到片刻的自由与希望;安迪走后,他在监狱中的传奇以及他的逃狱成为了朋友们茶余饭后最喜爱说的奇闻。除此以外,安迪改变最大的是瑞德,瑞德从开始说“希望很危险,许多人会为之疯狂。”到片末“希望真是一件好东西。”安迪,在为自己的自由救赎的同时也救赎了瑞德的那颗凋敝的心,所以影片最后,好友俩在湛蓝的大海边相拥,让人感到热泪盈眶,因为比想象中多了一份救赎,因为比完满更完美。在救赎自己的同时,其他人真的没有一点影响吗?安迪和瑞德说:“No!”救赎自己,何尝又不是救赎别人。

  希望是指南针,它带安迪到达了美丽的圣娜达卢:安迪用20年的时间挖出了瑞德所说的“用600年也挖不出的隧道”,爬过了瑞德无法想象的奇臭无比的下水道;希望是船,它带安迪和瑞德两位老友一同到达了美丽的圣娜达卢,瑞德那颗凋敝的心绽放出了光明与快乐。从一开始,安迪就找到了自己的圣娜达卢,所以他选择骗过所有人,装作喜欢石头和国际象棋,其实是为了扔掉挖出的石头;装作与狱警为伍帮忙洗黑钱,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寻找机会;买手槌为了雕刻国际象棋,其实是为了日后的自由。所以,找到了人生的圣娜达卢,下定决心为之努力,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

  有比在黑暗与孤独中堵上生命去挖一条“600年都挖不出”的隧道更可怕的吗?有比在恐惧中爬过一条500码——相当于5个足球场距离的下水道更难忍受的吗?可是只有在经历了黑暗与污秽,你才能到达一个干净、光明的世界。

  找的人生的指南针,到达心中的圣娜达卢!

257201 81